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现在乡村已经不是没有青年人的问题了!
作者:王磊光 | 2024/5/20 10:06:59 | 浏览:512 | 评论:0

“进城”和“返乡”是过去四十年中国社会的两大主题。它们既是媒体和学术研究热捧的话题,也是数亿国人的日常生活本身。实际上,它们是一个主题——城市化——的两面,见证着中国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变,也见证着这个转变的中国特殊性——纵使一种理想的或大多数人所预想的生活是城市生活,乡村对实现了城乡流动的人们来说仍然是可以返回的。那在经历了40年突飞猛进的城市化后的今天,在近70%的人已经生活在城市的今天,“进城”和“返乡”还可以简单并列起来吗?在大众都普遍感知到“回不去的乡村”的时代,乡村振兴的终点又是什么?


本期发布了王磊光博士对自己家乡的观察。这不是狭义上的“返乡日记”,而是一种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个人生活和时代议题的接合。以此文为契机,当代文化研究网期望更多人关注并加入对中国乡村未来和城市未来的讨论。


现在乡村已经不是没有青年人的问题了!


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自然环境还是从硬件建设角度来看,乡村是越来越好了。但如果从“人”的角度着眼,乡村却是无可阻挡地持续衰败着。


对于农民(或者更准确地说,出身于农村的人,以及依然持有乡村DNA的人),学界讨论的重点依然是“进城”问题,但在最近几十年激进的城市化运动中,75到95年间出生的这批人,其实普遍已完成了城市化——进城早就不是问题了,哪怕其中很多人的户口依然落在农村。他们在不同等级的城市里工作,生活,买房——至少在家乡的县城买了房。尽管如此,中国到底还是有好几亿人在坚守乡村,他们是妇女、孩子和老人,就是俗称的“386199”。但在最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个新情况:386199部队,也在迅速地崩解。


像我们塆子(一个村民小组),原有人口八九十,现常年居家的,不足十人,没有一个小孩。附近的村民小组,也都是类似光景。有的小组,只剩下一人一狗,甚至已完全荒弃了。从前大队部(村委会所在地)还常见闲人组成牌局,现在连牌局也是组不起来了。离我们塆子最近的小集镇叫L楼。L楼是九个行政村的中心点,也是我家乡全域旅游公路中线的一个重要节点,但除过节假日,从早到晚,虽不断有小车经过,L楼其实是相当冷清,连麻将馆都没有什么生意;只有四五个出租摩托的人,没有乘客的时候,就聚在一家商店门口打扑克。

现在乡村已经不是没有青年人的问题了!

(我的村庄,“五一”时多了一些人人气)

九个行政村原本村村有小学,后来全部撤并到L楼小学。在国家巨额投入和社会大力资助下,L楼小学的面积、硬件建设,比很多省城小学都要强出很多,一切该有的现代化设施,如标准化运动场、塑胶跑道、篮球场、空调等等,别人有的,这里都有;别人没有的,这里也有。都有又怎么样? 当地老百姓传言:L楼小学也要被裁撤,撤到镇上,而镇上的初中,撤到县城。L楼小学的六年级早就撤并到了镇上,五年级前不久也撤并了过去。为什么还要继续撤校?上面给出的理由是“没有学生”。但到底是九个村子共享的唯一校,再没有学生,也还是有学生的啊!L楼小学门卫告诉我:包括幼儿园在内,L楼小学目前还有120来人。

现在乡村已经不是没有青年人的问题了!


现在乡村已经不是没有青年人的问题了!
(L楼幼儿园、小学一体)

偶然中,我得到一份人大代表的提案《关于建好建强L楼小学的意见建议》,证实上头要撤销L楼小学,并非空穴来风。摘录如下:

“L楼小学服务山区9个行政村的学生,2014年前小学部有学生250多人,幼儿园有学生160余人。近年来,由于优质教育资源都聚集在城市,农村稍有一些经济能力的家庭为了培育好下一代,被迫进城购房,便于孩子读书。现在就读于本校的一般都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父母无条件在家,依靠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照看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家长既要想办法维持一家人老小的生活,又想让孩子多读点书,更想让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跳出‘农门’。他们只得艰难的支撑着。”


