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1年1月)
来源:《卡内基中国透视》 | 作者:王雅平/包道格 | 2011/1/22 14:31:45 | 浏览:2039 | 评论:0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1年1月)

 

文章摘要:


胡锦涛访美为2011中美关系开好兆头

王雅平 Sunday, January 16, 2011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1年1月)

胡主席访美前两国间的一系列互访值得关注。如果说最高领导人的正式访问主要起象征和升华作用,紧锣密鼓的先期准备则是“定调”和实质内容的谈判。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会面也引发和促成了这些善意的互访、互动。

 

平复紧张的美中关系

包道格 Tuesday, January 11, 2011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1年1月)

包道格认为,胡主席此次访问将使两国关系走出动荡的一年。虽然主流观点还是认为中国变得更加厉害,但包道格认为,过去一年中的一系列事件,主要还是中国的反应有些过头,而非来自于任何一方实质上的挑衅行为。北京近来似乎认同了这种看法,已经在削弱这种反应的程度。出现过激反应的原因其实更多地是由于中国国内民众对某些问题的极端看法,并不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中国近来在这些问题上态度的改变,也很可能为两国领导人的会谈定下了基调。包道格还就双方会晤的议题、期望和两国关系中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访美为2011中美关系开好兆头

王雅平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1年1月)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不仅是中美关系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头等大事,也由于中美两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胡主席此次访美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在华盛顿完成的以两国最高领导人会晤为核心的各种活动安排。这部分以政治为主基调。另一部分是在美国芝加哥进行的以经济和文化活动为主的访问。在中美两国政府及各自外交部门忙碌地最后清点此次访问具体事宜的同时,两国各界对此次访问双方提出的主要议题与各自想要达成的目标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预期:帮助重新设置(reset)中美关系
 
胡主席此次访美的背景是2010年初以来中美关系出现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以几个典型事件(谷歌事件、奥巴马会见达赖、美国对台军售、希拉里在河内有关南海领土争端的讲话、中日在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及朝鲜轰炸延坪岛事件)和几个持续性的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朝鲜和伊朗核问题、南海和黄海问题等)串联起来的。
 
综合来看,美国想要“重返亚洲”的战略意图已经在各种国际和地区场合被表明;而虽然存在多种叫法,但美国各界对中国在外交 “态度上的改变”这一印象——由过去的谨慎低调变得果敢独断——在美国不同党派和业界间几乎形成了罕见的共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包道格(Douglas H. Paal)说,“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影响力的增加,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必定变得更加复杂,处理的难度也会更高。”
 
复旦大学倪世雄教授表示,两国最高领导人首先需要交流和讨论的,是两国各自在“国际体系中的战略定位”问题。这一问题是中美关系诸多紧张的表面现象的根源,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重点问题”。包道格也认为,“我们不能只是坐着静观相互投向对方的‘炮弹’,我们需要一种真正积极的外交。”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兰普顿(David Lampton)教授表示希望胡主席此行可以开始修复两国政府间开始发展的不信任。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葛来仪(Bonnie Glaser)也在其近期文章中表示,胡主席访问美国为重新设置(reset)中美关系提供了一个机会。
 
其他主要议题
 
倪世雄教授指出,除了两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战略定位”问题,两国领导人还需要且不可避免地将在其他一系列主要议题上进行交流与沟通。其中,朝鲜问题,由于不久前的天安舰事件和最近的朝鲜公布核设施及延坪岛炮战这三大事件,不可推卸地成为当前中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双方的难言之处可以说一说,误解、迷惑之处可以解一解。”这也是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主席、美国麻省参议员克里(John Kerry)1月7日在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演讲中首先提到的一个两国领导人应该交涉的议题。
 
此外,与贸易相关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以及南海和黄海问题是当前中美关系中的焦点问题。两国关系中的“敏感点”——台湾与西藏问题也会被提及。最后,2012年世界“大选年”在即,中美关系如何在两国政治发展的前景下承前启后,如何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制定新的议程,也是此次访问不可缺少的内容。
 
