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再谈微循环 :原来微循环有这五大功能,以前只知其一,不知其他
2024/9/29 21:38:16 | 浏览:392 | 评论:0

有谁还记得八十年代中期,身边涌现出来的那些万元户?也许有一定年纪的人都知道,他们几乎死光了。(可能有点夸张,是当时那一波人)

作为最早富裕起来的第一波人,他们的本能反应,就是高调炫富和寻求刺激。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虽然财富让他们不顾一切,但是炫富的方式,却莽撞而单调,他们只知道骑着摩托车疯狂给油,让摩托车飞起来,结果不可一世到超越人世。

再谈微循环 :原来微循环有这五大功能,以前只知其一,不知其他

那时候摩托车猛于虎,不少人人是自己骑着摩托车撞到墙上死去的。那时我们这儿中壮年男性的葬礼时有耳闻。人们为之惋惜,似乎是钱多要了他们的命。

无数血淋淋的现实,让他们醒悟了,于是他们放弃了激进的摩托冒险,开始陶醉于饭店的大鱼大肉,把自己吃得肚子腆起来,来继续比阔。

本以为这样死不了人了,想不到又失算了,什么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死……这一波发达人士,也陨落了不少。有些人开始并不懂得珍惜和尊重生命,也不知道健康需要用自律来妥善维护。

再谈微循环 :原来微循环有这五大功能,以前只知其一,不知其他

而现在,连傻子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了。真的病了,怕是有钱也救不回来,比如李咏……

想健康,就得懂得必要的健康知识。

一、那么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微循环


微循环,是血液流经细小的微动脉,经过毛细血管,流向微静脉的循环,它的主要功能,是向组织细胞运送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产物。

因此微循环对保证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许多疾病,如炎症、休克、烧伤、创伤、肿瘤等,均有微循环障碍,它带来淤血、水肿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因此,改善微循环,对正常人或病人均有重要的意义。对正常人来说,改善微循环,带给组织更多的氧气、养料、带走组织代谢很多垃圾产物,有助于身体强健和恢复疲劳。

对某些病来说,微循环紊乱,是发病的一个中间环节,改善微循环,有助于病症的康复。

二、微循环有什么功能


微循环,是人体组织细胞吸收营养、氧气、排出代谢产物的交换场所。人体单纯靠心脏的收缩力量,不能将血液直接灌注到人体各器官的组织细胞,必需靠微循环部分的毛细血管,与心脏跳动不同步的自律运动,将血液进行第二次调节,第二次灌注,所以在医学上把微循环比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具体来说,微循环具有以下重要功能:

1. 物质交换功能:这是微循环最主要的功能。血液中的氧气、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通过微循环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同时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代谢废物等扩散进入血液被带走,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2. 调节体温:通过微循环中毛细血管的舒缩,改变血流速度和流量,从而调节热量的散发,以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3. 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保持组织液中各种成分的平衡,维持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稳定。

4. 信息传递:微循环中的血液流动和物质交换,可以反映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向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传递信息,从而对整体的生理功能进行调节。

5. 免疫防御:白细胞可以通过微循环在组织中游走,发挥免疫监视和免疫防御作用,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及异常细胞。

微循环,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微循环有什么特点


1、微循环中的毛细血管非常长,约9~11万公里,能绕地球两周半,分布在人体各个角度不处不在。


2、循环的血管非常多,约有300~400亿支。


3、微循环的血管的管壁非常薄,仅是普通的白纸的百分之一,有利于物质和白细胞出入,血管的通透性大,无主动脉那种强大的扩张和收缩能力。


4、毛细血管非常细,仅是人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5、毛细血管官腔内压力小,压差小,正常微循环,平均压力为20毫米汞柱。


6、毛细血管有括约肌,动静脉之间有效通支吻合,形成静脉短路。


微循环太重要了,更多微循环的知识,敬请持续关注。年轻人也不要掉以轻心,你很快就会老的,岁月无情,不信的话,请教一下你身边的中老年人。


【提示】以上知识供参考。疾病请交给医院和医生,但在得病之前,把健康交给自己。我们是自己健康责任第一人,重视起来,有利家庭,也有益社会。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蹊跷!美国亚裔女性多种癌症发病率飙升!医生也无法解释原因… 2025-04-02 [41]
这个部位越粗,寿命就越长!不是大腿!赶紧自测一下吧 2025-04-02 [10]
我是哈佛大学急诊科医生,长期大量服用这三类药物,或将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脑损伤 2025-03-27 [147]
《自然》:mRNA疫苗打造超长待机抗癌T细胞!RNA新抗原疫苗可激活胰腺癌中的T细胞,激发针对胰腺癌的长期免疫活性 2025-03-27 [106]
英国同卵双胞胎颠覆实验:狂吃脂肪 VS 猛炫碳水12周,结果震惊所有人! 2025-03-22 [194]
在海外,“倒爷”撑起创新药半边天 2025-03-22 [187]
背薄一寸,年轻十岁! 2025-03-10 [565]
人类首次发现逆转衰老的“总开关”!科学家揭秘细胞返老还童密码 2025-03-07 [688]
《自然》重磅发现:阿司匹林还能阻止癌症转移!作用机制找到了 2025-03-07 [638]
斯坦福神经科学家:认知训练是一生要做的事,给普通人的认知训练手册 2025-03-03 [79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