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吴丹与王平首次发现炎症发生新机制:整合素信号能够调控中性粒细胞极性
来源:《科学时报》 | 作者:黄辛 | 2011/1/3 17:25:43 | 浏览:2534 | 评论:0

  国际知名期刊《免疫》(Immunity)近期发表了华东师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医学研究所教授王平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Dan Wu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整合素诱导的PIP5K1C激酶的极化调控中性粒细胞极性、方向选择及渗出”。

  中性粒细胞(又称多形核嗜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体内数量最多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在急性炎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机体抵御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通常,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或黏附于血管壁;另外,在骨髓中也储备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当机体发生炎症时,炎症部位由病原体或受损细胞释放出化学趋化物,这些趋化物会形成浓度梯度,刺激中性粒细胞发生定向迁移,渗出血管到达炎症部位,进而消灭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在炎症部位能够吞噬细菌等病原体,并通过细胞内的溶酶体等多种杀菌物质杀伤所感染细菌。另外,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各种酶也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而引发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渗出血管并定向迁移到炎症部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也是炎症领域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PIP5K1C是细胞内产生磷脂肌醇PIP2的重要蛋白,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功能。王平及合作者发现该蛋白在中性粒细胞的迁移中起重要作用:缺失PIP5K1C的中性粒细胞穿过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的能力明显下降。他们对这一现象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整合素信号能诱导该蛋白在中性粒细胞内极性分布。而整合素的活化对于中性粒细胞黏附与血管壁至关重要。他们发现该蛋白能通过调控化学信号对于小G蛋白RhoA及整合素的活化而调控中性粒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另外,他们还揭示了蛋白转运对于整合素诱导PIP5K1C-90在中性粒细胞内的极化是十分重要的。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整合素信号能够调控中性粒细胞的极性。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上海市科委细胞信号网络平台及启明星计划的支持。王平与Dan Wu为共同通讯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及通讯单位。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71]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31]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28]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17]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08]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49]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44]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38]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65]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98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