先期准备与后续
 
如果说最高领导人的正式访问主要起象征和升华作用,紧锣密鼓的先期准备则是“定调”和实质内容的谈判。胡主席访美前两国间的一系列互访值得关注:
 
1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与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弗卢努瓦(Michele Flournoy)在五角大楼主持举行第11次中美国防部副部长级防务磋商。
12月14-15日,第二十一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于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Gary Faye Locke)、贸易代表柯克(Ron Kirk)共同主持会议。
12月15-17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访华,商讨朝鲜问题与胡主席访美事宜。同行人员包括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管贝德(Jeff Bader)和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金成(Sung Kim)。代表团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崔天凯和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分别举行了会谈。
2011年1月3-5日,杨洁篪外长访美,为胡主席访美做准备,并就一系列两国关系的问题与美进行交流。
2011年1月9-11日,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访问北京,继续为即将到来的胡奥峰会做准备。
2011年1月9-12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Robert Gates)访华,与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举行会谈。
 
可见,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会面也引发和促成了这些善意的互访、互动。包道格建议,胡主席访问美国以后,双方应建立一系列的双边工作小组,通过持续、经常性的会议来巩固和落实此次访问的议程与成果。最重要的在于两国应该把这种势头在推动下去,从而能够使中美两国关系从2010的波折中走出来,走向平稳的2011。

 


中国:胡锦涛访美带来机会

文/包道格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1年1月)

重要国家之间的领导人互访应该被视为“推动性活动”(action forcing events)。即使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就像中美两国之间那样,安排一次首脑峰会也会让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和官僚们着力谋求有利的会谈成果,避免摩擦的产生。现在适逢有一个看清这一过程的机会,因为巴拉克• 奥巴马总统正准备接待将于1月19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奥巴马总统曾于2009年11月访问中国。从那时起到现在的这段时间里,媒体关注的焦点已从中美两国的合作转向了两国间的紧张关系。台湾问题、达赖喇嘛的白宫之行、南中国海的摩擦、钓鱼岛争端、美韩在黄海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朝鲜发动的挑衅,以及经济和贸易问题,都是导致两国关系紧张、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中美两国的媒体和美国国会内部充斥着“相互的战略性猜疑”。
 
然而,奥巴马总统于2010年中期向胡锦涛主席发出了访美邀请。这为两国朝着积极的方向改善关系创造了前提条件。尔后,副国家安全顾问汤姆•多尼伦(Tom Donilon)和国家经济顾问劳瑞•萨莫斯(Larry Summers)于2010年9月访问北京,为确保胡锦涛此次访美之行取得成功,向中方提出美方的构想。
 
冷眼看去,胡锦涛此行可以被视为一次相对而言意义甚微的访问——其意义仅在于,在胡锦涛最后的两年任期内给足一个面子,并为他在小布什政府执政期间首次访美时受到的粗心而笨拙的欢迎给予补偿。但是,鉴于中国目前对中美关系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邀请胡锦涛踏上白宫的草坪可以刺激他着手处理对美关系。这关系到他的“面子”,而他也乐于在对美关系方面有所建树,以便自己作为中国领导人的十年从政生涯日后得到世人的好评。这次访问成为一种“推动性活动。”
 
如果筹备得当,这样一次访问将为改善中美关系创造契机,否则,这将是一次难以设想或困难重重的访问。自从多尼伦于2010年夏天访问北京以来,中国显然已经认识到,继续因美国去年的对台军售而抵制美国军方,不利于中美首脑峰会取得良好的会谈成果。随后,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与中国国防部长在越南河内开会期间举行了会晤。12月初,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米歇尔•弗洛诺伊与中国军方的马晓天中将在华盛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防务磋商。中方对“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在黄海进行军事演习的反对之声也有所减弱。目前,盖茨本人正计划于2011年1月初对中国进行访问。
 
