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长期焦虑却误以为正常的这种表现,越早发现越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壹心理 | 2024/8/25 14:03:11 | 浏览:303 | 评论:0

小年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知道吗?白天不快乐的人,晚上也很难好眠。

噩梦像是个报警器,提醒着我们要多点关心自己、爱自己。

推荐给你,静夜思。

你以为正常,但其实是长期焦虑的1种表现,
越早发现越好
来源:壹心理 | 作者:芒来小姐

你做过印象很深刻的噩梦吗?

同事晓晓说,最近她频繁做噩梦,总在半夜被惊出一身冷汗,然后怎么也睡不着,反复回想梦中的一幕幕。这导致她第二天精神很恍惚,身心都感到很疲惫。

她很想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明明去做身体检查,也没发现有什么毛病啊!”

我想起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在医学上,做噩梦预示着“前驱症状(prodrome)”——在疾病的初期阶段,主要症状尚未出现以前最早出现的发病征象,可能预示着疾病全面发作的一种(或一组)早期症状。比如:

童年创伤即将发作的孩子,反复梦到自己身处孤岛;

健康“亮红灯”的打工族,每天都萎靡地从噩梦中醒来;

长期做噩梦,却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自己很久都没感到快乐了……

频繁做噩梦,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警告,提醒我们要注意审视自己的健康问题,包括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今天,就从心理学角度,和大家聊聊:经常做噩梦,到底预示着什么?

1

1、经常做噩梦和创伤、性格有关。

每个人都会做噩梦,也大概率会梦到一样的剧情。醒来后,我们都很担心梦境会不会变成现实,从而内心感到焦虑恐慌。

《睡眠百科》提到:噩梦并不能预知未来,而是主要与性格和压力有关。

比如,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会做和创伤性事件相关的噩梦。

知名摄影师尼Nicolas Bruno曾表示自己长期受噩梦困扰。他7岁就患有“睡眠瘫痪症”——意识清醒但身体动弹不得。

他几乎每晚都会梦到可怕的场景:被尖叫的影子威胁、有女鬼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有模糊的影子站在床脚......

他分不清这一切都是在梦中发生的,还是在自己清醒时发生的。但噩梦深深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他也变得越来越沮丧。

成年后,他通过拍摄噩梦相关的场景,把那些使自己感到痛苦的梦境变成艺术品,这让他感到心里舒服很多。

大多数人梦里的创伤内容,都是生活中遭遇过的困难事件,比如父母离异、亲人去世、车祸现场、失恋/离婚、工作危机......而少部分“睡眠瘫痪症”患者的创伤,就是梦境本身。

《睡眠百科》还提到:像Bruno这样敏感、有创造力且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容易做噩梦。

梦中发生的一切,有可能是童年创伤的重复,就像Bruno拍摄的“噩梦”作品,都是自己身患“睡眠瘫痪症”期间的糟糕感受:

被困在小泡泡一样令人窒息的空间里动弹不得;

在衰败的黑白城市里孤独淋雨;

蒙着眼睛迎接一把砸过来的正在燃烧的椅子......

噩梦里藏着内心最恐惧的秘密,越不敢凝视内心的“深渊”,便越会在梦中与之相逢。

2、经常做噩梦和身心压力有关。

除此之外,噩梦也可能预示着“压力过载”。

研究显示:平均每周做3次以上噩梦的人,在5年内患精神疾病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5.7倍。

浙大一院的一位女病人菁菁(化名),展现了一个正常人在做噩梦期间,逐渐表现出精神病症状的全过程:

23岁的菁菁做了一场噩梦,躺在旁边的男朋友听到她在睡梦中胡言乱语,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但菁菁完全不记得这些。

那场噩梦之后,菁菁逐渐表现出“癔症”的一些症状:时而大哭,时而大笑,时而流口水说胡话,时而学鸡鸭等小动物叫......

转了好几次院后,菁菁被确诊患有“自免脑”,也就是“自身免疫性脑炎”。

医生检查发现,她的双侧卵巢都有肿瘤,当人体感染了病毒或患有肿瘤时,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消灭病毒或肿瘤,但这也可能会伤到中枢神经或脑组织,造成“伤敌一百自损八千”的情况。

菁菁的噩梦,就是免疫系统攻击身体的信号。切除肿瘤后,菁菁就再也没有做过那样的噩梦,生活也慢慢恢复正常了。

2019年,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脑影像学试验发现:

做噩梦时,大脑内有些和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相关的结构,会处于激活状态,这种体验和面对真实危险时的神经反应是一样或相似的。

