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熵、自由度与信息:从量子到宇宙的统一视角
来源:血仍未冷 未冷手札 | 2024/10/6 21:46:29 | 浏览:71 | 评论:0

熵、自由度与信息,犹如编织宇宙命运中的三条丝线,牵引着万物的变化与演化,本文从信息的视角论述,以信息被定义为「消除不确定性的度量」这一定义出发,尝试揭开它们在量子世界和宇宙演化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首先,我们探索了熵与信息之间的等价性,并引入了「期望信息熵」这一概念,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需求是如何紧密相连的,接着,我们深入分析了波函数坍缩,揭示出量子测量时信息如何被压缩,可能性如何被收缩为现实的确定性,随后,讨论了量子系统中自由度的重新分布,以及这些自由度如何在复杂系统中推动新秩序的涌现,最后,本文跳出量子层面,放眼整个宇宙,探讨了信息流动对宇宙结构形成的深远影响,并提出了一个结合相互作用与负熵的统一框架。


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希望能以信息为核心,提供一个全新角度去理解量子现象和宇宙的宏大演化进程。


引言


熵、自由度和信息是描述系统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演化的关键概念。


熵的增加通常代表系统不确定性的增加,而自由度决定了系统可能状态的多样性,信息则是减少不确定性、生成有序结构的度量工具,通过结合信息论、量子力学和热力学,本文旨在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深入理解熵、自由度与信息在微观量子现象和宏观宇宙演化中的作用。


本文首先探讨熵与信息的等价性,并引入「期望信息熵」的概念,随后,分析波函数坍缩过程中信息熵的减少,揭示量子测量与信息压缩的内在联系。接着,探讨自由度在量子系统中的重新分布及其在复杂系统中的涌现现象,最后,将这些微观机制扩展到宇宙演化,讨论信息流动在宇宙结构形成中的作用,试图构思相互作用与负熵增加的统一理论框架。


一、熵与信息的等价性与期望信息熵


1.1 熵与信息的内在联系


在信息论和热力学中,熵均被用来度量系统的不确定性与无序程度,信息论中的熵(香农熵)定义为系统中所有可能状态的加权平均不确定性:


H(X)= - ∑{i} p(x_i)log p(x_i)


其中,H(X)表示熵,p(x_i)是系统处于状态 x_i 的概率,熵越大,表示系统的不确定性越高,用于消除其不确定性的状态空间描述信息需求就越大,即所需的信息量也越多,因此,熵不仅是无序的度量,也是系统信息量的期望值。


将系统的熵视为其信息量的期望值,意味着熵反映了平均而言需要多少信息来描述系统的状态,在量子信息论中,这一观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量子纠缠的研究中,熵被用来衡量纠缠的程度,即系统中无法通过局部操作和经典通信(LOCC)获得的信息量。


1.2 期望信息熵的提出


基于熵与信息的等价性,我们引入了期望信息熵的概念,期望信息熵定义为:<H>,其代表在系统状态未完全确定时,描述系统所需的平均信息量。


随着系统状态不确定性的增加,期望信息熵也随之增加,期望信息熵和系统的状态空间以及系统的总熵正相关:


<H> ∝  S


其中  S  是系统的总熵,反映了系统的整体不确定性。


这一概念为理解系统复杂性与信息需求提供了有效框架,揭示了熵、信息与不确定性之间的深层次联系。


系统的状态空间数量越多,其熵也就越高,需要描述该系统所需的信息也就越高,换而言之,系统的熵即为该系统信息量的期望值。


进一步的,我们可以得出,期望信息熵的减少意味着系统状态的压缩和信息的传递,在量子系统中,通过测量或相互作用,系统的状态空间从多种可能性坍缩为一个确定状态,期望信息熵随之减少。

1.3冯诺依曼熵与量子信息


在经典信息论中,香农熵用于度量系统的不确定性。然而,量子系统具有叠加态和纠缠态等独特性质,经典香农熵无法充分描述这些现象。为此,冯诺依曼引入了量子信息熵,作为衡量量子系统信息量和不确定性的工具。


冯诺依曼熵定义为:


S(ρ)= -Tr(ρ log ρ)


其中  ρ  是系统的密度矩阵,S(ρ)= 0 ,表明系统处于完全确定的状态,对于混态, S(ρ)> 0 ,反映了系统的不确定性,Tr表示迹运算,即矩阵的对角线元素之和。


