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专制崩溃之后再建专制,俄罗斯现代化道路为何如此艰难?
作者:读书人张弘 | 2024/4/4 10:56:15 | 浏览:335 | 评论:0

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目标主要是为了富国强兵,稳固自身的统治,因此只改经济和其他方面,未能开启先法治后民主的政治体制变革,这使得俄罗斯继续循环于专制统治的怪圈。

专制崩溃之后再建专制,俄罗斯现代化道路为何如此艰难?


彼得一世像。

与中国的清代一样,罗曼诺夫王皇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皇朝统治时期。这一时间段,基本与清代同时,罗曼诺夫皇朝1613年建立,1918年灭亡;清代1644年建立,1912年灭亡。以大历史角度论,《罗曼诺夫皇朝:1613-19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一部俄罗斯近代史。其间,俄罗斯持续对外扩张,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等沙皇励精图治,但俄罗斯的现代化转型曲折坎坷,迄今仍未完成。

由于俄罗斯在地理上离欧洲很近,俄国很早就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而它的开启者,就是彼得大帝(彼得一世)[1]。彼得一世1682年10岁时,与异母兄伊凡并立为沙皇。由于彼得年幼、伊凡痴钝,由伊凡的姐姐索菲亚摄政,1696年才掌握大权。彼得对西方的造船技术很着迷,他以填鸭式的自学恶补西方技术。 与中国皇帝的坐井观天不同,彼得还身体力行,亲身出访西方,感受西方的先进技术。1697年3月20日,25岁的彼得一世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随同使团,微服出访。他虚心好学,在瑞典绘制了当地防御工事的草图,在荷兰化名“造船匠米哈伊洛夫”进入船厂做工(后来派遣50名贵族到造船厂学习)。在阿姆斯特丹,彼得一世喜爱观看一位著名解剖学家的验尸工作,还买了一套外科手术器材旅行时携带。1698年1月11日,彼得一世在伦敦辛顿宫拜会了威廉三世国王,观摩了议会过程。[2]彼得还在格林威治的英国造船厂住下来,成为那里的签约木匠,如饥似渴地学习英国的造船技术,向英国专家请教。直到1698年9月4日,彼得一世才返回莫斯科。回国时,彼得一世带回了一批英国工程师,他们被委以重任,负责彻底改革俄国造船业。他大兴俄国海军建设,提出一系列建设方案。[3]1716年,彼得一世再次游历欧洲,在国外待了一年多。6月,他把汉尼拔留在法国学习火炮和数学

首次游历欧洲回来不久,彼得一世还改革了兵役制度。他取消了俄军采用的半封建征兵法创建起一支纯步兵部队,冬天不解散,人员由终身服役的士兵组成。他把征兵、训练和武装部队的任务放在地方区域,使地方政府成为培养军队和发军队开支的工具,并于1705年发布了征兵令。[4]

除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彼得还开启了一系列改革。他废除了过去的任免体制、世袭制度,削弱了大贵族的特权。此外,他还削弱了教会势力,废除了牧首职位,将正教会事务交给神职人员委员会处理,而委员会主席由他挑选的非神职人员担任。彼得一世还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了学习西方,彼得一世下令所有贵族必须着西式服饰,学说法语,剪掉俄罗斯式的大胡子。很多人置之不理,彼得一世颁布了“胡子税”,所有留长发,大胡子,着俄国民族服饰的人都必须换发改型。[5]

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彼得引进英国老师讲授算术、几何、三角学、航海和地理,后来又增补了素描、绘画和击剑,以及欧洲文化课程、拉丁语、法语和德语。他开设了俄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创办了第一份全俄报纸,资助了边远地区的考察以及寻找矿藏,绘制地图,并统计和报告俄国的自然资源情况。

在经济上,彼得改革了税制,通过扩大征税的数目与范围和扩大纳税人名额来增加课税负担。新的课税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确立了统一征收的税—人头税,代替了过去按户征税和各种繁琐的赋税。人头税税额确定在74戈比,并且强调最大限度是74戈比。征税权从地方官手中转到地方监察官手中,不仅把以前不纳税的奴仆和无籍民加入到纳税的范围,其优越性在于改变课税单位,即由“户”到“人头”,在很多年间一直采用各种方法隐瞒户口的纳税人,在改革中遭受到独特的劫掠,并且被纳入纳税人行列。[6]无疑,此举使得政府税收汲取能力大大加强,为中央集权统治奠定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彼得大帝的改革,让俄国在北方战争中最终击败瑞典,取得了波罗的海控制权。俄国由此一跃跻身欧洲强国。