“……听到他们的哭诉声,我们县镇人大代表便一同走访群众,倾听人民心声,家长一致认为:以集中办学优化教学资源为名,把农村学校慢慢向城市集中,牺牲的是农村困难孩子就近上学。家校距离拉远后,孩子上学时间要更早,放学回家时间会更晚,可增添很多不确定性,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给学生和家长增加多重压力和负担,对孩子的心身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我们的意见:这些幼小孩子如果离家到更远的学校读书,要么其父母只有放弃外出打工谋生,被迫回家照顾孩子,其家庭无经济来源,走向贫困;要么继续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放弃孩子读书,导致学生辍学。二者必居其一。”

上面所摘文字,主要还是从经济条件较差、无法进城的农民家庭角度来诉苦。但现实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直接将孩子送到了县城读书,留守在家的母亲,或者爷爷奶奶,自然也都是跟着搬到县城去住了。


去中西部看一看,还是有几分触目惊心的:今日的乡村,已不是没有青年人的问题了,而是没有什么人的问题了!


人都去了哪里?与打工的人去了远方不同,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多半去了县城。为什么要去县城?因为在县城买了房呀!


又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大家都要去县城买房呢?对于在外打工的人来说,县城的房子原本主要是作为一个符号象征而存在,一年住不上几回,更别想着增值——比原价少20万,听说现在也没人要。但县城依然在努力建房、卖房,没有买房的人也依然在想尽办法买房。买房做什么?答案不再是找媳妇——-找媳妇要买房,在中国人这里已是不证自明的事情了。如果你去问,答案无一例外:“为了小孩读书方便。”


所以,这就是今天乡村的现实:不但青壮年劳动力、富余劳动力早已被抽走了,连小孩和老人也都在以“教育的名义”被极速地抽走当中!更可怕的是,现实也正在转化为一种意识形态:要上学,就必须去县城。


乡村要实现振兴,最核心的,是要解决“人”的问题。首先是要有人,要有人气,没有人的乡村,谈何振兴?我想来想去,恐怕只有两种途径,才能解决目前乡村越来越没有人气的问题:一是推动市民下乡;二是推动教育下乡。


对于市民下乡这一点,从前我是极力反对的。因为市民要真正下乡,成为乡下居民,就必须能够在乡下建房子、买房子——只有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有“家”,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根深蒂固的感觉。市民下乡,必然带动大量的资源下去,带动整个县城的消费和建设,同时也能带动更多的农民从大城市回来建设家乡。这在地方政府当然是极欢迎的,但在涉及土地的问题上,党和国家绝不会允许破坏我们国家的基本土地制度,也绝不愿意看到无数农民断了退路。


有没有在尊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推动市民下乡,让市民到乡村里也能拥有“家”的感觉呢?我虽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但无论如何,我是越来越怀疑改良式的乡建思路了。


第二个办法,就是推动优质教育下乡。这在中央层面,肯定是极力倡导的,但在地方政府这里,几乎难以得到支持,地方政府巴不得绝大部分乡村小学早点关门大吉。怎么会得不到支持呢?你看现在现存的乡村小学,哪一个不是建设得漂漂亮亮,不都是地方政府支持的结果吗?彼一时此一时。乡村小学经历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疯狂撤并潮之后,在第二个十年里,撤并潮有所遏制,甚至有些地方还恢复了教学点,政府对于小学的硬件投入,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进入到三个十年,在遭遇疫情和土地财政危机之后,地方财政普遍困难,地方的主政官员,都是在想着怎么样继续通过卖地卖房来维持财政的正常运转。


就算不敢光明正大地发文撤校,但总可以采用一些手段吧?把优质教育资源全部集中到县城里,不给乡下派优秀的老师,看你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反正,如此一来,一件“人为”的事情,就变成了“自然”的事情:是老百姓自愿要求送孩子进城读书,乡下的小学没有几个学生了,自然就倒闭了。

现在乡村已经不是没有青年人的问题了!

 (下午六点的集镇——L楼)

L楼一家店铺的三四楼外墙上有一张大型广告,上面写着一行大字:“买山水国际新房 读思源学校”。为什么连386199都进城了?答案全在这行直白的广告语里。思源学校是设在县城的优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曾被县政府部门称为发展均衡教育的“首位工程”。但不是想要读就能去读,得先要买房。


L楼街上一位摩托出租人对我讲,他一天也跑不了几十块钱,“现在整个政策就是把人往县城里逼!”当我听到这位年过六十、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农民如此深沉,甚至有些咬牙切齿地讲出“逼”这个词,还是暗暗感到惊讶。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297]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275]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17]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02]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29]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88]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25]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09]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88]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0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