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感触是,那些承载着大学精髓的学生机构——社团、学生会、志愿组织,正在丧失原有的魅力,沦为纯粹的加分工具。
除了外部环境剧变(学生没时间参加),这些组织内部令人诟病的官僚主义,是劝退初来者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同学投稿分享的经历。
每周一次的培训会(就是教大家用剪影之类的憨憨软件),要先后在飞书完成预约、打卡、留痕记录。请假要说明情况、层层报备审批,超过三次自动丧失晋升资格,不可早退。
招新会分群面、二面、部长面,甚至还有压力测试——只是筛选个干事。各种眼花缭乱的行政架构,明目张胆地压榨pua,干事熬夜剪视频,部长独享名与利。一百多人的大会,内容竟是欢送上任部长,听新部长述职。
当然!以上只是片面案例,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组织都高高在上,更多的只是集体摆烂、混综测加分。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社团、学生会,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表面上是在激发学生创造力、实现“学生自治”,实则不过是学校治理的下属机构。(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会沾染上浓厚的官僚作风)并且这个环节在近年来变得愈加无足轻重:一年几百块的可怜经费,摆摊、集会、放电影都要报备团委书记...
大部分学校的学生会都定期“征集民意”,明面上任何学生都可以积极谏言(实际也是的),但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热水、门禁、住宿条件、熄灯时间、食堂性价比、分寝室制度...却永远在路上。
对于想保研拿奖的同学来说,这类组织(或比赛)是非加不可、且多多益善的,不然你可能考进专业前十也拿不到奖学金(考试竟还是最公平有效的考核手段)。而组织一旦吸收了这些“各怀鬼胎”、为了加分而来的同学,在僧多粥少竞相逐利的条件下,又更容易加重臃肿的官僚困境。
大学并不鼓励任何形式上的“自由”,只是这些从小就束缚我们的条条框框,像笼子一样因撑开而变稀松罢了。
只要稍加探索,就会发现那无处不在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