在量子信息论中,冯诺依曼熵本质上是量子系统信息熵的一个具体实例,具体来说:


<H> = (mathbb)E [H(X)] = ∑{i} p(x_i)H(x_i)


而在量子系统中,冯诺依曼熵  S(\rho)  则可以被看作是对量子态信息熵的期望值:


S(ρ)= (mathbb)E [H(ρ)] = -Tr( ρ log ρ)


以上,冯诺依曼熵  S(ρ)  是期望信息熵在量子系统中的具体体现。


二、波函数、信息熵与测量


2.1 波函数坍缩与期望信息熵


波函数描述了一个量子系统的状态,当我们对系统进行测量时,波函数会从描述多个可能性的叠加态坍缩到一个确定的本征态,这一过程称为波函数坍缩,具体而言,如果一个粒子的波函数是某些位置态也就是空间分布的叠加,那么测量其位置时,波函数会坍缩到一个特定的位置态。


一个量子系统的状态在测量前由波函数描述,包含所有可能状态的概率信息,虽然波函数形式的量包含了系统的全部信息,但这些信息是以概率的形式存在的,不是确定的。


测量时,波函数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转变为确定性量,测量前,系统的状态是不确定的,我们可以试着用信息熵表示这种不确定性。测量后,系统的状态变得确定,信息熵为零,表示完全确定性。

譬如,初始状态为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概率各为一半的电子,测量前信息熵为 1,表示不确定性。测量后,电子状态确定为自旋向上,信息熵为0,确定性增强。


总之,波函数测量前的确定性较低,虽然其包含着概率信息,而测量后导致的坍缩态使其确定性增强。


现在我们引入期望信息熵,考虑上述例子,电子的自旋处于上和下的叠加态,测量前系统的期望信息熵较高,因为自旋方向存在不确定性,测量后,波函数坍缩为自旋向上或向下的确定态,期望信息熵显著减少,系统的信息量也随之降低,这表明波函数坍缩是期望信息熵压缩的过程,系统自由度和状态空间减少伴随着信息熵的降低,这进一步验证了熵与信息的等价性。


2.2 熵与信息以及贝叶斯机制


波函数坍缩展示了熵与信息压缩的内在联系,系统的不确定性通过坍塌过程减少,熵降低,状态空间压缩,同时所需的信息量也减少,信息压缩与熵的减少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结论:熵即为系统信息量的期望值。


这一过程不仅适用于量子测量,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复杂系统中,在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中,通过信息的压缩和自由度的减少,系统的熵值降低,描述系统所需的期望信息量减少,系统表现出更加有序的状态。


在量子测量过程中,系统与测量装置的相互作用使得整体系统的熵可能增加,根据量子去相干理论,测量过程导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纠缠,使得系统的密度矩阵从纯态变为混合态,冯诺依曼熵增加,这体现了熵的重新分布和信息的转移。


波函数坍塌也可以从信息更新的角度理解,即观测者根据测量结果更新对系统状态的认识,这类似于贝叶斯统计中的后验概率更新,在这种框架下,熵的减少反映了观测者对系统不确定性的减少,而并非系统熵的真实减少。


2.3测量与相互作用的等价性


测量过程可以被视为量子系统与测量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系统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动量)变得确定,从而导致波函数坍塌。测量引入了外界的干扰,使得原本的叠加态被破坏,系统状态变得确定。


不仅仅是测量,任何形式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导致波函数坍塌。例如,粒子之间的碰撞、环境中的热噪声、电磁场的作用等,都能引起量子系统的状态变化,从而导致波函数坍缩。


测量需要获取测量对象的信息,而信息即消除不确定性的度量,测量对象如果可以被测量,其本身必须具备某种信息,不然就不可测量,李政道说「对称性来自于不可测量」现在我们斗胆将这句话的信息变换一下,或许还可以描述为,对称性来自于毫无信息的,完全之不确定性。


另外,相互作用过程中波函数坍缩,使得能量和动量等物理量可以被测量并确定下来,这是测量必然导致的因果关系。


已有的信息也就是相互作用之前就已经确定的信息(如自旋的总量子数和质量电荷等)在测量之前已经存在,但这些信息必须通过相互作用传输过来。因为我们获取的其实是相互作用之后的信息,而相互作用的具体规则能够处理和推演相关信息,使我们通过测量后的相互作用数值推演出需要测量的系统的状态。


