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哈耶克的四大原创思想——纪念哈耶克逝世32周年
2024/3/23 11:24:39 | 浏览:261 | 评论:0

哈耶克的四大原创思想——纪念哈耶克逝世32周年

1992年3月23日,92岁的哈耶克在的德国弗赖堡逝世。

哈耶克的一生跌宕而幸运。他亲眼见证了电汽工业化的起飞,亲身参与了世界大战;在孤独地对抗乌托邦半个世纪后,他亲眼见证了苏维埃的幻灭。

随着他的预言一一应验,哈耶克跻身先知的殿堂,在世界享有崇高地位。有人对他的诺奖津津乐道,有人关注他与凯恩斯的论战,有人盛赞他是“乌托邦的掘墓人”。

也有人认为,哈耶克没有什么原创思想,其贡献被夸大了。

但其实,哈耶克最伟大的贡献,是在科学压倒信仰、民粹吞噬价值、两大阵营对峙的时代,以全新的视角,为现代文明诸多理念注入了源头活水,让我们更清醒、更坚决地捍卫现代文明。

正如杨小凯所说:“哈耶克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将会像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一样,深远而无孔不入。”哈耶克至少有四大原创思想,持续而深远地影响着人类社会。

哈耶克的四大原创思想——纪念哈耶克逝世32周年
▌原创思想一:从“演化”的新路径,为自由正名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毫无疑问,最重要的就是自由。
在哈耶克之前,有无数思想家都从“自然法”、“天赋人权”等角度强调过自由的重要。
比如洛克主张,人类以契约的形式组建政府,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
美国宪法也声明,每个人天生就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哈耶克却独辟蹊径,在《自由宪章》等著作中,沿着休谟、达尔文等先辈的思考,拉长观察人类社会的时间尺度,提出了“演化视角的自由观”:
他认为,自由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无论是民主、正义等价值观,还是产权、法治、市场等社会秩序,都不是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在数百代人的漫长岁月中,竞争演化而来的。没有自由,就没有这些动态演化过程。
文明史上,人类以医学取代巫术,以机器解放人手,以公民取代奴隶,以“分立的产权”取代“部落共同所有制”,也都是在自由、开放的竞争中,偶然出现,遵循公民权和产权规则促进了该群体的兴盛,在竞争的推动下,壮大并扩散到全人类。
所以说,如果自由价值是1,那么其他价值就是排列在1后面的0,构成现代文明核心价值集合;一旦自由倒下,理性、正义、和平等等将会全部归零,社会秩序也将趋于崩塌。
哈耶克还进一步扩大了对自由的思考:商品市场没有自由竞争,质次价高的企业就会鸠占鹊巢;思想市场没有自由竞争,错误的观念就会流毒人间。扼杀自由竞争,就是扼杀自己的生存和未来。
哈耶克的四大原创思想——纪念哈耶克逝世32周年
▌原创思想二:从“理性被滥用”的新视角,清算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常识。但大部分人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很少有人知道其根源。
最早的解释,来自哈耶克的老师米塞斯:消灭私有产权,就没有私有产权之间的交易,没有交易就无法产生价格信号;因此取缔私有产权等于取缔价格信号,没有价格信号,就无法实现经济系统中的理性计算和资源配置。
哈耶克站在米塞斯的肩上,看得更远。他认为,市场分工的本质其实是知识分工,每个人掌握的都是局部知识,每个企业掌握的也是局部知识。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可能掌握在市场中分散的全部知识。
经济系统是由“马赛克知识片段”组成的“知识海洋”。其中,企业是一种“稳定的中间形态”,为制造某种最终消费品中提供“积木块”;所有产品都是不同“积木块”的某种组合。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收集、传播和利用分散知识的问题。
所以计划经济的失败根源,不是意识形态问题,而是无法利用分散在无数个体和企业人的分散知识、信息这样一个科学问题。
在《通往奴役之路》《科学的反革命》等著作中,哈耶克还进一步发现,人们狂热地迷恋计划经济乌托邦,更深刻的原因在于“社会工程思维”作怪:
理性大踏步前进,使得自然科学迅猛发展。于是很多人以为,对语言、道德、市场、政治等复杂系统,也可以模仿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检验,还可以用数学模型对精准预测,精确计划。
但哈耶克认为,这是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方法的奴性模仿。自然科学处理的是独立于人的感知和人的存在的“物”,而社会科学处理的有意识、有自己的偏好和价值的“主动的人”。
用研究物的方法来研究人,这是一种“致命的自负”,是滥用理性。它许诺的是天堂,带来却是地狱。

