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子为什么不带电
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中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夸克所带的电量分别为 + 2/3(上夸克)和 - 1/3(下夸克),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所带电量之和为(+2/3)+(-1/3)+(-1/3)=0,所以中子整体呈电中性,不带电。
二、电的本质
电的本质
电的本质是一种自然现象,涉及到电荷的存在和相互作用。
从微观角度来看:
电是由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电子带有负电荷,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当电子在导体中自由移动时,就形成了电流。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从宏观角度来看:
电现象包括静电现象、电流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等。静电现象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例如摩擦起电。电流现象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路中的电流。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通过磁场的变化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夸克是一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
夸克具有分数电荷、质量和自旋等各种固有属性。它有 6 种类型,被称为 “味道”,包括上夸克(up quark,u)、下夸克(down quark,d)、奇异夸克(strange quark,s)、粲夸克(charm quark,c)、底夸克(bottom quark,b)和顶夸克(top quark,t)。每一种夸克都对应有一种反夸克,反夸克的各种特性及其大小与夸克都一样,只是电荷等性质正负不同。
夸克不能直接被观测到,也不能被分离出来,只能在强子或夸克 - 胶子等离子体中找到,这种现象叫作 “夸克禁闭”。夸克互相结合,可形成一种复合粒子,叫强子,强子中最稳定的是质子和中子,它们是构成原子核的单元。
神奇的夸克
夸克的发现历程如下:
1947 年,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个介子 —— 带负电的 π 介子。接着在宇宙射线中和高能加速器实验中发现一些不稳定且表现奇异的粒子,拉开了夸克发现的序幕。
1964 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盖尔曼和兹韦格分别独立提出夸克模型,认为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 —— 夸克组成的,夸克有三种,即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异夸克。
1968 年,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验证了夸克的存在。
1974 年,美国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与美国科学家瑞奇特分别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粒子,称为 J/ψ 粒子,可直接证实粲夸克的存在。
1977 年,美国物理学家莱德曼发现了一种长寿命的新粒子,只能引入第五种夸克 —— 取名为 “美”(beauty)或 “底”(bottom),用字母 b 代表,随后在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做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该粒子的存在。
1994-1995 年,美国费米实验室发现并证实了顶夸克的存在。
除了上夸克(up quark,u)、下夸克(down quark,d)和奇异夸克(strange quark,s)外,还有粲夸克(charm quark,c)、底夸克(bottom quark,b)和顶夸克(top quark,t)。
夸克
夸克具有分数电荷、质量和
自旋等固有属性。上夸克、粲夸克和顶夸克的电荷为 + 2/3,下夸克、奇异夸克和底夸克的电荷为 - 1/3。在这 6 种夸克当中,上夸克和下夸克的质量最小。由于较重的夸克会通过粒子衰变转变为上夸克或下夸克,因此上夸克和下夸克通常是稳定的,并且在宇宙中较为常见,而其他夸克则需要通过高能物理实验来发现可能包含它们的束缚态粒子。
夸克互相结合可形成复合粒子,叫强子,强子中最稳定的是质子和中子,它们是构成原子核的单元。夸克不能直接被观测到,也不能被分离出来,只能在强子或夸克 - 胶子等离子体中找到,这种现象叫作 “夸克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