但是,“彼得大帝的改革是通过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压迫实现的,因此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反抗。他的改革提高了封建贵族的地位,巩固了封建贵族的统治,并符合新兴商人的利益。由于他的改革没有触动农奴制,反而更加强了封建贵族领主对农奴的剥削压迫,因此,他的改革是不彻底的,他不可能较彻底地克服俄国的落后性。他的改革成就也没能较长久地保持影响,在他死后的一二百年间,俄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仍落后于西欧。”[7]

专制崩溃之后再建专制,俄罗斯现代化道路为何如此艰难?

《罗曼诺夫皇朝》


与彼得类似,1762年登基,在位30年的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也醉心于欧洲文明,她深受启蒙思想影响,阅读了大量启蒙思想书籍,曾经与狄德罗、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通信。但是,“她在承认‘共和思想优异’的时候,却认为专制政体或独裁政治最适合俄国的管理形式……虽然她赞同,把共和制的‘坚韧精神’同专制政体的实践相结合可能会是绝妙的,但她亲自急切关心的还是实行专制统治形式”。[8]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俄国实施“开明专制”,她引进了欧洲的伦理、政治和司法理念,文学、艺术、建筑、雕塑、医学和教育,她为俄国汇集了全欧洲最大的美术馆,以及医院、学校和孤儿院,进一步增强了俄国的实力,推动俄国走向文化大国。

在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孙子亚历山大一世表现出的自由主义倾向,让整个俄国满怀憧憬。1801年,他曾经秘密组建一个近臣委员会,与四个自由主义者探讨宪法、半选举产生的元老院和废除农奴制。但是,父亲保罗被刺杀身亡的命运,使得亚历山大明白,挑战贵族豪门和他祖母的那种独裁体制,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此外,要想推行改革,唯一途径就是他自己施行专制。[9]由此可见,对男性而言,权力如同春药,对女人而言,权力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困境在于,他们所推行的改革,往往是自上而下,由国家主宰,从高层发动,而非自下而上的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需要统治者利用足够的武力维持统治秩序,同时又需要统治者具有足够自己权威,使得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和进行,而不是边际效应递减。要做到这些,统治者和中央政府就必须集权——这恰恰是他们改革的共同点。

从政治角度看,现代化需要的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伴产生的民主制度,这意味着公民个人权利真正落实,政府的权力来自公民的授予(具体形式为公开、广泛而公平的选举),竞争性的政党制度,限制政府权力的宪政体系。从经济角度来看,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是自由的市场经济,它所需要的恰恰是以市场为主体,政府不得过度干预经济,而是维持良好的法治,让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前进的“创造性破坏”不断产生,而不是被扼杀。从社会角度来看,现代化意味着发达的公民自治,广泛的公民参与和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这一切,在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中,从来没有具体的落实。

正如《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国家实施攫取性的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的经济制度,在一段时间内虽然可以取得成功,但是,只要攫取性的政治制度没有改变,最终它就会改变包容性的经济制度,最后导致国家失败。奥斯曼帝国是这样的例子,俄罗斯也是这样的例子。

俄罗斯帝国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专制主义传统,其社会结构与欧洲近似:最上层是沙皇为首的大共同体,中层是贵族组成的小共同体,底层是小地主、农民和农奴。纵观英美等国的现代化历程,基本遵循的是先法治、后民主的变革次序。受限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民众观念的水位,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未能实施和开启这一变革。在我看来,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些独裁君主未能意识到,他们的独裁和集权本身,才是改革最大的阻碍。对权力的贪婪和恋栈,只能贻误改革的最佳时机,最后引发激烈的社会动荡,统治者也不得不自尝恶果。

