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底特律大學政治系主任戴鴻超指出,胡佛研究院花費鉅資還原、保存蔣介石日記,並免費開放給大家參閱。
「蔣介石日記是研究中國近代史不可缺少的工具。」前底特律大學政治系主任戴鴻超8日表示,胡佛研究院花費鉅資及人力,將日記保持最佳狀態,並有系統的拷貝,免費、方便地開放給各界研究閱讀。開放至今已經使全世界各地來的上百位學者,獲得無數寶貴的史料。
戴鴻超從2006年到2010年之間,有四次到胡佛研究蔣介石日記,從最早的1917年到最後一本1972年日記全看過,但較著重他個人要研究的部分。
「蔣介石將個人想法看法,和國家大事全都記在日記上。」戴鴻超表示,日記中可以看出蔣介石的坦白及誠實,「超出任何讀者的想像」、「蔣日記是珍貴的寶藏」,戴鴻超指出,日記提供第一手資料,將中國近代重要大事、政策如何決定的背景故事透露出來。
戴鴻超指出,蔣介石生前被指責的事,在日記裡都有詳細記載當時蔣為何要作出如此決定,如抗戰時為何沒有和日軍正面交戰;西安事變時如何達成協議;二戰期間和美國盟軍之間如何相處;1945年間和毛澤東談了些什麼;1972年尼克森訪問中國後蔣的想法;1971年蘇聯如何與蔣介石聯絡。
「瞭解這些事件,就能瞭解現今中國及台灣的政治。」戴鴻超指出,日記提供了關鍵佐證,解開許多歷史事件幕後少為人知的來龍去脈。
「蔣介石日記充滿他個人的情緒,自我激勵、評判以及如何作出政治決定。」戴鴻超表示,中、美、英十多位學者重新審視蔣介石的個人特質、領袖才能,並對他作出前所未有、沒有偏見、全方位的重新評估(Reassessment)。
戴鴻超指出,胡佛研究院以學術專業處理蔣日記,從一個小地方就可看出,「胡佛不但以機器還原日記(原日記有許多處水漬黏頁,需處理還原),還仔細將日記中的每一處,包括夾頁及附加文件,都拷貝印出,供學者參研。」戴鴻超強調,胡佛原本在學術界就享有崇高的地位,廣泛而豐富的收藏,吸引全球的學者到這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