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科学 ·
韩国开发出粉红色米饭,蛋白质含量高出8%,有牛肉或奶油香
科学家们利用稻米培养牛的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创造出一种杂交食物。图片来源:延世大学
据卫报(The Guardian)消息,韩国延世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通过将传统的稻米包裹在鱼明胶等中,然后用其培养牛的成肌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一种粉红色稻米。相关研究已于2月14日发表于Matter杂志。
研究人员通过给稻米添加一种由鱼明胶和食用酶组成的可食用涂层,使得牛成肌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更易在稻米中生长。在9~11天的培养时间中,随着这些细胞在稻米上增殖、分化,他们最终获得了含有牛组织细胞、营养致密的颗粒。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杂交稻米比传统大米更脆,但蛋白质含量高出8%,脂肪含量高出7%。在煮熟后,它们会保留传统的外观,但带有独特的混合香味,肌肉细胞较多的米饭有牛肉和杏仁的气味,而动物脂肪较多的米饭闻起来更像奶油、黄油和椰子油。据研究者的计算,这种杂交稻米可以使粮食生产更具可持续性。生产100克牛肉蛋白质会释放近50千克的二氧化碳,而生产100克杂交稻米蛋白质只会释放不到6.27千克的二氧化碳,此外相比于牛肉,这种杂交稻米的价格也更便宜。(The Guardian)
· 天文学 ·
有史以来最亮的类星体每天吞噬一个太阳质量的物质
破纪录的类星体J0529-4351周围的空间区域。(图片来源:ESO/Digitized Sky Survey 2/Dark Energy Survey)
类星体是宇宙中最亮的物体之一,它以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为动力,从周围吸积物质,巨大的能量让这些类星体发射出的光比它们周围星系中数十亿颗恒星的总亮度还要亮。而在这些异常明亮的天体中,首次出现在1980年施密特南天巡天计划中的J0529-4351尤为特别,它极其明亮,以至于当时的搜索模型将它排除在类星体之外。直到2023年,天文学家才发现它其实是一颗类星体。
据欧洲南天天文台(ESO)报道,利用ESO的甚大望远镜(VLT),天文学家发现它不仅是迄今观测到最亮的天体,其中心的黑洞也是迄今增长最快的黑洞,这项研究于昨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J0529-4351距离地球约120亿光年,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预计为太阳质量的170亿~190亿倍之间,每年它都会吸积相当于370倍太阳质量的物质,相当于每天吞噬一个太阳质量的物质。对于J0529-4351的研究还在继续,未来天文学家也计划用极大望远镜(ELT)持续收集数据,对遥远超大质量黑洞的研究或许能揭示早期宇宙的一些奥秘。
· RNA编辑 ·
两种针对遗传疾病的 RNA 编辑疗法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近期两种RNA编辑疗法获得临床试验批准,为遗传性疾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其中一种称为单碱基编辑,这一技术利用细胞内已有的腺苷酸脱氢酶来实现。该酶能够将RNA序列中的腺嘌呤转换为肌醇核苷,从而改变RNA的碱基组成,修正RNA中的突变,使之合成正常的蛋白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Wave Life Sciences公司利用该技术研发了一种针对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的治疗方法,可针对突变的 α-1抗胰蛋白酶mRNA,修正其中的特定碱基,从而令其翻译出正常蛋白质。该疗法已于2023年12月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启动临床试验。
另一种称为RNA外显子编辑。这种技术在mRNA前体形成mRNA的过程中,将突变基因去除或替换为健康基因,可以一次性改变RNA分子中的数千个碱基。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Ascidian Therapeutics公司今年 1 月获得了临床试验批准,利用该技术治疗一种会导致视力丧失的遗传疾病——患者的单个基因中存在多个突变,导致其不能产生正常的保护视网膜的蛋白质。
此外,韩国Rznomics公司也在2022年9月开展了一项基于RNA编辑疗法的临床试验,通过剪接肿瘤细胞中的mRNA,来产生能诱导细胞死亡的毒素,从而治疗肝细胞癌。(公众号“科研圈”,Nature News)
· 登月 ·
美国初创公司将于后日再次挑战登月,若成功将是美国50多年来首次在月球上软着陆
Intuitive Machines计划在2月22日将其月球着陆器降落在月球南极附近的Malapert A陨坑。图片来源:INTUITIVE MACHINES
天文学家一直认为月球是非常适合天文观测的好地方,在月球两级的永久阴影区,超低温或许能让探测器变得极其敏感。迄今只有两架望远镜在月球上运行过,其中一台正是我国嫦娥三号任务部署的月基望远镜,它在近紫外波段工作。据美国月球探索初创公司Intuitive Machines官网消息,2月15日,该公司制造的月球着陆器Odysseus已搭乘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升空,这项任务被称为IM-1。根据计划,它将于2月22日在距离月球南极数公里的马拉珀特A陨坑着陆。如果成功,这将是美国50多年来首次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介绍,月球着陆器Odysseus能搭载约100kg的有效载荷,包括NASA的5个科学仪器以及4个商业载荷。其中有一台望远镜ILO-X计划用来拍摄银河系及其中心、大麦哲伦星云以及包括船底座星云在内的其他明亮天体的图像,以为计划中的大型月基望远镜进行原理测试。另一台望远镜ROLSES则计划在无线电波段研究太阳和地球的磁场以及月球的电子鞘层。如果IM-1任务能够成功着陆,或许能展示月球作为天文研究平台的潜力。(NASA、Intuitive Machines、Science News)
· 核物理学 ·
中国科学家合成新核素锇-160和钨-156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首次合成了缺中子新核素锇-160和钨-156,揭示了中子数为82的壳效应在极端缺中子核素中增强的现象。相关成果于2月15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人员利用充气反冲核谱仪SHANS,通过熔合蒸发反应合成了锇-160和钨-156两个新核素。研究发现,锇-160(中子数为84)具有α放射性,而钨-156(中子数为82)具有β+衰变的放射性。他们测量了锇-160的α衰变粒子能量、半衰期及钨-156的半衰期等性质。通过系统分析新测量数据和已有数据,他们发现中子数为84、85的同中子素的α衰变约化宽度从质子数为68到76都呈现规律的下降趋势。这表明,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中子数为84、85的同中子素的α粒子预形成概率变小。研究人员认为上述现象是由中子数为82的壳效应增强引起的,该解释也得到了三种不同原子核质量模型的支持。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中子数为82的中子壳效应增强的原因在于不断逼近可能存在的双幻核——铅-164(质子数为82、中子数为82)。尽管铅-164在质子滴线外很远,但增强的壳效应有可能让它成为一个束缚或者准束缚的原子核。该研究首次明确给出了中子数为82的中子壳在缺中子核素一侧的演化情况,同时使我国的新核素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核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