1904年的恶果,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学生和工人举行游行示威,自由主义者组织活动,要求实施宪政改革。内政大臣米尔斯基建议沙皇尼古拉二世让步,接受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如果您不接受,那么变化就会以革命的形式发生。”但尼古拉二世认为,俄国需要专制。他宣称,“我永远不会同意代议制政府,因为我认为它对上帝托付给我的人民有害。”[10]尼古拉二世任命维特伯爵实施改革,1905年10月17日,尼古拉二世当着温特和堂兄尼古拉沙的面,签署了一份文件实施君主立宪制,授予全民公民权利,组建两院制议会。但是,托洛茨基在圣彼得堡指挥革命,尼古拉二世决心实施严酷的反革命行动,逮捕了托洛茨基和圣彼得堡的苏维埃人员。同时,沙皇还镇压了一些革命党和工人起义(与苏联的镇压相比,算是非常温和[11])。鉴于现状,尼古拉二世向维特提出,必须保持自己的独裁统治,这迫使维特1906年辞职。

其后,尼古拉二世委任斯托雷平为内政大臣。1907年2月20日,第二届杜马开幕,它比第一届更加激进。斯托雷平和沙皇决定解散杜马,6月3日,警察包围了塔夫利宫,逮捕了许多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分子。斯托雷平计划以政治变革修改选举法,缩小选举范围,产生了由贵族和商人主宰的第三届杜马,支持半宪政、半沙皇统治的“十月十七日联盟”在杜马中占多数。社会民主党从15万党员只剩下不到1万。由于布尔什维克的活动越来越激进,现在不得人心。许多布尔什维克回归了普通人的生活,列宁流亡到了瑞士和奥地利。[12] 但是,尼古拉二世对于改革并不真心赞成,他采取两面三刀的手段对待斯托雷平,使得后者在1911年3月5日再度辞职,但尼古拉二世不批准。9月1日,斯托雷平被刺杀,9月5日在医院死亡[13]。次日上午,尼古拉二世在他的床前祈祷,反复说:“原谅我!”[14]

但是,布尔什维克不会原谅尼古拉二世。1918年7月17日凌晨2点,在以东800英里乌拉尔山区叶卡捷琳堡的伊帕季耶夫宅邸,尼古拉二世夫妇和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布尔什维克党人带领的10名武装部下杀死,罗曼诺夫家族留在俄罗斯的其他人,也有很多被布尔什维克处死。直到1998年7月1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才为尼古拉二世一家平反昭雪。

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目标主要是为了富国强兵,稳固自身的统治,因此只改经济和其他方面,未能开启先法治后民主的政治体制变革,这使得俄罗斯继续循环于专制统治的怪圈。上世纪90年代,叶利钦打着民主的旗号建立了威权政府,并选择普京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至此,俄罗斯陷入又一轮的循环往复。迄今为止,俄罗斯并未实现现代化,也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将继续在专制的泥淖中苦苦挣扎,无法脱身。




注释

[1]《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004页,沈志华、左风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 《罗曼诺夫皇朝:1613-1918》试读本126页,(英)西蒙·赛巴格·蒙蒂菲奥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0月。

[3] 《铁血之国千年史》062页,(英)马丁·西克史密斯,重庆出版社2017年7月。

[4] 《俄罗斯史》第1卷187页,杰弗里·霍斯金,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5] 《铁血之国千年史》068页。

[6] 《彼得大帝的税制改革》,梁金玉,2003年。

[7] 余大钧,《彼得大帝传》序言,商务印书馆2013年8月版。

[8] 《俄国史教程》第五卷73页,(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9] 《罗曼诺夫皇朝:1613-1918》试读本415页。

[10] 同上,766页。

[11] 同上786页。

[12] 同上801页。

[13] 时间为俄历,公历为9月18日。

[14] 《罗曼诺夫皇朝:1613-1918》试读本813页。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谁看透了美国大选?企业家为何赢了知识分子 2024-11-16 [76]
美国教育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比较洞察 2024-11-16 [70]
当代人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2024-11-16 [72]
是谁让命悬一线的Tiktok 出现一线生机?他又是怎样影响特朗普的? 2024-11-16 [54]
伊拉克历史见证:搞个人崇拜的政府终将走上覆灭之路,家毁人亡 2024-11-16 [63]
一个最清晰的“MAGA”对华政策阐述 2024-11-16 [58]
人民才是老板 2024-11-12 [148]
特朗普胜选后,女性发起美版“四不”运动... 2024-11-12 [140]
以史为鉴,透视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现在与未来 2024-11-06 [310]
11个反直觉思维法则,能深刻改变你的人生 2024-11-03 [39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