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复旦教授14岁抑郁割腕儿子和心理学家对话,揭露当今社会现象
作者:老K | 2024/5/30 10:07:33 | 浏览:554 | 评论:0

心理专家贺岭峰教授与一位空虚感强烈的14岁少年对话,探讨生活意义。少年认为生活无意义,质疑教育价值。专家指出,缺乏热爱与珍惜生命的态度导致空虚感,呼吁家长重视孩子的人格建设,而非仅关注分数。教育应引导孩子从容成长,追求自我实现。


著名心理专家贺岭峰教授有个视频引人深思,一个14岁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教授,但这个孩子多次割腕跳楼。

最后没办法,父母带他找到贺岭峰,贺教授与这个男孩聊了整整一个小时。

复旦教授14岁抑郁割腕儿子和心理学家对话,揭露当今社会现象

对话如下:

男孩儿问:“贺老师,你说人会不会早晚要死?”

贺教授:“是”。

男孩继续说:“我现在14岁,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所以从小我该吃的、该玩的、该体验的都经历过了,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之后,我就要参加中考了,如果考不上好学校,父母就会觉得我很丢人,假如我考上好学校后,我又要面对继续考大学以及研究生甚至博士。

我再怎么读也读不过我爸妈,我就算读到他们这个程度,他们也就是个大学教授,现在不也就是这个鬼样子吗?不也是社畜吗?

而且他们两个夫妻关系也不好,天天吵架有什么意思?我才不会生孩子呢,要生一个和我一样的孩子还不操碎了心。

就我这个性格出了社会,老板肯定PUA我,然后遭受社会的毒打,之后结婚养孩子,最后不还是个死。

我干嘛一定要被社会全部都折磨一遍以后再死呢?早晚是死,我现在死了不挺好吗?”

贺教授突然觉得这个孩子说的也挺有道理:“嗯,对,活着就是如此没意思而且艰难。”

复旦教授14岁抑郁割腕儿子和心理学家对话,揭露当今社会现象

后来继续问男孩打游戏的事情,男孩回答道:“打游戏也没啥意思,你都打过了之后会发现,就那么回事。”

贺教授继续和这个小孩探讨当下有什么事情是让他觉得有意思的,结果他说自己给猫咖打扫卫生才有意思。贺教授觉得只要有猫的陪伴,可能人留不住他,但是猫可以,这就是关系的力量。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到:

一个人在生活中与万事万物发生联系,尤其是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发生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01、
空心病比抑郁症还可怕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徐凯文在2016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

这个词出现后,迅速引起社会热议,其实空心病不仅在大学群体中,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症。

复旦教授14岁抑郁割腕儿子和心理学家对话,揭露当今社会现象

徐凯文教授认为:

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准确来说应该是“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它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诊断,一定会被诊疗为抑郁症,但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

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过去的教育中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前几十年发现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过。

有个心理平台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在四万人的调查中仅有9.49%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很有意义”。

记得有个短片叫《雇佣人生》讲述了符合空心病的人日常生活。这个人早上闹铃一响,然后一个男人没有表情的下床,然后缓慢洗漱吃早饭,最让人揪心的是,开灯的时候站着的是灯人,吃饭时跪着的是桌椅人,出门时见到电梯人,这些工具人毫无表情,就像一个被抽走灵魂的行尸走肉,就连主人公自己也心甘情愿,在办公室门口当起鞋垫,被人们反复踩踏。

他们已经早已习以为常,成为了一个个螺丝钉。

复旦教授14岁抑郁割腕儿子和心理学家对话,揭露当今社会现象短片《雇佣人生》

有心理学者认为,之所以会有很多青少年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是因为他在生活中没有感到一种热爱,不知道生命来得不容易,不知道要珍惜生命,保护生命,最后超越生命,做更好的自己。

02、
所有这一切要从根本来处理
复旦教授14岁抑郁割腕儿子和心理学家对话,揭露当今社会现象

2005年我们的ZL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后来有个著名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可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的教育太功利了,所有都是以分数论高低,成绩分拙劣,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教育如果只注重书本里的知识,而忽略孩子的人格建设,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像批量生产的机器,或许也很好用,但他没有思想。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从来都是让我们更从容的成长,前几年有个网红剧叫《小舍得》把这个鸡娃教育讲的淋漓尽致。

其中的角色田雨岚反复和自己儿子强调:

成绩第一、智商第一;

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读书是普通人为数不多改变阶层的办法。

是不是和我们当下很多家长一样,在中国文化里,这些话是家长说服自己并对孩子施虐的工具。

复旦教授14岁抑郁割腕儿子和心理学家对话,揭露当今社会现象

很多时候,有些家长会把自己的卑甚至过去未完成的意愿投射到孩子身上,以我都是为你好为幌子来操控孩子的人生。

田雨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觉得妈妈被迫嫁给了南家还对南家人百依百顺,感到非常耻辱。

这份耻辱发誓不能让自己孩子同样如此,所以对孩子那种让人窒息的控制感,作为观众的我都很难受。

复旦教授14岁抑郁割腕儿子和心理学家对话,揭露当今社会现象

被寄托的期望越多,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存在感就会越少。被迫去学习,努力,成功是无法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这就是孩子一个个学习很好,甚至有些人很成功,但就像一个被抽走灵魂的行尸走肉的根本性原因。

复旦教授14岁抑郁割腕儿子和心理学家对话,揭露当今社会现象

看到后来,田自己会被自己感动,觉得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很多时候大家也会被其影响而产生对父母的共情。可现实是,这个时候孩子会非常纠结和拧巴,一边自己痛苦的要死,另一边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的期待还会内疚。

最终深陷抑郁,这个时候抑郁也许是反过来拯救孩子的。

建议家长去察觉与分辨自己的创伤情绪与需要。比如自己的自卑,羞愧,自责,愤怒与抑郁与随之产生的对孩子的期待与寄托。

长期如此察觉,家长就有望逐渐分清哪些是自己的创伤,哪些是孩子的需要。这样一来,家长的边界感会逐渐提升。

复旦教授14岁抑郁割腕儿子和心理学家对话,揭露当今社会现象

最后,送给看到文章的你一段话,这段话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的:

如果一个孩子在生命早期,学会信任自己的感觉,这就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没有学会这一点,就是“输在起跑线上”。

大多数时候你都能遵从自己的感觉,就意味着一份又一份独立的精神生命得以存活,你的自我作为一种整体存活于世。人生基本如你所愿,叫做“自我的诞生”。

你的精神生命或感觉能够持续的存在,就会出现心流。

忘了是谁说的,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了一生。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64]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50]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145]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164]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126]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129]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119]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137]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280]
中国教育正走向恶性循环 2024-11-06 [31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