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知名教授疯狂压榨学生,反遭自己导师吐槽:你当年周末也出去撩妹 ...
来源:深度学术搜索 | 2024/6/7 10:36:24 | 浏览:447 | 评论:0

埃里克·卡雷拉是一位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担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他在有机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并已经在多个知名期刊上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在2020年9月3日,《美国化学学会杂志》(JACS)宣布他将担任该期刊的新主编。

知名教授疯狂压榨学生,反遭自己导师吐槽:你当年周末也出去撩妹 ...

这位有机化学家的事业巅峰到来之际,社交网络上曝光了他24年前写给自己博士后时的信件,引发了学术圈的轩然大波。

“圭多:我想以书面形式向你说明我对课题组成员的要求。除了常规的工作日程表外,我希望组内的所有成员都在晚上和周末工作。

你会发现这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常态。我知道有时候你要花时间在个人事务上,只能先把实验室的责任放下;但我无法接受这种情况时常发生。我注意到你几个周末都没来实验室,最近晚上也没来。况且有了这么多休息时间,你最近竟然还要求休假。我对凭努力挣来的假期没意见,但我确实对连续的休假和耽误的进度有意见。我觉得这很烦人,也很影响你的研究。

我希望你立即纠正你的职业道德。我每天至少收到一份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博士后申请。如果你不能满足预期的工作进度,我相信我可以找其他人来代替这个重要项目。”
知名教授疯狂压榨学生,反遭自己导师吐槽:你当年周末也出去撩妹 ...

这封信的内容让人感觉卡雷拉在强调团队成员必须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完成项目,甚至包括晚上和周末的工作时间。他强调任何个人事务都不能影响实验室的进度,否则将影响团队成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进度。

知名教授疯狂压榨学生,反遭自己导师吐槽:你当年周末也出去撩妹 ...

卡雷拉的回应中表达了一定的道歉和解释,但也显露了他对这封信的辩解和反驳。他认为单凭这封信就对一个人做出全面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同时也暗示了这封信的真实情况可能没有被完全理解。他同时也提到了人的成长和变化,暗示他认为自己已经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和态度。

但不幸的是,当卡雷拉担任 JACS 主编时,这件事再次引起公众关注,他不得不在 JACS 的官方渠道上发表道歉声明:

知名教授疯狂压榨学生,反遭自己导师吐槽:你当年周末也出去撩妹 ...
我对写这封信深感抱歉,因为它并不能反映出我的领导风格。我已经与那些受到这封信影响的人达成了和解。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已经成长为一名教师、导师、研究员和一个真正的人。

我为我与同事和学生之间的工作方式感到自豪,我相信现在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健康平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无论是领导一个实验室还是主编一本杂志,我都致力于推动我们行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积极转变。                                                
知名教授疯狂压榨学生,反遭自己导师吐槽:你当年周末也出去撩妹 ...

更具戏剧性的是,对于自己的前任学生引发的这起风波,埃文斯教授发表了如下评论:

「我当年指导他时他还不这样……他经常在周末出去追女孩。」

知名教授疯狂压榨学生,反遭自己导师吐槽:你当年周末也出去撩妹 ...

这件事一经曝光,许多曾在卡雷拉课题组工作的人通过社交网络表示,他们过去时常自愿在晚上和周末工作,对此毫无怨言。

知名教授疯狂压榨学生,反遭自己导师吐槽:你当年周末也出去撩妹 ...

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卡雷拉的行为,几乎每个在实验室工作过的人都会遭受到类似的威胁和欺凌。曝光者 Chemistry Blog 透露了卡雷拉前同事、目前在伯克利任教的 Robert Tjian 教授的一封电子邮件,显示他也实施了类似的管理方式。该邮件中提到,如果员工未在早上九点十分参加组会,则无法签到工资单。

科研时间过长早被人诟病

科学家工作时间长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时间究竟有多长?调查结果有些令人吃惊:13,000名回答者中大约有5,000人(38%)认为他们每周工作的时间长达60小时。

当被问及研究工作中的挑战给他们的职业生涯带了何种影响时,65%的人说他们曾考虑过放弃研究工作,并且15%的人真的这么做了。1/3的人认为自身被评价的标准仅仅是基于发表的论文数量,而另外1/3的人反映他们曾经发表过自己都不满意的论文。16%的人说他们曾经把完整的研究分开发表。

知名教授疯狂压榨学生,反遭自己导师吐槽:你当年周末也出去撩妹 ...
图片来源:Nature  官网

关于科研时长的问题中科协也曾调查过,发现博士学历的科研工作者科研时长达9.29h/天,甚至有的科研人员工作时间甚至高达16个小时,几乎没有什么休息。

主要是科研人员压力过大,“唯论文”考核、基金等等让科学家们难以“呼吸”。

身心健康的科研人才是大赢家

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且充满挑战的任务,它不仅考察研究者的学识与技能,更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的一大考验。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维护一个健康的体魄和稳定的心态同样至关重要。

从事科研工作就像参加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到最后的选手才能获得胜利。

希望所有的科研人都能能身心健康,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生活方式。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热力学温标的发明者威廉·汤姆森 2024-06-27 [33]
985高校博士:师从院士的我,直到毕业也没和导师单独说过一句话 2024-06-26 [66]
985女学霸转行做厨师遭质疑:浪费教育资源!她却说:天下没有白读的书 2024-06-26 [66]
纪念数学大师诺维科夫:苏联第一位菲尔兹奖得主 2024-06-24 [73]
他,80后“三院”院士,他引超10万次,最新Nature Materials! 2024-06-10 [379]
汤涛反驳丘成桐,称中国数学人才培养相当成功,提及哪七位中国科大白银一代? 2024-06-10 [452]
博士生抓住同门往自己培养基里倒酒精,整个实验室被拖垮,自己延毕 2024-06-10 [348]
博士生唯一一作发顶刊!与导师约定:发表前严守秘密 2024-06-07 [422]
大学教授实验室“制冰毒”被捕,辩称只为给学生科普制毒,结果被判无罪... 2024-06-07 [429]
清华教授:学术研讨会,学术最不重要 2024-06-07 [48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