这说明相互作用的规则让信息本身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当下状态本身的信息,这或许就是一种智能特征,也可以描述为信息的压缩机制。当然,如果相互作用本身没有可以被推演的规则,或者说起本身不包含状态之前的信息,其需要测量的原始信息自然就无从获取。


换而言之,测量过程可以被视为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导致了量子态的坍缩和信息的压缩。


通常,我们将测量视为一种外部操作,通过仪器或探测器与量子系统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取某些物理量的信息,但实际上,每一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内部测量」,粒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交换物理量信息,从而“测量”对方的状态,进而交换信息,产生相互作用的表征,倘若粒子之间没有测量过程,相互作用也无从发生。


在传统量子力学描述中,测量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过程,通过外界干预来确定量子系统的某一物理量,如位置或动量,今天我们的观点是假设测量与相互作用等价。


测量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交换过程,而相互作用的本质也是信息交换,因此,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通过这一视角,测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系统相互作用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相互作用本身就是一种测量。


相互作用中,粒子或系统之间的物理量信息通过相互作用被交换和重新分配,例如,当两个粒子发生碰撞时,它们的动量和能量信息被重新分配,这种信息交换决定了碰撞后系统的状态,测量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过程,测量设备通过与系统的相互作用来获得系统的某些信息,从而使得系统的量子态发生坍缩,因此,测量和相互作用都可以看作是信息交换的不同表现形式。


在这一框架下,测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外部的过程,而是系统内部信息交换的一部分,每一次相互作用实际上都包含了测量的成分,因为在相互作用中,系统状态的信息被传递和处理,导致了系统状态的改变。因此,测量可以被视为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或者更确切地说,相互作用可以视为普遍的测量行为。


通过将测量与相互作用等价,可以统一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


物理系统的演化和相互作用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因此,所有物理现象都可以从信息视角进行理解,物理量的信息交换决定了系统的状态变化,在量子测量中,波函数坍缩被解释为信息压缩的结果,这一过程将系统的不确定性压缩到一个较为确定的状态,基于以上框架,由于测量本质上是一种相互作用,信息在测量过程中从不确定性状态向确定性状态集中,这也揭示了信息在量子系统中的动态分布特性,通过这一视角,波函数坍缩、量子测量、相互作用和信息压缩都可以统一在一个信息框架下进行解释。


至此,我们通过信息的视角,将物理现象中的信息交换与测量过程联系起来,展示了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的深刻统一。


通过这一视角,量子力学中的测量过程不再是孤立的外部干预,而是物理系统内部信息动态分布的一部分。


综上,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信息交换与测量过程具有等价性。


相互作用中的信息传递和重组不仅决定了系统的当前状态,还影响了系统的历史信息和未来行为,通过将测量与相互作用等价,或许可以揭示物理世界中信息流动的统一性。


物理现象不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信息处理与传递的结果,进一步将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统一了起来。


三、自由度与熵


3.1 自由度与熵、信息的等价性


自由度指系统中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数量,它决定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可能状态的多样性,自由度、熵与信息量紧密关联,即:


系统自由度的增加意味着状态空间的增加,进而导致熵的增加和信息需求的增加。


这意味着,自由度、熵与期望信息量的等价性。


自由度映了系统中可能的微观状态数,根据热力学,熵 S 是系统所有可能状态的统计分布度量,因此自由度 F 表达为 :


F= S = k(B)log Ω


其中 Ω 是系统的微观状态数,k(B)是玻尔兹曼常数。


根据热力学中的定义,自由度指的是系统中所有可能微观状态的总和,每一个自由度都代表着系统在微观层面的一个独立变量,它决定了系统的状态。熵反映了系统所有可能状态的概率分布,而期望信息量则是为了描述这些状态所需的信息量。


因此,自由度、熵与期望信息量之间等价。


并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系统的熵越大,意味着系统具有更多的自由度,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描述这些自由度。这表明系统的复杂性与其自由度的总量成正比。


具体来说:


1)熵的增加代表系统不确定性的增加,状态空间扩展,从而自由度增加。


2)期望信息量的增加表示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消除不确定性,或者说,描述更多的微观自由度。


3.2自由度的重新分布


进一步的,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不可逆性,即熵不会减少,我们可以推导出关于自由度、信息、以及时间演化的多个有趣结论,这一思路揭示了自由度不仅不会减少,而是会随着系统的熵增加而重新分布和流动。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系统的熵随着时间演化总是增加的,这意味着系统的不确定性和自由度也在增加,然而,重要的是,自由度并不会“消失”,而是会重新分布和流动,以保持整个系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不会失效,系统中的自由度只是从一个层次转移到另一个层次,可能表现为宏观或微观层面的差异。