此前,第21届中国商贸联委会((JCCT)于2010年12月如期召开会议。中方在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问题上作出多项承诺。与会者认为,此次会谈可能是联委会历次会谈中最富有成效的一次。如果没有即将到来的中美首脑峰会,取得这一成果是难以想象的。
 
2010年12月,美国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杰弗里•贝德(Jeffrey Bader)对北京进行了访问。虽然此行的主要意图是与中方讨论朝鲜问题,但他们同时也参与了中美首脑峰会的筹备工作。 这次访问看来有助于松动中方一贯采取的对朝鲜半岛上逐步升级的紧张局势不予干涉的僵化立场。
 
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将于2011年的第一周访问华盛顿,继续推进中美两国首脑会谈的筹划工作。据推测,他的日程包括与美方探讨两国在若干问题上开展合作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包括朝鲜问题、伊朗问题、中美之间的相互战略性猜疑、清洁能源以及气候领域的合作。他还有可能走访一些民间的中美关系观察家,以便了解他们的观点。
 
尽管到目前为止,各项筹备工作大致进展顺利,但修复两国关系的进程可能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在峰会结束之后的几周内保住业已取得的成绩。中美两国以往达成建设性合作关系的经验显示,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最好办法,是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两国精英人士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因此,此次中美首脑峰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或许是两国领导人引导他们各自的同事,继续推进这一改善两国关系的进程。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主席的既定接班人习敬平和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之间的互访,将是开启这一进程的第一步。
 
然而,不应就此止步不前。美国应该在今后一年半的时间内,向下一代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发出访问邀请。美国还应该适当地指导和培训与中方官员对等的美方高级官员,以便中美之间的高层交流能够尽可能地持续下去。打消中美两国对彼此的战略性猜疑,或至少理解这种猜疑,应该成为此次中美首脑峰会寻求的主要目标。
 
由于贸易前景尚未得到显著的改善,且美国(和台湾、韩国和俄罗斯)即将面临如火如荼的2012年大选,如果中美两国间的争议没有在可能的情况下得到控制和解决,那么两国的双边关系极有可能出现新的严重的倒退。为了在下一阶段长期应对中国的再次崛起和美国国内的挑战,让尽可能多的中国和美国领导人参与中美之间的高层互访,可能是美国目前所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


--------------------------------------------------------------------------------
相关文章:

平复紧张的美中关系

包道格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下周到达华盛顿开始对美国的正式访问。在胡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之前,包道格对此次访问以及美中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做了详细分析。

包道格认为,胡主席此次访问将使两国关系走出动荡的一年。虽然主流观点还是认为中国变得更加厉害,但包道格认为,过去一年中的一系列事件,主要还是中国的过激反应,而非来自于任何一方实质上的挑衅行为。北京近来似乎认同了这种看法,已经在削弱这种反应的程度。出现过激反应的原因其实更多地是由于中国国内民众对某些问题的极端看法,并不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中国近来在这些问题上态度的改变,也很可能为两国领导人的会谈定下了基调。
 
胡锦涛主席此次华盛顿之行的日程表上将有那些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双方分别希望通过此次会谈取得哪些成果?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竞争是否在加剧?
两国领导人能否缓和双方在汇率与贸易上的紧张关系?
华盛顿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帮助解决中国与其东南亚邻国的领土争议?
北京和华盛顿限制朝鲜挑衅行为的合作效果如何?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是否在威胁着美国在亚洲的地位?
中国关于稀土金属出口的政策是否被误读?
中国国民的爱国主义在如何影响着北京的对外政策?
两国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持和改善双边关系?
 
