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社区报道
关键字  范围   
 
美国华人参政情况研究:历史与现状
来源:华东师大美国研究中心 | 作者:裘心怡 徐思鹏 | 2023/11/14 22:54:45 | 浏览:770 | 评论:0

本文从人口数量、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和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下美国华人的现状,并阐释了这些群体特征与群体参政之间的关系;同时,美国华人参与政治的发展经过可视作该群体实现融入美国社会、建构族群身份的历程,华裔在这个不平等待遇盛行且排华氛围浓厚的美国为突破政治障碍而不断努力,争取公民权利。

一、华裔现状

1.人口数量

群体结构与人口规模息息相关,人口数量的变化会产生人口聚集的效果,进而导致群体力量的增减。据2021年美国人口调查局数据显示,美国华裔人口为523万,是美国人口最多的亚裔群体。截至2021年,华裔主要分布在美国的加州(161.7万)、纽约州(73.4万)、德克萨斯州(22.4万)、马赛诸塞州(17.8万)、新泽西州(15.9万)、华盛顿州(15.7万)、伊利诺伊州(13.5万)、宾夕法尼亚州(11.6万)等地方。[1]亚裔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分别是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圣何塞、波士顿、西雅图、华盛顿、芝加哥、檀香山和休斯顿。

同时,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人口不单单取决于国内的自然增长率,也依赖于外来的移民数量。2013年时,中国便已经超过墨西哥,成为美国的第一大移民来源国家。此后,华裔移民数量仍是不断增加,2019年,华裔移民数量达到了顶峰的250万。由于受到全球新冠疫情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移民政策变化的影响,2021年华裔移民的数量减少到了238万。[2]但是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和美国移民政策的放宽,相信华裔移民的数量仍是会不断上升,从而不断扩大美国的华裔人口数量。

美国华人参政情况研究:历史与现状

图片来源(Natural News)

在美国,“每个州得到多少众议院席位与该州的人口变化有很大关系,国会席位的分配和选区重划直接影响地方、州和全国选举。” 每位公民在选举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投票权,而候选人能否当选取决于他所得选票的数量。少数族裔群体人数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其所拥有的选票的多少,选票越多,该群体在选举中的重要性就越高,群体利益的维系成本就越低。

2. 经济水平

在美国政治中,“金钱通过选举转化为政治力量,影响着候选人、政党、政策制定程序和政府政策。”[3]因此,对于美国的少数族裔而言,拥有更好的经济水平,就能有更多机会在政治上为自己所属的群体维护和谋取利益。群体的经济水平是群体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参与政治的基础。

2021年,美国华裔共有家庭1056872个,其中已婚家庭占81.7%,收入的中位数为111415美元,无配偶的户主家庭占17.3%,收入的中位数为54456美元。可以看出,单身户主的家庭情况要差于已婚家庭。就华裔个体而言,他们收入的中位数为51603美元。其中全年工作的全职男性员工,收入的中位数为84085美元,女性为69535美元。[4]在2021年各个族裔的家庭收入中位数的统计数据中,亚裔美国人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为101418美元,白人为71033美元,西班牙裔为57981美元,非裔为45208美元。[5]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华裔群体的收入水平要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大量研究表明,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的提升对于群体参政的政治实力有着积极的影响。[6]这也就意味着华裔群体在参与政治活动时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增强亚裔群体的政治实力。

3. 教育水平

2011年,25岁以上的华裔群体拥有本科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51.8%,是美国普通人平均值的两倍(26.%),但高中以下学历的华裔比例达到18.7%,比美国普通人平均值也要高出3个百分点。[7]可以看出,当时亚裔群体的教育水平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情况。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华裔群体的教育水平也有了相应提高。

2021年美国华裔的教育程度[8]

学历 所占比例
低于高中文凭 15.40%
高中毕业生(含同等学力) 13.70%
某些大学或副学位 13.20%
本科学历 27.40%
研究生或专业学位 30.30%

