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关于AI的一些杂想
作者:金玺罡 | 2024/6/26 11:42:18 | 浏览:39 | 评论:0

AI现在是个热词,要是做事不擦个边,就很落伍。

全院大会上,就要求每个系都要弄一门与AI有关的课。

学校招生也将AI作为重点推介内容。

关于AI的一些杂想
为了招生还推出了一个AI工具——ChatTJ

关于AI的一些杂想


目前的讨论最多的AI,比如:ChatGPT,本质上还是一个大语言模型。


AI作为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应用,与语言学的研究密不可分。

相比于AI在各种领域的具体应用,我更关注AI在运用自然语言上和人类语言的一些区别等问题,

比如:哪些是人类语言可以表达的,而目前AI还学不会的?

例如:人类在进行对话时,并不是对内容做严格的限定,会有很多联想,这体现为话题的灵活切换。

大家在上课时都经历过老师从讲教材内容到个人琐事的经验,这就是典型的人类语言表达特点。

这种话题的过度和切换是如何实现的,如何让AI来理解和实现。

再比如:人类的感知有自身的特点,当你看到一样物品的时候,不仅仅是感知它的存在,还会感知它的用途,并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

例如,看见水的时候,正好你口渴,就会想到要去喝。但是水装在瓶里、杯里、碗里,还是河里,你去拿水的动作都会不同。

AI大概可以判断出这是什么,但是这个能用于什么,还存在缺陷。

比如,AI看见报纸,不会判断用报纸可以去打苍蝇。

再比如:我们制作AI所使用的编程语言,以及AI和人类对话所使用的自然语言,这些都是人类也能理解的语言。

但是人类的语言并不是上帝恩赐的礼物,而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后天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之前出过一道考试题:当两个AI用人类不懂的语言进行对话的时候,人类该怎么办的问题?对这种现象,我们是感到对未知的恐惧,还是为AI的成长而开心?

等等,这些是我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


考试命题的思路

这次日语入门的考试也尝试出了有关人与机器的一道题。


同济的考试要求很多,例如图片所示:

关于AI的一些杂想


但是,鉴于现在这个时代,考试如果还是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已经不够全面。


当下,人类有两种,一种是掌握了文字的人类,一种是没有文字,按照口述传承的方式来记忆历史的人类。

有了文字的人类,基本上不再做太多的记忆,我们把历史写在书里,把心情记录在日记里,把日程记在手机里。

简单来说,不知道大家谁还能完整记忆一部自己看过的小说的内容?

口述历史的人的生活方式,就类似于电影《阿凡达2》中,女主角用珠子来记忆人生中所有重大时刻的方式,他们更擅长与历史做直接的对话,对于历史教训的理解也比我们深刻。

相比之下,你会发现我们更容易重新犯错。犯那些在历史上无数次错过的错。因为大多数人实在是懒得去翻历史书。


又跑题了(AI就不会这样)


考试如果局限在教材内容的记忆和回忆,其实是与我们这种人类的生存方式不适合的。当然作为让我们体验一下口述人类的生活方式而言,仍然有意义。

特别是这次的日语入门课考试,由于同一个考试安排在不同的两天,这样的考试制度安排是一定会泄题的。

为了避免泄题造成的不公平。就要想一下,如何保证题目泄露也不会影响不公的问题。

既然没办法保密,索性就采取全开卷考试的方式。

让学生们带上一切可以他们认为方便他们查阅的工具,手机、电脑什么都可以。

同时,这门课按照上峰制定的教学大纲,内容很少,一个学期下来,就学了日语的假名,类似于英语26个字母而已。

能出的题目不多。

如果是考察对这些字母的记忆,是等于让这群大学生做着小学生的事。

完全不是大学应该做的事情。

于是我就安排了这样的题目。

选择一篇中文的名著节选,本来想让他们自己选择翻译软件和AI模型进行翻译,后来为了省事,就由我代劳了。

将中文用机器翻译成日语,因为他们只学了字母,是初学者,看不懂日语文章,所以我再用AI将这些日语翻译回中文。

这样让学生来对比原文的中文和经过两道机器翻译的中文,来发现AI(机器)是如何分析和理解人类的语言的,以及存在那些未能解决的问题。

大家可以试一下,原文和被翻译过两次的中文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比较容易发现问题。

如何去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至少给出一个可行的思路是这次考试的重点。

与世隔绝

这个课程有很多是来自国外的留学生,也有中国学生。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外国留学生纷纷打开ChatGPT来帮助他们。

当然因为这个题本身就是考察ChatGPT这种AI的缺点的,他们用AI查阅也不会有太多发现。

就像是你无法发现意识到自己从没意识到的问题一样。AI也很难意识到他们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但是相比之下,中国同学却无法访问境外网站,想用ChatGPT都没得用。

我的这次考试,是否能访问虽然没有大的差别。

但换个场景,无法接触最新技术,必然会带来巨大的信息鸿沟。

突然觉得,在一个无法接触到最新的AI技术的地方,搞那么多Ai技术的噱头,真的好吗?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姜萍事件的疑点分析 2024-06-27 [30]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科研? 2024-06-27 [48]
极端暴雨下,建造更多的水坝也无法阻止洪水? 2024-06-27 [22]
1955年,干部子弟比父母官大小,皮定钧儿子:我就说你是个和尚 2024-06-27 [22]
美国留学想休学,申请流程? 2024-06-28 [28]
人类在历史上真的经历过长达35000年的母系社会吗? 2024-06-25 [41]
中国太监制度演变史 2024-06-26 [41]
大学生自救指南——高等教育不是早已崩塌,而是整片土壤都已经烂掉 2024-06-26 [49]
四川深山发现张飞隶书,战胜张郃后,用蛇矛写下22字作留念,网友:书法高手 2024-06-26 [44]
身处历史垃圾时间,你可以做些什么? 2024-06-26 [7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