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芝大教授、浙大社会学系主任赵鼎新辞职信在国内外学术圈流传很广,影响也不小。
相关内容可以看这篇。
他是我本科学术的引路人之一,激发了包括我在内好几个朋友对社会研究的兴趣,是不考虑GPA、纯粹智识上趣味的兴趣。那个学期结束还专门写一了篇文章调侃纪念他的这门课。在那个苦寒、黑暗、邻里社区种族问题不断的芝大校园里,老赵的小课室充满了暖意。
快70的年龄,辞了芝大的教职只身来浙大,想在中国推动一个内容sensitive但资金不厚、研究难度巨大的学科,这本身充满了“钱学森”似的气息。离职前他还在上海给系里拉资金。
只能说老赵是有理想的。我相信他就是觉得,这里有太多议题值得研究、有很多社会的独特现象、样本、理论可能性,是一个和西方世界截然不同的特色,可以让他在学术探索上更进一步。
可惜,这些“特色”似乎容不下他。
如果这是一个潮流,似乎不太是好事。从实地走访来看,即使在AI、算力、半导体这样我们大力扶持、广泛吸引人才的领域,越来越多北美的华人也在犹豫是否回来。可以怪万恶美的的限制,卡、代码、研究支持通通断绝。那边的期权价格又节节攀升。但,再艰难,有当年艰难吗?底层,是什么逻辑在改变?
如果大国竞争,底层是人才的争夺,那在物质条件、财富激励都比不过的情况下,唯有在意识、前景、System等软性号召力要形成降维打击了。当年KMT被渗透成筛子,靠的不是物质,而是号召力。
回去翻了下当年的文章,已经过去12年了。有些惊讶,今天看起来,这么多敏感词,竟然还在豆瓣上存活。我们都知道,22年豆瓣做过一次大扫除。
原文如下:果然,发了3次各种改都发不出来,可以理解为啥跑路了。
只能发个遗落之站的链接了。点击查看原文也可以进入。自留地我也放了下。
https://www.douban.com/note/145322621/?_i=1250450IpMO0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