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长新冠新机制被发现!新研究:新冠抗原长时间残留,破坏大脑免疫反应!
作者:李药师谈健康 | 2024/9/25 20:34:59 | 浏览:599 | 评论:0

新冠感染目前又开始出现了一波全球范围内的小高峰,然而除了新冠急性感染期带来的相关症状和风险之外,长新冠后遗症的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长新冠新机制被发现!新研究:新冠抗原长时间残留,破坏大脑免疫反应!

长新冠目前被认为设计多个器官系统的一种异质性疾病,这种问题会在急性感染期(4周)消退后持续存在,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长新冠症状。相比新冠病毒的急性感染,长新冠是一种让人衰弱的疾病,其发生率在10%到35%之间,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脑雾,创伤后应激障碍、认知缺陷、疲劳,睡眠障碍等神经系统问题,研究者曾经认为,持续的神经炎症是导致持久的神经系统症状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慢性神经炎症的神经免疫机制到底是怎么样的,目前尚不清楚。

长新冠新机制被发现!新研究:新冠抗原长时间残留,破坏大脑免疫反应!

近日发表在《大脑、行为和免疫》杂志上的新研究中,科罗拉多大学波尔的分校的科学家们发现,新冠感染后长期残留的抗原蛋白质,会导致大脑的皮质醇水平大幅下降,刺激神经系统,并促使免疫细胞在出现其他压力源时做出过度的免疫反应。这项研究的研究者认为,该研究的发现为长新冠中出现的许多生理变化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生理机制。

先前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抗原,也就是新冠病毒释放的免疫刺激蛋白,再新冠感染后长达一年的时间内,仍然可以再长新冠患者的血液中监测到残留,在已经死亡的新冠患者大脑中,也检测到了这些抗原的存在。

长新冠新机制被发现!新研究:新冠抗原长时间残留,破坏大脑免疫反应!

为了探索新冠病毒感染残留的抗体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小组将新冠抗原中一种名为S1抗原(刺突蛋白的亚基)注射到了试验大叔的脊髓液中,并将受试组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7天后,在暴露于刺突蛋白S1的大鼠中,海马体中皮质醇样激素皮质酮的水平下降了31%,海马体是大脑中与记忆,决策和学习相关的区域。9天后,该物质的水平下降了37%。

相对于老鼠2到3年的平均寿命来说,9天是一个很长的周期了,而皮质醇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剂,有助于将摄入的物质转化为能量,对调节血压和睡眠-觉醒周期以及控制对感染的免疫反应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新冠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往往较低,同时,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也是如此。

为了证明大脑内皮质醇水平降低带来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另一组试验,在这项试验中,研究人员将不同组的大鼠暴露于一种减弱的细菌感染下,同时观察两组大鼠的心率、体温、行为以及大脑中神经胶质细胞(一种大脑中的免疫细胞)的活动情况。

研究者发现,先前暴露于新冠刺突蛋白S1的大鼠,对于压力源的反应要更强烈,在饮食、行为、核心体温以及心率变化等方面,都比对照组更剧烈而且明显,同时实验组大鼠的神经炎症也更多,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反应和更强。图片

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接触新冠病毒遗留的抗原改变了大脑中的免疫反应,使大脑对随后的压力源或感染,会出现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引发多种长新冠症状。这项研究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有必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确定皮质醇是否以及如何低水平可能导致人类出现长新冠症状。

基于上述研究,研究者认为这个过程可能是这样的:新冠抗原降低了皮质醇,皮质醇的作用是控制大脑对压力源的炎症反应。一旦压力源出现--例如工作压力增大、轻度的感染,亦或是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大脑的炎症反应就会无限制地释放出来,严重的症状就会卷土重来。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疲劳、抑郁、脑雾、失眠和记忆问题。

但研究者认为补充皮质醇单独治疗是改善长新冠有效治疗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还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相反,研究结果表明,识别和尽量减少不同的压力源可能有助于控制症状。

研究者建议,根除抗原的来源--包括一些病毒继续隐藏的组织储存库--也可能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方法。

参考文献

Frank, M. G., et al.(2024). SARS-CoV-2 S1 subunit produces a protracted priming of the neuroinflammatory, 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a remote immune challenge:A role for corticosteroids.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3500亿美元投资 美国本土抗生素生产全面提速 2025-09-15 [83]
学历越高熬夜越危险,背后原因让打工人心碎 2025-09-15 [64]
3天不玩手机,你的大脑就能发生惊人的变化 2025-09-15 [65]
刚刚,英国造出地球从未有过的人造生命!38亿年进化史或被彻底改写 2025-09-02 [573]
麦卡锡报告《长寿科学赋能所有人健康生活》关注七个关键点 2025-09-02 [736]
中山大学研究发现:中国痴呆发病率飙升300%,超六成痴呆可预防 2025-09-02 [1054]
不以己悲 | 惊天预言:2045年,人类将实现永生! 2025-09-02 [742]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1484]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1605]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159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