数据显示,2021年,25岁及以上的华裔人口共有3189319人,其中高中以上的学历人数比例为84.6%,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为57.7%。和2011年相比,高中学历以下的华裔下降了2.7个百分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上升了5.9个百分点,表面华裔群体的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就入学率而言,3岁以上的在校华裔学生共有1165302人,各个阶段所占比例如下表。[9]

入学层次 所占比列
托儿所和学前班 4.90%
幼儿园 3.70%
小学阶段(1至4年级) 13.00%
初中阶段 14.60%
高中阶段 16.50%
学院或研究生院 47.40%

群体的教育程度对于提升群体的政治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群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其社会地位的提升,这必然带来群体参政意识的发展,进而导致少数族裔群体政治实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个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其就业机会的 增加和从事职业的变化,个人也就具备了参与竞选活动的能力。2020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有半数的亚裔合格选民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而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合格选民占总体合格选民的比例仅为33%。[10]在2020总统大选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亚裔选民以71%对27%的优势支持拜登,而没有大学学历的亚裔选民仅以59%对38%的优势支持他。[11]

4.职业结构

19世纪中叶,伴随着美国西进运动和加州金矿的发现,迫使美政府实施自由移民政策,大量华人劳工开始涌入美国。但早期华人移民从事的都是开矿、修路等艰苦的体力劳动,社会地位低下。

 美国华人参政情况研究:历史与现状

早期到美国的华人劳工所从事的都是修铁路之类的体力劳动(图片来源:HWDSB Commomns)

随着华人经济的发展和“淘金热”的衰弱,其职业结构也开始发生转变。2011年,美国华裔人口动态研究报告指出,华裔主要从事卫生、食品、制造以及科研等专业领域的工作,从事管理工作或专业工作的人群达到 57.2%,而美国人平均比例只有 32.4%。[12]到了2021年,根据统计数据,16岁以上的华裔公民就业人口有2218996人,各个行业占比如下表:

2021美国华裔职业分布[13]

职业类别 占比
管理、商业、科学和艺术领域 60.00%
服务业 15.50%
销售和办公室领域 16.10%
自然资源、建筑和维修领域 2.20%
生产、交通和物资运输领域 6.20%

 美国华人参政情况研究:历史与现状

从表中可以看出,如今华裔在美国的职业主要分布在管理、商业、科学和艺术领域,和19世纪中叶华人大量涌入美国的时期相比,华裔的职业结构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同时也意味着华裔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族裔形象也在不断改善,这都有助于华裔冲破以往的族裔政治标签,从而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二、华裔参政历史

美国华人参与政治的发展经过可视作该群体实现融入美国社会、建构族群身份等等目标的历程,同时亦反映出美国作为移民大国展现出的双重面目,一方面生产生活资源的富足和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使其构筑的美国梦凭借极强的吸引力促进了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而另一方面个别少数族裔,尤其是华人移民与白人群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在雇佣市场、商业贸易等领域日渐成型,激化了种间矛盾,自政府措施至民间行为所展现的歧视与暴力屡见不鲜。但尽管如此,华裔仍在这个不平等待遇盛行且排华氛围浓厚的美国为突破政治障碍而努力,不断争取移民与公民权利。

