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2024国自然评审专家:“一作”和“通讯”谁更有含金量?
来源:科奖指南 | 作者:理理 | 2024/6/24 11:55:31 | 浏览:2097 | 评论:0

最近,尽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已结束,但相关问题仍在持续讨论。今年,除了科学问题属性改革和中标率等问题外,还有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在评审过程中,是“第一作者”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还是“通讯作者”身份更具价值。我们今天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中,不同类别的项目对申请人的要求有所区别。

以青年基金为例,这类初创项目更加注重申请人作为第一作者在科研成果上的贡献。之前的研究指出,在各种类型项目的评审要点中,青年基金评审专家应独立评估项目申请的科学价值、创新性、社会影响以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并考虑申请人的创新潜力。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通常体现了你的独立创新潜力。

2024国自然评审专家:“一作”和“通讯”谁更有含金量?

此外,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也会考虑项目资助后的成果转化及项目顺利结项的可能性,而这些能力通常也体现在署名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中。

在面上项目的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通常更重视申请人担任通讯作者发表的文章。这是因为面上项目的规模通常比青年项目更大,专家们也更加重视科研团队以及申请者在科研工作中的整体协调能力。

其次,考虑申请人的年龄、学术水平和工作经历。

对于面上项目的申请者来说,如果申请人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就,或者虽然前期基础不够充实但年龄已经超过40岁,这两种情况都是比较正常的。然而,如果申请者年龄为30多岁,并且最近几年或工作期间的主要代表作是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评审专家可能会认为年轻的申请者未经过多久便远离科研一线,在这种情况下,印象分会受到影响。

2024国自然评审专家:“一作”和“通讯”谁更有含金量?

当然,如果申请人年轻就已取得较大成就,具有一定影响力,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那么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文章也可以接受。然而,这样的申请者更适合申请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等项目,而不大可能申请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

最后,还有一些现实原因需要考虑。

一些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许多通讯作者成为了人际关系的“交易品”。举例来说,当有高级专家来评头衔但缺少一些论文时,有些人选择提供2篇文章署名通讯作者,以确保自己的成果得以发表,同时也能令上级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要这么做呢?

另外,有些申请人毕业于知名团队,但就职的学校平台不如读博期间的学校,这时将原导师列为通讯作者,不仅能提高论文发表率,还能保持与原导师的联系,使其满意。在实际情况中,许多人都会采取这样的做法。

2024国自然评审专家:“一作”和“通讯”谁更有含金量?

因此,在实际评审过程中,会综合考虑申请人的工作经历、研究领域、平台情况、团队情况等因素,以判断通讯作者是否真正做出了贡献。

据小编所知,2023年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中出台了一项规定,要求不仅标注论文中的作者顺序,还要明确指出自己在论文中的实际贡献,这种做法可能是出于这种考虑。然而,这项规定在2024年被取消了。因此,面对这种情况,要想做出改变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只能通过综合考量的方式进行评估。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及时掌握行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申请国自然就必须参考以往中标的申请书。那么我们该如何查询到近年来别人的国基立项项目呢?

必用神器:ZCOOL国自然基金查询系统

功能1:75万国自然立项数据

共计收录75万基金项目数据,2023年全学科领域立项数据已更新!

2024国自然评审专家:“一作”和“通讯”谁更有含金量?

注:平台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互联网络

功能2:AI可视化项目研究

独家更新【AI项目摘要】、【AI项目思路】以及【AI技术路线】3大王炸功能。提供成功项目范例,有助于申请人理解国自然的审评标准和期望更好地构建国自然标书!

2024国自然评审专家:“一作”和“通讯”谁更有含金量?

功能3:2023最新中标项目,9大维度分析

系统归纳整理了【领域研究热点分析】、【学科研究热度分析】、【研究单位中标情况分析】、【项目负责人中标项目汇总】4大功能,多角度进行中标基金项目数据分析,助您在基金项目申请上“一投必中”

2024国自然评审专家:“一作”和“通讯”谁更有含金量?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刘道玉逝世丨披露当年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的真实原因! 2025-11-09 [88]
韩国学霸的死亡,导致了太子集团的覆灭 2025-11-01 [185]
中国教育的问题,并非简单的“应试”或“分数至上”可以概括,而是一整套历史、制度与文化演变叠加之后的结构性结果。 2025-10-30 [179]
如果没有苹果,中国代工厂还剩下什么? 2025-10-30 [194]
原创 | 破除“内卷式”竞争:独具特色的新兴品类创新模式 2025-10-30 [176]
赵伟 | 浙江模式: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一种区域路径模式 2025-10-30 [218]
四十九年前,“四人帮”垮台的消息如何由官方传到民间? 2025-10-12 [861]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父母“怎么做都是错”的困境与破局 2025-10-12 [683]
捏了俩小时脚,我理解了左派! 2025-10-06 [895]
百卅芳华,何以天大? 2025-10-06 [83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