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阿伦特:只有思考(thinking/Vernunft)才能够抵抗平庸之恶
作者:胖达 会饮哲学 | 2024/9/28 20:23:37 | 浏览:2985 | 评论:0

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汉娜·阿伦特在其晚年,尤为关注“思考”(thingking/Vernunft),这其实可以视作她对于“平庸之恶”的持续反思。在这里,她区分了“知”(knowing)和“思”(thingking)的区别。“知”对于阿伦特而言,可以带来知识,或者一种触手可及的成果。而“思”却更多地只是提出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总是没有答案。为了理解“思”(thingking)的这一特质,她列举了康德对于“理性”(Vernunft)的使用,对于康德而言,理性并不能够给我提供知识,但理性却有一种本能地,向上的统合能力,以至于它总是想要突破现有的一切界限,以寻求一种更高的统一。


总结起来,“知”与“思”不同。例如,艾希曼他可以具有各方面的知识,但他却不具备最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这被阿伦特归为“思”的能力。)。正是“思”的能力的丧失,使得他只知道服从:“你越是听他讲话,越能明白他不能正常说话的原因就是他自己缺乏思考的能力,或者说,缺乏从别人的立场上来思考的能力。跟他无法有任何的交流,这不是因为他在说谎,而是因为他被某种‘卫兵’所包围,这些‘卫兵’使他远离言词,远离别人的想法,因此也就远离了现实。”这一点可以从艾希曼的自白中发现:“从我小时候起,服从就是我整个系统中无法摆脱的一部分。当我在二十七岁进入军队时,我觉得这种服从并不比我曾经体验过的哪些更困难。无法想象我会不遵守命令。现在我回过头看看,我认识到,一种已经被预设为完全服从、履行命令的生活其实是一种非常舒适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使一个人思考的必要降到了最低点。”


对于阿伦特而言,尽管“思”与“知”有着明显的不同,但“知”却离不开“思”,离开了“思”的“知”其实就是无源之水。比如,在生活之中,我们总是力求知道,知道某些现成的东西,而不管这样一种东西是怎样来的。在中学,乃至于大学,因为缺乏对“思”的能力的重视和训练,导致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企图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当然,为什么会如此,我想可能跟某种意图有关。毕竟,教育也可以是一种使人驯服而丧失思的过程。将话回到正题,阿伦特认为有力度、有深度的“知”离不开“思”:


通过对意义进行拷问,提出那些无法回答的问题,人们把自己塑造成了善于发问的存在。在所有人们寻找答案的认知类问题的背后,潜藏着看起啦无聊的以及被抨击为无法回答的问题。更有可能的是,如果人们不再愿意去探求思考的意义,停止去问无解的问题,不仅会失去产生思想物(我们称之为艺术作品)的能力,并且会失去问所有可解答的问题的能力,那些可解答的问题是每个文明建立的基础。(《精神生活》)


“思”对于阿伦特而言,仿佛是与虚空搏斗一般,这样一种搏斗似乎永无止境,但在这个搏斗的过程中,我们却仅仅通过这个“过程”就训练了我们的各种技能。同时,这样一种“思”(thingking),非但能够帮助我们守护人生的意义,还能帮助我们鉴别平庸的恶(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


思考处理的是不可见之物,……,必会解放出判断力作为其副产品,判断将思考现实化,使它再表象世界中明白无误地展现出来;在表象世界中,我永不孤独,但总是太忙而不能思考。思想之风的展现并非如知识,而是判断对错美丑的能力。而在紧急时刻到来之际,这确实可能会避免大灾难的降临,至少能使得我独善其身。(《思考与道德考量》)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69]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30]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22]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13]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04]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44]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37]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33]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61]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98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