1.排华时期至排华法案废除前后

早期美国华人对权利的诉求与排华相关的种种举措与事件紧密联系,纵然政府与业界对华人的劳力及脑力持欢迎态度,实则将他们视为驱使便捷的二等公民,而并非能够共同进退的同胞来看待。《美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宣称“美国公民都应拥有投票权,联邦政府或任何州政府都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是否曾为奴隶等理由而否定或限制其权利”,1870年正式通过时美国国会却扬言亚洲人是“没有资格取得公民权的外国人”,颇具针对性地否认了华人成为美国公民和选举投票的资格。[14]此外,十九世纪萧条的经济、低迷的就业使得此多元社会潜藏的族裔冲突爆发,不满于现状的白人劳工与所谓俯顺民情的政客沆瀣一气。美国西部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等)均发布了多项地方排华法案、法令,代表联邦政府态度的《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又称美国参议院第3304号法案)则在1882年获得国会两院通过,并由时任美国总统的克利夫兰签署生效,后续的《斯科特法案》(“Scott Act”)和《吉尔里法案》(“Geary Act”)在表明限制外来华人移民的基础上将矛头直指在美华人,这些排华法案的期限也一再延长,相当直观的后果就是美国华人人口减少,经济状况不佳,在政治层面发声的难度倍增,其呼吁亦遭到刻意的忽视。愈发艰难的生存处境中,美国华人倾向于以华人精英为首、利用集体的力量在明显不公的法律框架之下与排华势力对抗,主要的途径有组织政治性社团、加入劳工组织、进行法律诉讼等,既存在迁就通融的成分,也包含对压迫的反抗要素,高调或低调的形式彰显出迂回谨慎、策略性的特质[15]。

 美国华人参政情况研究:历史与现状

这则1886 年的美国广告旨在借由洗衣行业宣传将华人驱逐出境(图片来源:Long Island Wins)

移民团体的雏形由地方性排华运动推动构成,受到排斥驱离的华人逐步聚居于城市的中心的地带,专属于华人的社区“唐人街”(Chinatown)诞生,协助美国华人隔绝外界,以致较之于其他分属美国社会的少数群体,其对国家的异质性更高,对社群的归属感更强,因此在游离大熔炉外围的同时,种族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反倒不容小觑。以与故土的联系为基础,美国华人依赖地缘性的会馆和血缘性的公所寻求相互支持和保护。[16]《排华法案》通过同年,6个地缘性华人移民社团组成旧金山中华会所(Chong Wa Benevolent Association),也称华人六大公司(Chinese Six Companies),纽约中华会所则在1883年成立,职能范围广泛,概括而言即是帮扶在美华人保障生活、维护权益。移民排斥是华人诉讼案件的重要主题之一[17],《吉尔里法案》要求在美华人进行居住登记,全美华人在中华会馆提供的辩护资金支持之下拒绝了这一不公正条款并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质疑法案的宪法合法性。1884年总统大选年,纽约市贝尔街32号成立第一个华人选民协会,超过50名入籍华人参加会议,目的是改善边缘化的政治地位,期望通过积极参政引导政客摈弃排华的主张,争取在美国政治体系中的平等权利。华人选民协会的发起人黄清福(Wong Chin Foo)亦在1892年创立美国华人首个民权团体,暨纽约华人平等权利联盟(Chinese Equal Rights League of New York),以谴责《吉尔里法案》的决议,要求美国政府赋予华人平等的选举权,纵使美国最高法院回以驳斥。由于该法案强化了针对美国本土生华人权利的侵犯,而中华会馆应对不利,加州美籍华人在1895年组建了“同源会”(Native Sons of the Golden State),之后在1915年更名美籍华人联合会(Chinese American Citizens Alliance,缩写为CACA)并发展为全国性组织,其宗旨为促进归化、捍卫作为美国公民的权利。华人劳工的优势通常在于薪资低廉、勤快高效,美国劳工联合会(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 Congres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以华人劳工破坏工酬标准、劳资关系为主因,辅之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借口,拒绝吸纳华人劳工加入协会。然而华人劳工自发组织罢工早有渊源,抵制方式不限于集体抗议、法律诉讼、暴力反抗雇主与监工等,真正组建工会并要求加入美国主流劳工运动发生在大萧条时期,譬如为了阻遏力图清除华人洗衣行业的地方法令颁布,1933年纽约市的洗衣工人建立华侨衣馆联合会(Chinese Hand Laundry Alliance)聘请律师与市议会交涉,最终市议会赞成其修改法令的诉求,赢得全国海员联盟接受的华人海员参与1936年全国海员联盟罢工则是华工纳入美国劳工运动的成功案例。

