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论:以日本人为对象,从整体上探究日本文化、民族等性质和特征。
14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中国的残暴、反人类罪行罄竹难书。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在与日本进行的岛屿争夺战中也吃尽了苦头。为了尽快打败日本、战后顺利接管日本,美国率先进行了关于日本的民族特性、文化特点的研究,这类著作被称为“日本人论”。
硫磺岛战役中的美军
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最初在《菊与刀》一书中提到,日本文化属于耻感文化,即面对他人的评价会产生一种强制力,进而转化为约束、支配自己行为的动力。
不同于西方受基督教影响的罪感文化,耻感文化下的人会更在意别人的评价,由此判断自己的行为善恶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自己内心的罪恶感。
日本街头,没人关注时垃圾遍地
在社会人际方面,日本存在着等级制度、恩情等观念。日本的等级制度不仅体现在个人与国家关系中,日本家庭中的夫妻、父母与子女、长子与其他兄弟姐妹之间都存在等级关系,每个人都要恪守自己的“本位”。甚至在语言表达上也遵循着长幼尊卑的秩序,同一句话对长辈、上级要用专门的敬语表达。
日语"看见"的三种敬语表达
日本社会的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一种给予恩情和回报恩情的关系。日本人观念上受到的最大恩情来自天皇,其次是父母、老师。人际交往中的互相帮助也被视为恩情的转移,受恩意味着一笔沉重的人际债务,因而,报恩在日本人看来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德行。
具体来看,恩情分为有限恩情和无限恩情。逢年过节相互送礼以回报一年中受到的关照,这种在特定的时机偿还的恩情被称为“义理”(人情),而像天皇、父母之恩则无数量、时间上的限定,被称为“义务”。
日本政府向中国机构递交的感谢信
日本社会的团体与团体之间也恪守内外有别的集团主义,这里的团体可以是公司、组织、国家等群体架构。这种团体重视集团凝聚力,强调集体意识,往往以一种对抗的意识来看待外部的同类集团。身处集团内部的日本人对于集团外的人也比较拘谨,甚至是冷漠。
为了提高集团的凝聚力,一是在成员之间加强感情联系,不严格区分个人生活与公共事务的界线,如允许家属参加公司组织的慰问旅游等。二是在集团内部建立序列,如根据年龄、进入集团的时间早晚等来分出序列高低。
日本集团主义的优势表现在集团首脑的意志可以迅速传达到末端的每一个成员,上下一致,动员能力很强,这对于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实现现代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其缺陷也很明显,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美国等盟军的军国主义侵略战争中,日本人心中认定天皇和皇国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皇国可以毫不犹豫舍弃自己的生命,“一亿玉碎”“后方奉献”“神风特攻队”等都是集团主义文化的恶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