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外语专业,不招生了!
最近,韩国首尔的一所百年高校决定,从明年起,不再招收法语和德语两个专业的学生,两个专业正式进入取消程序。
无独有偶,世界各地的高校,都在对外语专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哈佛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大幅度压缩英语专业招生数量;西吉弗尼亚大学,曾计划撤销包括本科和研究生院在内的全部外语系;威斯康星大学史蒂文斯分校曾考虑取消包括英语在内的13个专业……
在我国,有关外语教育和外语专业的话题也频上热搜。“高考将外语必考改为选考甚至取消”的专家建议、多所高校不再把英语四六级考试和本科毕业“捆绑”、知名大学撤销外语专业等改革措施,无不引发公众关注。
曾经一度火热的外语专业因时代而盛,当光环褪去,它将何去何从?高校与个人,又该如何面对挑战?
就业红牌
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教育战略地位成为社会共识。外语专业作为培养各类外交人才、翻译人才、跨文化交际人才的主力军,受到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外语专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大学中分布最广、在学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在各行各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所有专业类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下设专业数量最多,高达104个。另据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开设英语专业点达到984个,在所有专业中最高。日语、俄语、法语、德语、朝鲜语、西班牙语的开设高校数也在100所以上。
然而,外语专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规划、布局、质量、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其就业市场频繁遇冷。
近几年,在多个省份均有外语专业因就业率低被红牌警示,如:西班牙语出现在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较低的专业名单中;《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2021年)》公布了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的20个本科专业,朝鲜语、阿拉伯语、英语(翻译)位列其中。
《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22届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5547元,低于全国平均5990元。从毕业生中长期职场发展的情况来看,2019届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为8052元,低于全国平均(9074元)。
与此同时,高校撤销外语专业的行动,更是令人感受到这一专业面临的严峻挑战。2018-2022年间,据教育部数据,共有28个外语相关专业被109所高校撤销,其中,26所高校撤销日语专业,21所高校撤销英语专业,10所高校撤销朝鲜语专业,在专业撤销列表上居于前列。
此外,不少“双一流”高校的外语专业纷纷“叫停”。在河南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2022-2023学年,学校主动停招了12个专业,其中包括法语专业。上海财经大学对外公开的2023年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显示,英语专业已经停招。西南交通大学2022年专业设置名单中提到,该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已于当年停招。
外语专业的时代,真的谢幕了吗?
重焕活力
外语专业遇冷,一方面来自就业竞争激烈,地域就业差异大,高校层级效应明显;另一方面,是培养思路的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李维屏教授曾经指出,长期以来,偏重工程思维、倡导技能训练、强调应试策略和追求考分排名的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在国内流行;目前高校外语教育在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方面还存在挑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时代的挑战已经到来,外语专业又当如何破局?
有人曾说,英语+任何专业都有可能成为王炸。通识教育与学科交叉,是外语专业发展的两条决胜之路。
正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李维屏教授所言,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中全面实行通识教育已势在必行。此外,新文科建设与双学士学位,让外语专业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2021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曾在文章中提到,高等外语教育在新文科建设中责任大,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人才培养影响大,对建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意义大,对打好高质量本科教育攻坚战的作用大。
为了应对智能时代,此前停招外语专业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开始将外语和文化内容、人工智能等方面结合,新设立语言与AI融合学科、数字内容学科等,对外语专业展开创新。我国不少高校亦推出了“外语+王牌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提供了稳固的基础,而外语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近日,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名单的通知》,复旦大学成功获批“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俄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德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同济大学获批“德语-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
随着更多的高校的交叉学科布局,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时代,正在拉开帷幕。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搭上“全球化”快车,外语专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风口;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让许多外语专业,尤其是“小语种”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每一个专业的发展都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与社会的需求,展现自身特色,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增添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今天,外语专业仍有其时代地位,也必将能肩负起新的使命,继续走在改革的道路上,为未来中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