2.排华法案废除至1965年前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渐进地改换了国际局势与美国国内的状况,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促使美国正式参战,与中国成为战时盟邦,被迫于1943年废除了可谓美国移民历史上重大污点的排华法案,经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提议国会通过《麦诺森法》(Magnuson Act)允许在美华人加入美国国籍、归化为美国公民,不受驱逐出境的威胁,给予华人移民每年105人的配额,此后又通过一系列移民改革法案,推动本土生及归化的华裔公民介入选举政治逐步演变为美国华裔参与政治的主要方式。此现象显示了在美国民主和选举政治完全接纳华裔的时代来临前,华人为谋求平等所实行的努力和抵抗成效颇丰,而与此同时晋升美国少数族裔一员的华裔正在构建一种新的族群认同[18],异族的、非美国的形象在对内(华裔族群内部)与对外(族群以外的全美社会)两个维度都得到了一定的削弱,“美国公民”加入了在美华人的身份标签。不同于早期华人群体政治活动倾向于被动应对、对各排华法案阶梯升级的不公正待遇予以反击,随着在美华人的人口规模摆脱以往的下坡路、群体社会经济及法律地位改头换面,在美华人的具体参政行为转向加入主流政党、争取政治委任、参加竞选和投票,涌现了诸多政坛新秀,选票票仓潜能也唤起主流政党的注意。

1940年由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支持创刊的《美洲华侨日报》(China Daily News)是美国华文报纸中历史悠久、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宗旨为“服务华侨社会,维护华侨利益”[19],其20世纪40年代刊登的社论及其他文章鼓励拥有公民权的华人踊跃运用选举权保护合法权益,鼓励参与地方、州和联邦的竞选。1944年,衣联会成员李城祖亦在《衣联特刊》上发表评论,建议华人在总统大选中登记投票支持富兰克林·罗斯福,理由是罗斯福“推行积极援华政策,又推动过废除排华法案”。[20]20世纪50年代,美国黑人要求在美国社会享有更多民主及平等待遇的民权运动帷幕将揭,部分华人得到了较以往权力更大的职务。1956年,陈文华(Warren Chan)受委任成为西雅图市法院代理法官,实为在美国大陆担任法官的第一名华人。考虑到早期华人主要聚居于西海岸地区,因此加州华人在政治活动参与方面具有地域与人口上的优势,1959年,本土生华裔黄锦绍(Delbert F. Wong)由时任加州州长的布朗(Edmund Brown)授职为洛杉矶市法院法官。邓悦宁(Wing Foon Ong)是最早成功竞选的华人精英人士,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打入美国主流政治框架、有权参与立法的华人。他早在1940年便加入美国民主党,法律学位与律师身份带来的加成体现在增长的社会名望上,并于1946年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再次竞选亚利桑那州众议员,竞选口号为“机会给予一位熟知法律者(Give the person who knows the law a chance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其竞选演说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三种语言发表,结果尤为喜人,后担任了自1947年至1951年两届的州众议员。夏威夷华人藉由二战前的参政基础,巩固并扩大华人中产阶级的政治影响力,5名华裔作为代表参与了1950年夏威夷政府的制宪会议,分别是邝友良(Hiram Fong)、李桂贤(Herbert Lee)、黎英杰(John K. Lai)、甘瑞雪(Frank Y. Kam)、毛泽(Chuck Mau),毛泽是夏威夷民主党核心人物之一。民主党在当地上台执政后,李桂贤于1955年被推选为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1959年夏威夷群岛正式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共和党的本土生华裔邝友良顺利竞选联邦参议员,当选为代表夏威夷州的两位联邦参议员之一,将当时美国华人通过竞选担任的最高职位纳入手中。该时期另有谭善福(1948年当选夏威夷毛伊郡郡长)、邓心平(1952年出任亚利桑那州法院法官)、陆荣昌(1961年当选西雅图市参议员)、李察臣(1963年当选夏威夷州副州长)等众多美籍政坛人士。