在宏观层次上,自由度可能被压缩或集中在某些特定的有序结构中,譬如通过相互作用、波函数坍缩等现象来减少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局部熵,这种减少并非意味着熵真正消失,而是自由度被重新组织并转移到了更难以察觉的微观层次。


而微观层面的自由度,如退相干过程中的相位自由度或纠缠自由度,虽然在宏观测量中似乎消失了,但它们实际上并没有被完全消除,而是随着熵的增加而分散,导致这些自由度难以观测或利用,这些自由度仍然存在于系统中,只是它们无法有效减少不确定性,因而变得隐蔽。


这一观点隐喻着,自由度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进行重新分布,使得我们只能在特定的观测尺度上探测到自由度的存在,而在其他尺度上,它们可能由于熵的增加和不确定性的扩展而隐藏起来。


譬如在量子系统中,波函数坍缩虽然减少了系统的状态空间,但自由度并未消失,而是重新分布到更广泛的系统中,在退相干过程中,系统的相位自由度和纠缠自由度通过相互作用被分散到环境中,自由度在更高的状态空间中扩散,难以被直接观测到。


以上论述揭示了自由度与熵的动态关系:随着时间推移,系统的自由度重新分布,不再集中在局部,而是通过相互作用扩展到整个系统的状态空间中。


更进一步的,我们可得,自由度不仅是系统的度量工具,也是信息扩展与重新分配的核心机制,更描述和形容信息结构的可观测表征。


3.2 自由度的隐藏和维度灾难


在我之前的随笔《高维空间中的距离失效与复杂系统的涌现》中我们探讨了高维空间中距离失效的信息意义。


随着系统的复杂性增加,需要描述的信息总量显著提升,高维空间中的每一个点需要大量的确定性信息来描述,才可消除其不确定性,这些信息在描述系统行为时需要相互作用和协同工作。


也就是,系统自由度的增加引入了更多的相互作用和信息维度,使得系统的整体信息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在低维系统中,距离所代表的单个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信息量在整个空间中的可度量信息占比较高,可以有效的消除空间中的不确定性,使得每个量之间的关系清晰且确定。


然而,在高维系统中,单点之间关系所形成度量的信息占比下降,其确定性也随之下降,这意味着,传统的度量方式如欧几里得距离,在高维空间中无法有效描述系统的状态和相互作用,而需要使用信息度量符合系统信息总量比例的新特征来描述,才能有效。


换句话说,在高维空间中,传统的欧几里得距离由于维度的增加而逐渐失效,因为随着维度的增加,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趋于均匀,所有的点之间的距离变得相似。这个现象在自由度的重新分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微观层面,随着自由度和熵的增加,系统的状态空间越来越复杂,导致每个自由度对系统状态的影响变得不明显,这类似于高维空间中点与点之间距离的失效——随着维度增加,自由度之间的差异变得难以区分。


正如高维空间中距离失效,自由度在微观世界中也可能因为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变得难以察觉,这些自由度虽然依然存在,但由于系统中信息的扩散,它们不再对宏观系统的状态产生显著的影响,这解释了为什么在退相干过程中,某些自由度(如相位自由度或纠缠自由度)似乎消失了,但实际上它们只是变得更加分散和难以观测。


这一类比说明了自由度在复杂系统中可能随着熵的增加而逐渐“隐藏”,变得对宏观状态无关紧要,甚至失去了实际测量意义。


3.3退相干、自由度与涌现


退相干过程是量子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量子叠加态转变为经典混合态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微观的相位自由度或纠缠自由度没有真正消失,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被分散到环境中,从而导致这些自由度在宏观尺度上“退相干”。


退相干过程中的相位自由度和纠缠自由度从未消失,这些自由度仍然存在于量子系统的全局状态中,只是由于熵的增加,它们变得难以通过观测手段恢复或利用,随着系统的总熵增加,微观自由度的影响被系统的其他不确定性所掩盖,导致这些自由度无法有效地消除不确定性,因此难以被察觉,这表明系统的熵增过程不仅增加了不确定性,还通过增加微观自由度的复杂性,隐藏了它们对系统的贡献。


