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作者:howie serious Howie和小能熊 | 2024/9/26 19:48:57 | 浏览:353 | 评论:0

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先说结论:

o1模型的思维链,展示了思维的运动轨迹。对于教授逻辑推理、形式逻辑、解题套路的教培模式,o1 推理引擎是降维打击。

o1 的思考过程,像一个真实的人类在思考、解决一个真实问题。gpt 模型是脱口而出,偏感觉,偏自觉,迅速给你“生成”一个答案。而 o1 模型则会在开口之前先花 2~100 秒之间思考。问题越难,思考时间越长,推理步骤越多,和人的思考简直一模一样。

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所以,虽然o1 模型发布无人问津,在中文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一点点回响,有点像 2022 年 11 月 30 日 ChatGPT 的发布。(互联网数据传输的速度接近光速,但是影响和意义的传递,往往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但是,o1推理模型开启了人工智能的新范式。这个模型和 gpt 系列模型是有本质差异的,在算法和数据上差异巨大,所以,openai 才会放弃 gpt品牌,单独命名为 o 系列模型。(所以,不能说“gpt-o1”模型,就像你不能把张三叫做李四)。

o1模型对人类的冲击,虽然还需要几个月才会被认识。所以不着急,我简单分享几个案例,分享一下目前的认识和思考。

实例
我选了几个案例,从简单到复杂,全方位由浅入深地展示o1引擎的本质。

实例 1:列出全部第三个字母是 A 的国家
这个题目很简单,但是很有意思,展示了gpt模型和o1模型的本质区别。

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gpt4-o 作为直觉式的知识引擎,用 3 秒生成了一个错误回答,而 o1-mini 作为推理引擎,用 9 秒生成了正确的回答,而且让你看到思维运动的轨迹。

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实例 2:小学数学题,方阵问题
这个例子来自学而思的小学数学练习册。题目很简单,关键看思维过程。如果你觉得简单,后面还有高考题和数学竞赛题的例子。

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实例 3:2024 高考数学真题
让o1参考2024年高考的话,毫不费力可以满分。

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我选了两个题,大家感受一下:

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实例 4: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真题:概率问题
这是2024年阿赛真题,概率问题。

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o1的解题过程如下。第一问:

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第二问:openai o1 推理模型,是对教培路线的降维打击。

思考
学习的本质属性,是主动。有效的教育,一定是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独立思考(think for yourself),同时要训练有素地思考复杂问题,头脑清晰。

而教培模式的一大问题是惰化思维,强化套路,看似应试分数提高,实际上思维能力衰弱,主动性和创造力更谈不上。

o1 模型把人脑中看不到的思维运动过程展示出来了。这还不是一般的人脑,而是物理博士、编程专家、数学奥赛选手级别的大脑思维过程。整个思维过程体现了o1模型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步骤流程方法,孩子活成年学习者可以清晰地看到o1 模型如何提炼思考过程,如何尝试不同的解题策略,如何发现错误,如何根据错误来不断调整。

在教育场景,知识引擎 gpt 模型解决了注重世界知识的学习和教育需求(非形式逻辑、非强逻辑推理的领域),而逻辑引擎 o1 模型则解决了注重逻辑推理的学习和教育需求(科学、数学、编程等)。

或许,o1 的脑子如此清晰,提供的教育价值如此之大,如果不能靠它的帮助取得学习效果,只能靠别人教的话,建议别学了。

P.s. 昨天晚上做了 o1 的专场直播,用 2 个小时时间详细分享了对 O1 模型的思考,尤其是关于人类学习和教育的未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4 全球城市人工智能评估报告:利用 AI 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2025-04-02 [11]
为躲避花粉过敏,海森堡逃到一个小岛,却意外掀起量子革命 2025-03-27 [120]
他的公司被稱作黑匣子-他希望矽谷為美國而戰 2025-03-27 [122]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2025-02-26 [908]
31组超有趣的创意对比,带你看清世界的神奇反差! 2025-02-21 [1035]
2025年,AI到底会给科学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2025-02-21 [1103]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2025-02-21 [1016]
原子核的利用 2025-02-21 [1035]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2025-02-21 [1034]
想搞懂宇宙如何演化或许只需要……10亿年? 2025-02-20 [109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