胡锦涛主席此次华盛顿之行的日程表上将有那些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在过去的一年里,美中关系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双方在南中国海、东海、黄海等地区相关问题、朝鲜问题以及经济问题上产生了不少分歧。而此次会谈将成为一个让两国搁置争议重回合作的机遇,在此次访问于九月份提上日程之后就已经开始出现这种趋势。
 
双方已经有多次互访,以期解决诸如朝鲜问题等热点问题。这些努力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朝鲜半岛对抗的升级。国防部长盖茨将在本周访问中国,这将使两国的军事对话重归正常化。而中国的外交部长上周的访美则为两国元首的会谈铺平了道路。
 
这次访问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为过去一年两国关系的受干扰时期划上了一个句号,但它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意义。我们正在进入关键的大选年,不仅美国,台湾、韩国、甚至是中国,2012年都将成为政府更迭的关键年。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将是一个困难的时期,因为每个国家都要面临各自的国内政治压力和经济挑战。
 
两国总统有机会为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定下基调,并建立切实有效的高官对话机制。我们基本上知道谁是未来中国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但他在美国不是很出名。这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他可以到华盛顿呆上10天,在这里,他可以对对方的主要情况有个基本了解,并对其今后的政策走向做出取舍。
 
此外,美国副总统拜登可以去访问中国。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也应该在未来十八个月内访问美国,对中美关系增加了解、提高认识。像中美两国这样两个不同的国家之间出现紧张是自然的事情,增进高层领导的互动将帮助我们顺利走出这些紧张。
 
双方希望通过此次会谈取得哪些成果?
 
对于胡锦涛主席来说,这将是他对美国的告别访问。这将是他十年以来作为国家主席和党的总书记任期的巅峰。对他来说,此次访问将展示他的主导地位,他为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定下基调;他为他的继任者指示方向。
 
奥巴马总统在其任期内的前两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其过激的政策也为其带来了不利后果,在前两年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被近期共和党在参众两院的收获所抵消。奥巴马总统在国内有所作为的空间已经被限制,他将发现,相对于国内事务来说,国际事务将更方便其施展拳脚。
 
能否在第一任期内正确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对于奥巴马总统的连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他在中国问题上过于软弱,那么他一定会被共和党打败;但是如果他过于强硬而不能正确处理与中国的关系,那么也一定会被打败。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包括朝鲜、柬埔寨、南中国海和伊朗等。
 
两国已经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我们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时是有着共同利益的,两国必须共同努力以应对危机之后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经济继续繁荣发展。两国元首各自向国内传递积极的信号,两国将加强其国家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既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在八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的框架之内进行。

双方希望通过此次会谈取得哪些成果?
 
两国之间实际上存在双重担心,中国担心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措施,美国担心中国取代其地位而成为世界霸主。其实这两种忧虑,都受到新闻媒体疯狂报道的影响,这些报道得到很多民众的支持。而此次美国之行恰好为胡锦涛主席提供了向这些担心传递相反信息的机会。
 
这对奥巴马总统来说就比较简单,在这次访问过程中,他可以重申美国没有遏制中国的意图。此外,如果你认为美国试图遏制中国,那么证据在哪里?美国最好的大学里面有13万中国留学生就读。世界上,贸易不平衡的存在恰恰反驳了这种担心,因为如果是与类似于苏联那样的竞争对手相处,美国就绝对不会拥有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而美国所主导的技术转移、投资流动和人员流动都是与遏制的完全不相容的概念。此外,如果美国要求中国周边国家遏制中国,那么,他们将退出与美国的同盟。
 
在另一面,美国也需要一些保证,中国需要明白,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秩序是需要维持的,在这种秩序中,中国能够保持发展,美国才能安心。中国不应因为以强大的经济和提高的军事地位重返世界舞台,就试图打破美国的如意算盘。中国官方给过美国很多此类保证,但公开的就较少了。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国内媒体在西藏、新疆或台湾等敏感问题上的表态越来越多。中国民众感到可以更加自由地对美国进行指责,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更加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应该明智地选择向公众传递更为理智的信息。
 
两国领导人能否缓和双方在汇率与贸易等经济问题上的紧张关系?
 
