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标在哪里?――从大学生撞人又伤人致死说起
在校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长安区26岁女子张萌,担心自己的车牌号被对方记下,药家鑫持水果刀朝对方连捅8刀,致其死亡,这起发生在一个多月前的惨案这两天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
据调查,大学生药家鑫“不像富二代,平时很乖”。这例个案,不禁使我们对当今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产生了诸多质疑――
- 道德观念:这位乖学生、好学生为什么会在撞伤人后,又故意行凶、持刀伤人致死呢?
- 法制观念:已是大三学生、年过20岁的他,难道不懂得杀人偿命的起码道理吗?
- 生命意识:撞伤人后,为什么不马上抢救伤员?看到人家睁着眼睛,可能看到车号,首先想到的是杀人灭口,这还有人性吗?这样的人上了大学又有何用?
- 社会意识:他认为“农村人难缠”,就把人家杀死,你是个社会人,你以为离开农村人你能够活到今天吗?你没有吃过农村人种的粮食和蔬菜吗?你住的房子不是农村人盖的吗?他满脑子都是什么想法?如此歧视“农村人”,这是现代的大学生吗?
- 爱心观念:做下如此残忍的大案,被害人的幼子、丈夫、父母、亲人们今后如何活下去?爱你的父母亲人今后怎么活下去?你还有一丝一毫的良心和爱心吗?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目标在哪里?
- 责任意识:一个大学生,对自己、家庭和社会应该有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大学生药家鑫的所作所为决非特例,近年来大学生和高知阶层的违法犯罪个案有增无减、不胜枚举……必需反思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只教书不育人,只看分数不看内心――这是当前教育的最大弊病。那些名人名言对教育的论述就不提了,仅从本人在家教咨询工作中的个案来分析,就可发现当前学校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所造成的诸多问题――
一、将孩子分为三六九等,学习好就放心,成绩稍差就被打入另册,恰恰是害了所有的孩子;
二、重智轻德忽视人格培养,见分不见人的教育,是缺乏个性表达和自我表现的教育,这完全是社会封闭时代的产物,缺失参与和沟通的教育,使孩子完全被隔绝在社会实践和各类人群之外;
三、成人的矛盾态度,即一方面溺爱,另一方面又期望过高,施压过大,使孩子成为两面派,好学生、乖孩子其实大多是善于文过饰非,报喜不报忧;
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决非偶然,未能防患于未然,则必有其恶果;
五、所谓“爱学习和高分数”,往往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掩盖了孩子成长中的诸多危机和隐患问题,而不能够及时解决;
六、孩子的合法权益没有保证,没有说话的机会,内心闭锁啊最危险的;应试教育使得孩子们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于粉饰和美化自己,制造假象,也使许多人成为其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的牺牲品。
孩子有犯错误的权利,有考试未考好的权利,这样他们才能够真实地生活和成长。但每个人都没有违法犯罪的“权利”,若是走上这条不归路,他的生命质量必然大打折扣;虽然,有过犯罪行为的人可以重新做人,但那样的路程太过艰辛。
趁着生命的春天,为什么不重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难道一定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沉重代价,才能使人们警醒吗?更不用说,有些人已经麻木不仁,这才是今天教育最大的悲哀。教育呀,是世界最神圣的事业,愿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脚印扎实坦诚,不要走错!
下面是一位年轻的心理咨询师就家庭教育问题与我进行的交流,可供大家参考:
如今已经是21世纪的今天,但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不尽人意,依然存在着严厉与溺爱两个极端。难怪有人说中国的父母,八成不合格。
说到严厉人们一般就会想到诸如棍棒出孝子,打是亲来骂是爱这类观念。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最极端的做法已经越来越不被人们所接受。可是过于严厉的现象依旧存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过分强调自强自立,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手段过于苛刻,不切实际。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湖北一对干部夫妻的儿子考上了上海某大学,但因为担心儿子变得奢侈只贪图享乐每月的生活费只给400元,可是这在消费水平很高的上海哪里够呢?这个孩子每次向父母要求再增加生活费都未果,只得自己想办法解决。但是学生的任务主要还是学习,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去打工而影响了学业。于是他就卖起了盗版软件,结果被抓获并判处有期徒刑1年。
另一对双职工夫妇的女儿前去新西兰留学。但有限的家境要支付女儿所有费用很难,于是夫妻俩便商量让女儿自力更生自己打工解决大部分费用,学会自强自立。结果因为大部分的时间用于打工结果学习自然难以维持,为了尽快筹集到费用,她不惜抛弃尊严做了一个新西兰华裔富翁的情人,对方为她支付所有生活费,零用钱和大学学费并单独为她租了一套公寓。当记者问她内心是否真的认同这种生活方式?她连连摇头,她说我不过是为了生活下去,可是连生存都难以维持的时候,就顾不得什么尊严不尊严了。
以上两个故事是个别案例,但它们发生的原因却不是偶然。两对父母都是属于那种教育方法比较极端化,主观化的,不懂得人性化和考虑实际为何物。现实中,这种人多得很的是,要么一味从个人主观愿望出发不顾及实际,要么不加分析的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同严厉相对应,溺爱的这个极端也是广泛存在的。我曾经遇到过西南交大一位老教授向我诉说他一个宝贝外孙的事情。这个外孙是他所有孙辈中最小的一个。而且他女儿也是中年得子,因此一家人自然格外疼爱,尤其是做外公外婆的教授夫妇。在家人无原则的迁就和小皇帝小祖宗似的特殊优待下,小外孙后来变得非常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不尊重他人。
在很多人眼中,大的总是应该让着小的,不论小的是否有道理。这对教授夫妇虽是知识分子但也概莫能外。教授夫妇总是让其他的孙辈什么都要让着由着这个最小的外孙,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是这个小外孙占的最多甚至独享。
如此教育方法教育出来的孩子当然只会越来越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把他人的付出与奉献看做理所应当。更不懂得分享合作与尊重他人。果然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小外孙一直和同学处不好关系,经常发生口角。后来长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孩子也很想改正。无奈,从小形成的不良性格已经定型形成了惯性,改造谈何容易。
徐老师说的不错,孩子一些不良的性格和行为其实多半都是被大人们娇惯出来的。与有些人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娇惯一点不同,很多专家认为应该在孩子15岁前严格管教,不能有任何松懈。确实,在童年以及青少年初期人的性格正处于形成的时期,这时候真实的好孩子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与行为习惯,这是一辈子用不完的宝贵财富。
反之,如果没有教育好,孩子养成了许多坏习惯,那是一辈子还不完的债。因为人的行为习惯,性格一旦形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难以再改变。大让小,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它是溺爱孩子,无原则迁就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