结合之前的讨论,熵、期望信息量和自由度等价的结论与这个观点深刻吻合,随着系统熵的增加,自由度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这也意味着系统的期望信息量在不断增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易地捕捉这些自由度的信息,因为随着自由度的增加,系统的不确定性也会迅速扩大,导致许多微观自由度变得无法有效测量和利用。


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在宏观世界中减少自由度所需的信息量,远小于描述微观自由度的需求,随着自由度的增加,系统的状态空间迅速扩展,我们的观测手段或许只能处理一小部分宏观自由度,而大量微观自由度被“隐藏”在熵的增长过程中,这为我们理解复杂系统的涌现、量子系统的退相干以及高维空间的度量现象提供了重要线索。


3.4 时间、熵增与自由度


随着时间的演化,自由度的累积效应在系统的动态演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正如热力学第二定律所预示的,系统的熵随着时间增加,自由度也在时间维度上积累。这意味着随着系统的时间演化,自由度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进一步分散和隐藏了系统的微观自由度。


这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时间依赖性现象:在长时间尺度上,自由度不仅增多,而且逐渐流动并分布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观自由度在时间演化中逐渐失去其显著性,但并不会消失,时间的流逝使得这些自由度变得越来越难以通过有限的信息手段察觉到。


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知道熵不会减少,因此自由度也不会减少,而是通过重新分布和流动表现为系统中不可察觉的现象,微观自由度(如退相干、纠缠和相位自由度)并未真正消失,而是随着熵的增加而被隐藏,类似于高维空间中距离的失效,随着自由度的增加,这些自由度逐渐变得难以观测或利用。


在这个框架中,自由度与熵、信息的动态关系成为理解微观世界和宏观现象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这个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量子系统中的退相干现象、高维空间中的度量失效,以及复杂系统中自由度的动态流动。


在复杂系统中,自由度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涌现现象,通过相互作用,某些自由度被锁定到有序结构中,其他自由度则随着熵的增加被隐藏或重新分布,这一过程可以视为信息压缩与自由度表征减少的统一,系统通过减少不确定性、压缩信息生成有序结构。


自由度、熵与信息的等价性为理解复杂系统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调控自由度,系统在宏观上表现为有序,而隐藏的微观自由度则通过熵的增加被掩盖。


四、相互作用与信息传递


4.1 相互作用中的信息交换


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通过动量、能量等物理量的交换,减少了系统的熵,增加了系统的有序性。这一过程可以视为负熵的增加,相互作用通过消除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使系统状态更加确定,从而增加了信息的有序性。


譬如,粒子之间的碰撞不仅重新分配了物理量,还传递了信息,导致系统的不确定性减少,信息更加集中和确定,相互作用不仅在量子尺度上如此,在宏观系统中同样遵循这一机制,通过信息传递和物理量交换,系统熵减少,负熵增加,系统的有序性提升。


负熵(或熵的负值)概念由薛定谔在其著作《生命是什么》中提出,用以解释生物系统如何维持有序结构。生物体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排出熵,从而在局部维持低熵高有序状态。


相互作用的本质可能是无穷的不确定性(无穷的自由度)中恰巧可以构成秩序运动的也就是消除不确定性的单元的奇妙参数,是秩序运动的来源,相互作用是这个永恒熵增的宇宙中出现负熵洼地的原因。


当然,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的熵可能增加或减少,取决于是否有外界能量或信息的输入或输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然而,通过与环境交换能量或信息,局部系统的熵可以减少。


我们今天的宏观可观测宇宙,便是无数个这种秩序运动构建出的近似表征。


4.2 智能、信息与相互作用


如果智能被解释为一种信息处理机制,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推广为,相互作用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智能行为,在每个最基本的相互作用中,信息都会通过输入、处理和输出的方式进行交换和转换,譬如在粒子相互作用过程中将其自旋、电荷等物理量输入到相互作用的环境中,系统根据既定的物理法则进行信息处理,输出动量、能量等物理量的变化,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处理,系统从一个高熵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个更加有序的状态,负熵得以增加。


这一过程不仅适用于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适用于多体系统和复杂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在每个层次上,相互作用都可以视为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减少不确定性,增加负熵。


