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新年伊始谈民生: 必须让大陆地方政府脱离房地产利益链 才能还利于民
作者:马涤明 | 2011/1/3 17:22:02 | 浏览:1764 | 评论:0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2011年住建部将会同监察部对省、市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工作考核,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将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稳定房价不力追责,以使调控见效,怕是很难期待。考核、追究责任固然给地方官员带来了压力,但有压力不等于有动力。在压力与消极心态之间,“国十条”“新四条”等等能否如中央的意愿充分落实,效应能持续多久,变数仍然不小。关键问题是,根本性的“要件”,也就是地方政府系于房地产经济上的利益不发生改变,事情还是很难办。

  房地产利益链上,地方政府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地方政府因此也有“最大的开发商”之称;而落实中央精神等于从地方政府身上割肉,让“最大的房地产商”“亏损”,那么,一方面是有压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注定会使出更多的解数,以“下有对策”的思路反向给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有点像拿着鞭子将走在肥草方向的牛往反向赶,这既很费力,也很难达到目的。

  最近中央部署反腐工作,要求重点解决公车存在的问题时,有关人士指出,近年各地公车增速快,消费开支不断加大,重要的支撑因素就是土地出让金。而实际上,地方政府公务消费的大部分来源也都出在土地上。

  调控房价见效,则土地财政减收,对地方政府和官员利益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不难分析,只要土地财政体制尚存,地方官员在“给力”时的倾斜情况也就可想而知。思想有抵触,没有积极性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怕是很难跳出走过场、摆样子的老套路。

  至于说“约谈”与“追究责任”,以往的情况已经告诉我们,这种办法不是很有效,且不说不痛不痒的“约谈”,就算凤毛麟角的“免职”,官员们大概早已经学会了从容应对——事实已经证明:这类“问责”,既很难触到痛痒之处,更难期待会触及多少人。

  其实大家都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调控屡屡失利的主要原因,一是以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发展导向,二是土地财政。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就算房价在较大的行政压力之下出现平稳或回落,它也注定是暂时的。因为GDP增长需要房地产业拉动,地方政府花钱、公务消费需要拿土地卖钱。

  土地财政,表面是中央与地方财政的税收分成问题,实质上是政府与民众争利的问题。只有下决心还利于民,减轻民众负担,土地财政问题才可能解决。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当前中国存在供给过剩行业清单(截止3月) 2025-04-02 [12]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当冤大头 2025-04-02 [13]
十年后200万教师过剩,教育也要过紧日子了 2025-04-02 [15]
研究显示:“帽子”教师工资是普通教师的2.6倍 2025-04-02 [12]
目前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小孩,而是70后父母居然开始认同“不结婚”了… 2025-03-27 [133]
中国艾滋病人数 已超美国 2025-03-22 [229]
“双重视角”培养:上海纽约大学的创新实践 2025-03-22 [188]
哪里异常?基督和佛教在现代中国农村 2025-03-17 [360]
中国10所世界级名牌大学,永远地消失了! 2025-03-10 [537]
这些赚钱的办法,能信吗? 2025-03-01 [75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