疾病、压力等因素压迫身心,使我们感到恐惧、焦虑,这些负面情绪不分白天黑夜涌现,超出正常人的承受范围时,就会通过做噩梦的情绪呈现。

长期承受过载的负面情绪,精神状况会失衡,患有“癔症”等精神病的几率也可能会增加。

3、经常做噩梦意味着长期感受不到快乐。

知网一篇论文《不同状态下噩梦障碍患者的大脑活动性》中提到一组研究结果:

噩梦障碍患者,受到更多噩梦导致的生理影响,大脑活动较健康的志愿者减弱。

简单来说就是:长期做噩梦的人,脑子更迟钝,记忆力更差,情绪更低落,注意力更不集中。

为什么长期做噩梦会导致大脑活动减弱呢?多篇论文指出:长期做噩梦,跟内在抑郁情绪有密切关系。

论文《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噩梦的临床特征研究》中,就对比研究了抑郁症青少年和健康青少年的情绪水平,结果证实:

长期不快乐,是很多人抑郁的根源,也是频繁做噩梦的根源。

北京卫视医学综艺《我是大医生》里,有医生说道:“大脑缺少带来快乐的多巴胺,人就会长期做活灵活现的噩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不快乐的人,晚上也很难好眠。

2

当然,噩梦不是只有坏处。

神经科学家马修 · 沃克认为:噩梦的一种重要功能,就是抚平白天积累的负面情绪。

虽然噩梦无法带来安宁,但就像看恐怖电影可以缓解压力一样,身临其境到可怕的场景里,有时也能帮助大脑缓解压力。

除此之外,当噩梦发生后,我们怎样做才能减轻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呢?

1、给噩梦一个好结局。

研究发现:给噩梦想象一个好结局,能够有效缓解噩梦造成的焦虑感。

比如,每天花费5-10分钟,在头脑中想象新的梦境“解决办法”:

梦到被追赶如何反击?梦到考试迟到如何弥补?

坚持两个星期,直到牢记于心。下次做梦时,你会感觉自己更强大。

2、练习绘画、写作疗法。

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对自己说:“当我梦到可怕的场景,我能画出或描述出一个什么英雄,来让自己不那么害怕?”

以绘画或是写作的方式反复练习,做噩梦的频率很大可能会降低。

就像画家亨利 · 富塞利创作的作品《噩梦》,他用大胆前卫的构图描绘了自己的梦。这幅画同时激发了诗人雪莱以及小说家爱伦坡的创作灵感,也成为了亨利这一生最著名的画作。

如果噩梦让你感到困扰,试着把它升华一下,说不定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

3、用正念冥想来放松身心。

2022年7月,发表在《疼痛(pain)》杂志上的一篇文献显示:正念能够有效缓解身心疼痛。

无论是压力带来的疼痛,还是疾病带来的疼痛,长期练习正念冥想,都可以帮我们减轻压力和疼痛。

此外,我们也可以做一些更日常的放松练习:

尝试在睡前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

为自己更换一床更舒适的被子;

睡前泡澡、泡脚、阅读......

如果你发现以上这些方法都没有用,做噩梦已经严重影响你的日常生活状态,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开导和帮助。

3

做噩梦,并非意味着大脑在伤害你,反而意味着你的大脑正在向你发出预警,是身体在努力保护你。

就像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说的:

“梦的内容是由于意愿的形成,其目的在于满足意愿。”

无论好梦、噩梦,都是潜意识的反映,我们需要从中找到揭示内在意愿的钥匙,打开了解自己的大门。

那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忽视、受伤的部分,在梦境中都可以得到觉察。

梦不同于生活中的其他物品,它不属于别人,而是真正独属于我们自己。

愿你从梦中看见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在现实中保护好自己、照顾好自己。

世界和我爱着你。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9个有效延寿习惯,最长可延寿15年!第一名让人意想不到 2024-09-14 [47]
基因表达的9种变化趋势哪个更重要? 2024-09-11 [56]
为了测试人体的高温忍耐极限,科学家正在用活人做实验 2024-09-11 [44]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野马效应”:5分钟走出负面情绪的无敌法则 2024-09-11 [51]
你以为正常,其实可能是长期焦虑的 9 种表现 2024-09-11 [45]
人类拥有这么一个非凡的大脑,它是有代价的… 2024-09-10 [41]
FDA教你设计临床试验 2024-09-09 [80]
为了活下去,它们一直在欺骗同类 2024-09-07 [69]
为什么这世间三色人占据了主流,而二色人和四色人相对较少呢? 2024-09-07 [63]
人类能否在太空中顺利繁衍? 2024-09-07 [4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