1965年,美国通过了《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总体而言该法案“为此前受种族主义和孤立主义影响的移民政策画上了句号,为之后的移民政策奠定了基调,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一个新的移民时代”[21],主要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大批华人新移民来到美国,致使美国华人人口激增。20世纪60年代亦是民权运动火热展开的时期,华人群体的政治意识又一次高涨,投身于争取民主平等的活动。美国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民权法案进一步保障了华裔的公民权利、激发了政治热情,此后华裔的政治参与步入当代,迎来了飞速发展。

3.1965年至21世纪初

过去的数十年中,在美华人群体的社区规模、性别构成、地理分布、政治表达形式等方面与美国国内政治、法律、社会、经济以及国际局势变化呈现出相互影响、动态融合的态势。[22]考虑到在此阶段美国国内仍然存在源于种族与宗教的恶性虐杀(如陈果仁事件、余百康案)、中美关系起伏导致的反华浪潮等,步入正轨的政治参与不仅有助于在美华人作为“美国人”、“美国公民”身份认同建构的稳固,更有利于其赢得更宽阔且合法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世纪交接时美国华人参政的主要方式依旧以竞选议员与政府公职、争取政治委任为重,此外参加选举登记与投票、政治捐款亦成为趋势。

1988年总统大选被认为是美国华人参政的高潮之一,《华裔公民关于1988大选政治宣言》于1987年由共和党华裔委员会名誉主席陈香梅、特拉华州副州长吴仙标联合倡议,千余名华裔人士共同签署,经过会议讨论决定同年成立“华裔政治委员会”,呼吁华裔公民在接下来的总统选举中跨越共和与民主两党的界线,行动一致、争取华裔公民平等政治权利,加强华裔群体在美政治影响力,要求总统候选人明确承诺在当选后的第一任期内至少任命三名华裔公民出任联邦政府司法及行政部门内适当公职[23]。1996年,二代华裔、民主党人骆家辉当选为华盛顿州州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并在2000年的大选中同样战胜共和党候选人取得了连任,于2002年出任民主党州长协会主席。骆家辉可谓辉煌的经历在确凿地体现其个人能力之外,亦展示了全美华人甚至是亚裔群体在政治领域的支持力度与现代意识,华人聚居地区筹集竞选经费总额高达70多万美元,族群或血脉利益牵涉的社团与个人均出力捐赠拉票[24]。与上述华裔政治委员会类同的是1998年成立的“80/20促进会(80-20 Initiative)”,作为一个以华人主导、动员亚裔参政的全国性政治行动委员会,其宗旨是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团结80%的亚裔美国人,共同投票支持能够代表美国亚裔群体利益的总统候选人,从而提升亚裔政治权利。同时期华人精英通过委任担任联邦政府官员与专业委员的人数上升态势鲜明,职务的级别也愈来愈高。据统计,小布什自2001年担任第43任美国总统后在一年内任命了75位华裔官员,包括劳工部长赵小兰、国防部副部长朱思九、农业副部长任筑山、房务管理部助理部长刘卖克、能源部原子废料局长严司台、劳工部财务部长莫天成、国务院巡回大使周启康、联邦检察官黄玉玲、商业部助理副部长吴旭淳和副助理部长黄继玲、教育部双语教育司副司长张曼君、劳工部第十区部长代表梁必明、劳工部第三区部长代表谭安祺、加州最高法院法官陈惠明。[25]成功进入小布什内阁的赵小兰成为美国建国以来的第一位华裔内阁部长,对提高美国华人政治地位、改善华人政治形象产生了强大的推力,也鼓舞了美国华人群体参政议政的士气。2008年至2009年,第44任总统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后先后委任了5名华裔内阁官员,包括首位华裔白宫内阁秘书卢沛宁、公共联络室主任陈远美、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国家安全部法律总顾问方富宇、商务部部长骆家辉。

[1]数据来源:U.S. Census Bureau, https://data.census.gov/table?t=016&tid=ACSDT5YSPT2021.B01003

[2] 数据来源:Pew Research Center, https://www.pewresearch.org/social-trends/fact-sheet/asian-americans-chinese-in-the-u-s/

[3] 李道揆. 美国政府与美国政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244.

