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毕业后最常思考的问题便是未来将何去何从——到底是买张机票回国发展,还是努努力留在美国工作扎根,然而,AI的迅猛发展、硅谷大厂的接连裁员,都让“留在美国”变得更加困难,而有这么一群人,虽然交不起我们每年动辄五六七八万学费的国际留学生学费,做不出漂亮的presentation,甚至写不出two sum。但他们却能通过体力活留在美国。
我是Sue,一个在湾区写代码的程序媛。
我们家养了一只大狗子,生活习惯很不好,喜欢上二楼拉屎拉尿,而很多湾区的房屋二楼地板用的都是地毯,一来二去,地毯也开始臭了起来。
见多次教训狗子未果,我和老刘咬了咬牙,花重金请老墨工人,把二楼的地毯全部铲掉,换成硬木地板。
为什么说花重金?稍微有点美国生活经历的朋友都知道,美国的人工费用很贵。
老刘是个喜欢玩越野的老头子,他说在美国,比起马术、滑雪、击剑,玩越野才是真正的贵族运动。因为越野车需要频繁地改装、调教、增高、保养,以保证最佳越野性能。
“每去一次修车店,基本一两千美金就没了,”老刘说,“如果你自己不会修车,每次修车都得找师傅,真的,跑一次越野,出一次车,都能供小孩上一年的滑雪课了。”
我们的二楼并不大,满打满算不到50平米,但是拐角很多,而做硬木地板,最吃人工的就是拐角和墙角的处理,不但要量、要锯,还要一块一块木板无缝拼接起来,保证每块木板的接口不会凹凸不平。
就连老刘这种半专业的修车师傅都没有信心做好,所以我们才找了老墨。
老墨心知湾区家庭不差钱,张口就是4000美金,纯人工,不包括材料。
那天我留在家盯工,我发现主人留在家里盯工人好像是中国人特有的习惯,我察觉出老墨脸上的异样,只好假装当天没事留在家里,有一句没一句和正在撬墙角的师傅们闲谈起来。
师傅的墨西哥口音很重,他说他们大概5年前移民到美国来,说是移民,其实就是偷渡,美国边境有很多无人看守的角落,这些可供偷渡的边境角落,后来在太平洋西海岸发扬光大,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走线计划”。
师傅说:知道为什么墨西哥没有奥运队吗?因为能跑,能跳,会游泳的人都跑到美国来了。
我问他说,那现在呢?如果没有身份的话,应该不能出来接活的吧?
师傅说,他们是一大家子一起偷渡来的,另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师傅是他的叔叔,一家子人都申请了政治庇护移民,加上自己也通过关系,接到一些开发商的装修需求,很快就开了装修公司,也算创造了就业机会,1年前拿到了永久绿卡。
这个师傅的表达很有意思,他一边撬墙角,一边跟我聊天,说:我们拆完地毯之后,一般这些旧的墙角是不能再用的了,必须要翘掉,不然和木地板不匹配,但就是这么不起眼的旧墙角,你也得花很大劲才能撬出来。
“没有身份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小事,都要费很大力气去办,”师傅说,“我妈妈的背病,我爸爸的肺病,在没有身份的时候,我们只能去看急诊,因为美国急诊不能拒收病人,所以我们一定能得到医治,但随之而来的账单,我们只能一拖再拖,等绿卡办下来以后,再用保险去报销。”
我想起当时我的H1B工作签还没转绿卡之前,被以前的公司老板骑着当驴使的日子,不敢反抗,不敢跳槽,生怕变成黑户。
但在和老墨师傅的聊天里,我突然发现:其实如果要留在美国,拿到身份,真的不一定必须要通过找工作、拿工签、转绿卡的惯用留学生路线来实现。
通过双手劳动,通过体力活,同样是拿绿卡的一个途径。
这个途径不需要你有名校毕业证书,不需要你学CS,只要四肢健全,只要有一点动手能力就可以。
而且在美国,独自揽活的包工头或者合约工,要比普通白领的收入高得多得多。
这和国内一线城市的情况很像。想想上一次你花钱请人来家里修空调,修水管,修热水器,花了多少钱。修个热水器,3000没了,修个空调,5000没了,修个水管,没有2万?闲人勿扰。
疫情期间,新人卡车司机的年薪一度高达22万美金,远超硅谷一线大厂的应届生起薪。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体力劳工比普通白领赚得多,几乎是既定事实,因为人工越来越贵了。
我对眼前这位面容朴素的老墨肃然起敬,在他们家拿到绿卡之前,他得撬了多少别人家的墙角。
在美国的移民群体中,留学生的占比其实并不大,通过工作签转成绿卡的移民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但对于我们这种12年义务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广义上的“传统留学生”而言,似乎这条留学传送带的终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在美国找工作,抽H1B,然后熬个三四年,转绿卡。
这条留学传送带确实是最优解,但未必是版本答案。
现在主流的快速绿卡的方式有两种:“走线”后政治庇护,或婚绿,前者永生不能回国,后者有极大暴雷风险。而留学传送带上人头满满,今年H1B中签率更是创下几十年新低,很多时候,留学读了那么多书,赶了那么多的due,真的还不如人家老墨工人,一户一户地专心撬墙角。
老刘说,他的越野车做保养的修车店,也是一家拖家带口的墨西哥人开的,里面的师傅不是老板的侄子就是老板的弟弟,收银台上的是老板娘和弟媳,开拖车的是不会说英语的叔叔。
老刘说在加州,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建筑包工头,修车师傅,花圃,以及各种各样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都由这些当年破釜沉舟偷渡到美国,决定咬牙留下的墨西哥人完成。他们交不起我们每年动辄五六七八万学费的国际留学生学费,做不出漂亮的presentation,甚至写不出two sum。
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在美国立足,留在了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