9 月 29 日,印度尚穆加艺术科学技术与研究学院(SASTRA)宣布将本年度的拉马努金奖授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张瑞祥。
在官方的通告中,张瑞祥是一位年轻的数学家,其基础研究涉及解析数论、组合学、几何中的欧氏调和分析。在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张瑞祥与郭少明合作对 Vinogradov 均值定理中主要猜想的一个多变量广义化进行了证明,这项工作发表在 2019 年的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杂志上,被认为是一项重大成就。
拉马努金奖由位于拉马努金家乡的 SASTRA 学院创立,每年颁发给一位被认为在拉马努金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中作出杰出工作的年轻数学家,其最高年龄限制为 32 岁。这个年龄也是拉马努金去世时的年龄。目前拉马努金奖的奖金为 1 万美元。
张瑞祥中学时就读于人大附中,2008 年代表中国队参加第 49 届 IMO ,以 35 分、个人排名第 12 的成绩获得金牌。同年中国队中还有大名鼎鼎的“韦神”,和名气稍逊一点的牟晓生,这两位选手都以满分获得了金牌。
中学毕业后,张瑞祥进入北大数院学习。2012 年本科毕业后的张瑞祥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张瑞祥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工作了一年,随后又作为 Van Vleck 客座助理教授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工作了三年。自 2021 年 7 月起,张瑞祥一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担任助理教授。
因为拉马努金奖获得者的年龄限制为 32 岁,菲尔茨奖获得者的年龄限制为 40 岁,所以拉马努金奖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菲尔茨奖的风向标。事实上,在从 2005 年至今包括张瑞祥在内的所有 22 名拉马努金奖获得者中,已有 6 位数学家在此后获得了菲尔茨奖,他们是曼朱尔·巴尔加瓦(2005 R/2014 F),陶哲轩(2006 R/2006 F),阿克沙伊·文卡泰什(2008 R/2018 F),皮特·舒尔策(2013 R/2018 F),詹姆斯·梅纳德(2014 R/2022 F)和马林娜·维亚佐夫斯卡(2017 R/2022 F)。
在这 22 名拉马努金获得者中,除了陶哲轩和张瑞祥以外,还有 4 位华人数学家,他们全都出生在中国大陆。
张伟 1981 年出生于四川大竹,中学期间参加了全国数学、物理和化学竞赛,均获得一等奖,中学毕业于成都七中,大学毕业于北大数院,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数学系教授。张伟于 2010 年获得拉马努金奖,2016 年获得晨兴数学奖金奖,2017 年获得数学新视野奖。
恽之玮 1982 年出生于江苏常州,2000 年 IMO 满分金牌选手,中学毕业于常州高级中学,大学毕业于北大数院,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数学系教授。恽之玮于 2012 年获得拉马努金奖,2016 年获得晨兴数学奖银奖,2017 年获得数学新视野奖。
刘一峰 1985 年出生于上海,2003 年获得 CMO 一等奖第七名,在后续选拔中遗憾未能进入 IMO 国家队,中学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大学毕业于北大数院,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浙江大学任数学教授。刘一峰于 2017 年获得斯隆奖,2018 年获得拉马努金奖。
唐云清 1989 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女子奥赛满分、CMO 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中学毕业于上海中学,大学毕业于北大数院,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助理教授。唐云清于 2022 年获得拉马努金奖,她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女性。
从这些获奖者的简历来看,他们在中学阶段都曾参加过数学竞赛,虽然并非所有人都曾入选 IMO 代表队,但都获得过 CMO 一等奖以上的好成绩。大学阶段,这 5 位获奖者无一例外全都在北大数院学习,北大数院在中国大陆数学界的地位可见一斑。大学毕业后,这些获奖者都选择了去美国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并都在美国高校担任或者担任过教职。
目前,刘一峰、唐云清和张瑞祥还属于菲尔茨奖适龄阶段 ,他们中是否有人可以在 2026 年或者 2030 年成功摘得菲尔茨奖?让我们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