哈耶克的四大原创思想——纪念哈耶克逝世32周年
▲瑞典国王对哈耶克的诺奖致敬辞:自亚当·斯密以来,最受人尊敬的政治经济学家。
▌原创思想三:以“普遍无知”的新论据,捍卫有限政治
不受限制的权力是最大的危险,如今已经成为常识。
长期以来,人们都是基于“政府可能作恶”“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等直观感受或经验,主张限制公权力。
但哈耶克却独辟蹊径,以“知识论”证明了有限政府的必要性。
正如他在《法律立法与自由》《致命的自负》等著作中的论述:
人类永远处于相对无知的状态,且每个人都只能掌握极少的知识。政府对塑造经济繁荣的那些分散知识,同样一无所知。
掌权者的动机或许十分高尚,但由于他无法掌握每个人繁杂多变的情形、动机和决定,因此绝不可能为“目标的重要性等级”制定出“公认的统一尺度”。事实上,一个统一的“社会福利函数”根本不存在。
所以,即使是“一心为民造福”的权力,也是应当受到严格限制。否则,其后果一定是好心办坏事,集中力量办错事。
哈耶克更进一步指出,国家不应该制定具体目标,而是要把功能限定在保障公共安全、私有产权和公正规则的范围内。
为此,社会秩序的基础,必须由抽象的、一般的正当规则构成,这些规则对事不对人。只有建立起维护抽象规则的法治原则,才可能给个人自由、具体目标留下足够的空间。
所以说,限制权力的理由,不在于“政府有意作恶”,而在于“政府注定无知”。


哈耶克的四大原创思想——纪念哈耶克逝世32周年
▌原创思想四:以“开放”的新标准,洞察文明的本质
究竟什么样的社会秩序,才算是文明的秩序?长期以来,流行着两种说法。
一种以时代或“生产方式”来区分。比如国人最熟悉的、来自西方的“五段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文明越来越高级。
另一种是以种族、宗教来区分。比如亨廷顿认为,人类有七种社会秩序,基督教西方最高级。
然而这两种区分方法,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道德。比如资本主义国家,也搞计划经济。而某些基督教国家,比原始部落更专制。
哈耶克最伟大的贡献,就是站在斯密、弗格森等思想家的肩上,打破时代、宗教、生产工具等表象的干扰,洞察了人类文明的“一般性原理”。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秩序可以分为两种——“封闭秩序”和“开放秩序”:
封闭秩序的资源和机会,是以权力和出身来分配,崇尚集体本位的巫术与权威;
开放秩序的经济机会、政治机会、荣誉机会,对所有人公平开放,机会向才能和美德开放。
人类的文明进步,就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扩大自由、正义、和平、繁荣与宽容。而封闭秩序和开放秩序之间,存在着半开放的秩序,它可能走向文明,也可能重返野蛮。
这种以“开放社会”“封闭社会”为标准衡量社会的视角,可谓洞察了文明的本质。
哈耶克的四大原创思想——纪念哈耶克逝世32周年
正如哈耶克“思想市场”与“开放市场”的逻辑——历史的博弈没有终点,但观念先于历史。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越发朝着哈耶克预言的方向发展:宗教、国籍等身份标识逐渐淡化;科学越发强势、自由越发衰微;大众看不见自由获胜的可能,甚至沦为“专制的吹鼓手”而不自知……
阿克顿勋爵说,“自由的真朋友从来少之又少”。越是历史进程的转折点和社会大洗牌的时候,我们越需要重读哈耶克。然而哈耶克多部著作,在国内都难以寻觅。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美国确实有一点做得比中国好,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 2024-04-23 [174]
日本为什么没有首都? 2024-04-23 [102]
一座绕不过去的现代性界碑 | 马克斯·韦伯诞辰160周年 2024-04-21 [124]
终身未婚闭门不出,留下千余首诗歌,她是美国文学史最难解的谜 2024-04-20 [180]
一篇分析世界格局最透彻的雄文! 2024-04-20 [277]
清理世界名画最好的方式,竟然是吐口水?! 2024-04-20 [94]
10万个中国弃婴,却在美国被宠爱! 2024-04-17 [221]
耶伦的帆布包,美国对华价值观外交的回光返照 2024-04-16 [164]
耶伦访华,美国的价值观外交与中国的皈依者 2024-04-16 [150]
宇宙是现实恐惧的源头 2024-04-16 [12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