[4]数据来源:U.S. Census Bureau, https://data.census.gov/table?t=016&tid=ACSDT5YSPT2021.B20017

[5]Statista,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33324/median-household-income-in-the-united-states-by-race-or-ethnic-group/

[6] [7] 万晓宏. 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2012[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3:79.

[8] 数据来源:U.S. Census Bureau, https://data.census.gov/table?t=016&tid=ACSDT5YSPT2021.B15002

[9]数据来源:U.S. Census Bureau, https://data.census.gov/table?t=016&tid=ACSDT5YSPT2021.B14001

[10]数据来源:Pew Research Center, https://www.pewresearch.org/short-reads/2022/10/12/key-facts-about-asian-american-eligible-voters-in-2022/

[11] https://www.thirdway.org/report/understanding-the-diversity-of-asian-american-voters

[12]中国青年报,http://zqb.cyol.com/html/2011-02/22/nw.D110000zgqnb_20110222_1-04.htm

[13]数据来源:U.S. Census Bureau, https://data.census.gov/table?t=016&tid=ACSDT5YSPT2021.C24010

[14] 张纯如. 美国华人史[M]. 新北:远足文化, 2018:185.

[15] LIEN P T. The Making of Asian America throug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M].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1:6.

[16] 万晓宏. 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2012[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3:42

[17] 万晓宏. 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2012[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3:49.

[18] LIEN P T. The Making of Asian America throug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M].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1:xiii.

[19] 万晓宏. 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2012[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3:66.

[20] 万晓宏. 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2012[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3:67.

[21] 闫行健. 美国《1965年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探析[J]. 美国研究, 2016,30(03):142.

[22] LIEN P T. The Making of Asian America throug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M].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1:45.

[23] 庄国土. 从移民到选民:1965年以来美国华人社会的发展变化[J]. 世界历史, 2004(02):75.

[24] 万晓宏. 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2012[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3:162.

[25] 朱慧玲. 美国华人参政历程及其发展态势[J]. 八桂侨刊, 2008(03):5.

图片来源(按出现顺序):

https://www.naturalnews.com/2021-03-26-report-finds-illegals-to-receive-stimulus-checks.html

https://swchistory2018.commons.hwdsb.on.ca/2018/02/12/to-what-extent-were-chinese-immigrants-valued-for-their-contribution-to-the-trans-canada-railway/

https://longislandwins.com/es/columns/immigrants-civil-war/ban-chinese-proposed-frederick-douglass-spoke-3/

https://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16/09/why-dont-asians-count/498893/?utm_source=copy-lin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share


相关栏目:『社区报道
数学大师丘成桐:为何说中国的科技肯定要倒退20年? 2024-04-26 [153]
丛京生教授等13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24-04-26 [140]
清华学霸杀妻案再度开庭 2024-04-24 [126]
哈佛大学史上最火的文学课,凭什么是“霉霉”? 2024-04-21 [159]
天才陶哲轩“啥是好的数学?” 经济学界呼应“啥是好的经济学?” 2024-04-20 [209]
哈佛大案与亚裔教育维权之路(七):历史性胜利 2024-04-20 [154]
美国华人父母,培养出多少「失败的谷爱凌」? 2024-04-20 [276]
美国“功勋”间谍梁成运,出镜忏悔! 2024-04-16 [389]
文化输出?生态学文章惊现“三体” 2024-04-16 [264]
UCLA陶哲轩教授力荐、亲自把关:AI for Math照这个清单学就对了 2024-04-16 [27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