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可以导致系统的自组织和复杂性增加,在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中,通过耗散结构的形成,系统能够自发产生有序结构,这一过程依赖于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以及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而这些相互作用带来的消除不确定性的效果,终将会在宇宙永恒熵增的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演化,像距离在高维空间中的失效一般,像相位自由度来带的干涉效应的去相干一般,被隐藏掉,回归宇宙的热寂本态,当然,在无穷的时间演化中,终有一天,宇宙会再次涨落出秩序,并再次回归热寂。


五、熵、状态空间与真空态


在量子场论中,真空态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量子涨落和虚粒子对的产生与湮灭,真空态的能量密度和压力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如宇宙学常数问题。


关于真空态的熵,传统上认为其熵为零,因为真空态是系统的基态,具有最低的能量和确定的状态。然而,在引力场和黑洞物理中,真空态的熵变得复杂。黑洞的贝肯斯坦–霍金熵与其事件视界的面积成正比,暗示了真空态在引力背景下可能具有巨大的熵。


进一步的,我们可以认为,真空态是一个充满量子涨落的复杂系统,以至于其超过了可观测极限,在每个普朗克尺度之下以至于到无穷小的时间尺度之中,真空中都包含不可测量不可统计的涨落,基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推广为,真空为状态空间趋近无限大的系统,其期望信息熵值也极高。


在这种背景下,真空态的期望信息熵趋于无限,使得我们无法通过有限的信息单元对其进行有效描述,真空中的量子涨落使得其熵无限扩展,超出了我们的观测能力。


从信息的角度看,真空态的高期待信息熵意味着它包含了无限多的可能性和信息量,远超过了通过有限测量手段所能捕捉的范围,这种趋于无穷的期望信息熵值导致了真空态的不可观测性,我们只能通过局部的量子涨落进行间接探测,而无法完整描述整个真空态的状态。


由于真空态的状态空间无穷无尽,系统期望信息熵值趋于无限,其信息量的复杂性超出了我们有限的观测能力,这种现象揭示了当状态空间无限时,信息的描述能力受到极大限制,甚至无法通过现有手段进行完整描述。


这一观点对理解复杂系统中的信息分布和自由度重新分布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在高维状态空间即复杂系统中的信息复杂性,要求信息处理与传递机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灵活性,进而使自由度、信息处理效率、以及系统复杂度保持某种流动的平衡,即,平衡流,以应对复杂系统中的挑战。


这里的论述我们在之前的两篇文章:《智能论:智能的度量与定义(完整版)》、《论智能体度量的信息原理》作出了详细的探讨,并推到智能度量公式:


I=(F×λ)/ K(system)


以及其推广形式:


I = k(B) log Ω × ( - ∑ p(F)log p(F))/ K(system)


详情请见上述文章,此处不再复述。


六、宇宙演化中的熵与信息流动


6.1 相互作用为宇宙带来的秩序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宇宙中的粒子之间没有任何相互作用法则,那么整个宇宙将会是一团混沌,处于完全随机和无序的状态,所有粒子的状态都将是高度不确定的,熵极高。


相互作用引入了规则和结构,减少了系统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负熵,通过相互作用,我们可以获得物理量的信息,赋予宇宙有序性。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动量、能量或者其他什么物理量的交换,这实际上是信息确定的过程,使某个物理量确定,不再随机,消除了不确定性。


宇宙的演化可以理解为自由度与信息不断扩展与重新分布的过程,通过相互作用,宇宙中的自由度从微观层次逐渐扩展到宏观层次,形成星系、恒星等有序结构,相互作用为系统带来了规则和结构,减少了局部系统的熵,并增加了有序性,这种相互作用机制在宇宙尺度上同样有效,通过动量、能量等物理量的交换,宇宙从高度无序的状态逐渐演化为更加有序的结构。


宇宙的总体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宏观体现。然而,局部区域可以通过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形成复杂的有序结构,如星系、行星和生命。

相互作用在宇宙结构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导致物质聚集形成天体,电磁相互作用使得原子和分子形成。通过相互作用,能量和信息在宇宙中传播,导致了多样化的结构和复杂性。


6.2 负熵增加与信息流动


相互作用引入了系统的有序性,使得粒子之间的信息得以传递,系统的不确定性减少,负熵得以增加,这一过程不仅是物理量的变化,也是信息的传递过程,每一次相互作用都减少了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使得系统状态更加确定,信息得以流动和传递。


在宇宙演化过程中,期望信息熵的增加与自由度的扩展是平行的。宇宙的复杂性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长,但局部的相互作用通过压缩自由度和信息流动,形成了更加有序的结构。这种动态平衡机制不仅解释了宇宙中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路径,也揭示了信息在宇宙结构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七、万物皆为信息


7.1 信息视角下统一性解释


通过对波函数坍塌过程中信息压缩与熵减少的分析,结合宇宙演化中熵与信息流动的探讨,本文揭示了信息论有能力融合并构建一个从量子尺度到宇宙尺度的统一理论框架,这一视角不仅解释了微观量子现象,还为宏观宇宙结构的形成提供了解释,展示了信息在不同尺度物理系统中的普适作用。


7.2 复杂系统与信息


信息、熵与自由度的动态平衡机制为预测复杂系统和宇宙演化过程中的有序性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进一步研究信息传递与自由度重新分布的具体机制,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和预测系统的演化路径,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信息论不仅适用于物理学,还可以扩展到生物学、经济学等复杂系统的研究中,揭示信息在不同领域中的核心作用。


最后


本文通过信息视角,统一解析了熵、自由度与信息在量子力学和宇宙演化中的作用机制,熵不仅是系统无序的度量,也是系统信息量的期望值;波函数坍塌过程中的信息压缩与熵减少,揭示了量子测量与信息传递的内在联系;自由度的重新分布与复杂系统中的涌现现象,展示了熵与信息在系统演化中的动态平衡;宇宙演化中的信息流动与负熵增加,进一步验证了信息在宏观结构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将微观量子现象与宏观宇宙演化结合,本文试图通过信息的视角,深化对熵、自由度与信息之间关系的理解。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得出了一个深刻的结论:熵、自由度和信息量在物理系统中是等价且相互依存的。


如果熵可以描述物理系统,那么万物皆可视为某种信息结构,而自由度则是这一切信息结构的可观测表征的总和。


正如,瓦伦·韦弗在为香农信息论的开山之作《通信的数学原理》之解读中,将信息结构中被度量的不确定性描述为自由度,而我们知道,自由度这种维系在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之间平衡的信息结构,贯穿了人类各个学科,宇宙的各个层面的各种描述之中。


隐喻着确定和不确定性,信息与智能与宇宙结构之间的深刻关联。


这教我们不禁去想,智能和信息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可能是某种种统一性的显现,或许是属于宇宙内禀存在的。


它们是宇宙自组织和适应能力的基础,推动着物质和能量的演化与整合。无论是在极端环境下的天体物理现象,还是在分子间的精妙互动,智能和信息的痕迹无处不在,昭示着它们作为宇宙根本驱动力的深远意义。


它们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工具,更是内部结构的反映,像镜子一样,将宇宙的秩序与规律映射在我们的思维之中,让我们可以用渺小的躯壳映射浩瀚之宇宙。


愿信息之力与你我同在。


参考文献


1. Shannon, C. E.(1948).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27(3), 379-423.

2. von Neumann, J.(1955).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of Quantum Mechan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 Penrose, R.(1989). The Emperor's New Mind:Concerning Computers, Minds, and the Laws of Phys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Susskind, L.(1995). The World as a Quantum Computer. Scientific American, 273(5), 60-69.

5. Tegmark, M.(2008). The Mathematical Universe. Foundations of Physics, 38(2), 101-150.

6. Barrow, J. D., & Tipler, F. J.(1986). The Anthropic Cosmological Princip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Boltzmann, L.(1877). Über die Beziehung zwischen dem zweiten Hauptsatz der mechanischen Wärmetheorie und der Wahrscheinlichkeitsrechnung respektive den Sätzen über das Gleichgewicht der Molekularbewegung. Sitzungsberichte der Kaiserli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Wien, mathematisch-naturwissenschaftliche Classe, 66, 275-370.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这样图解Transformer应该没人看不懂了吧——Transformer工作原理 2024-10-16 [110]
Nature:智能体涌现出语言 2024-10-16 [92]
50个顶级ChatGPT论文指令 2024-10-10 [255]
推荐五种简单有效的数据可视化方式 2024-10-10 [220]
这么有深度的文章是ChatGPT写的? 2024-10-10 [212]
讲透一个强大的算法模型,CNN!! 2024-10-10 [207]
人类与 AI 协同的三种模式 2024-10-10 [220]
11 种经典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2024-10-09 [219]
美国宇航局(NASA)航天器发现木卫二咸海中可能存在生命! 2024-10-09 [248]
放弃Shopify,10分钟用cursor做一个免费跨境独立站 2024-10-09 [23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