虽然不应如此,但货币问题仍将是两国领导人会谈的重要内容。这就像通过测量你脚趾甲的成长程度来评估你的健康状况一样。其实,我们应该着眼于病人的整体健康。
 
中国在其国内发展战略上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其投资比例远远高于历史上的任何国家。这一点,就其性质来说,必然会使其他贸易关系进入赤字状态。中国需要降低投资在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所占的比例,并最终实现以消费为主拉动国内经济增长。但是,中国国内需要建设的地方还很多,所以,也许还需要10-15年的时间,中国国内的投资和消费水平才能达到持平的程度。
 
对美国而言,它一直采取巨大的赤字财政政策,而这是需要得到控制的。我更乐观地认为,中国可以凭借其不太民主的政治制度,能够比民主的美国更快地改变其政策导向。
 
在美国,通常需要三到四次选举才能实现重大的改革,而中国却可以很容易地做出改革的决定。这种国家情况的不同将是两国关系紧张的根源。而且,就像美国以前的历次选举周期一样,总会有人指责中国,无论是货币问题、投资方式,还是不公平的市场准入。我再次声明,这些问题都是两国领导人可以将其纳入即将到来的会谈内容的。
 
华盛顿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中国与其南部及东海地区邻国的争议?
 
标准的说法是,中国近来在各种事务上变得更武断自信。但回顾过去的一年,我突然发现,其实几乎每一起事件是中国有些过度反应。所以这些事件的真相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事实上,与其说中国因为自信心的膨胀而进行挑衅,还不如说中国对于很多问题的反应过于强烈。这些反应往往受到了过多的民意干扰,而这并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在2010年底,我们看到,很多在中国的外国外交官对过去一年中国的印象都不太好,这不只是美国,很多中国的邻国都有这种感觉。其实在朝鲜问题上,中国确实没有对朝鲜的挑衅性行为给予足够快的反应。加上其他一些事件,导致美国和其盟国的关系在最近更加密切——但这不是中国的目的。
 
因此,中国官员似乎需要重新考虑,他们是否应该向美国和本国民众传递具有保证性的信号。此次首脑会谈应该是一个机会。中国可以通过此次会谈向美国做出保证,双方也可以借此为未来几年中美关系定下基调,以确保双方在政治问题上绷紧的弹簧可以放松,并更加快速和务实地应对出现的任何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在两个政府之间充当调停人,以消除双方产生更多过激举动的冲动。
 
北京和华盛顿如何合作以限制朝鲜的挑衅性行为?
 
双方在去年上半年中关于朝鲜问题的合作是很差的。奥巴马总统在6月于多伦多举行的G20峰会上同胡锦涛主席会晤之后,专门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并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是故意无视那些来自于朝鲜的挑衅行为。
 
更近的,比如在去年秋天,朝鲜大张旗鼓地展示其浓缩铀设施,并且炮击了朝韩两国边界地区的延坪岛,这对中国来说也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我认为,奥巴马政府利用巧妙的外交、直接沟通和派往中国的特使向中国传递信号:“看,问题变得越来越危险了,是时候让其重回正常的轨道了。 ”
 
现在中国尚未在他们是否会将朝鲜拉回到合理的轨道上向美国政府传递明确的信号。但对我来说已经相当清楚的是,中国终于开始对朝鲜施压。但是这种效果会持续下去吗?大概不会。但我们可以利用从现在开始到首脑会议,以及会议之后的时间尝试重新启动朝韩外交,以期找到一个更有建设性的途径来解决朝鲜问题,消除当前和潜在的威胁。
 
但是,这并不一定能行得通,因为朝鲜已经多年通过做坏事来获取利益,我们要设法使其离开这种轨道是相当困难的。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是否在威胁着美国在亚洲的地位?

中国确实有了发展海军的能力,而中国的海军已经沉沦了600年。在过去的600年中,中国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那些需要以海军来保护的利益,比如现在中国的投资和贸易模式,因此,中国已经开始建设其海军了。
 
在军用船舶进入专属经济区的问题上,两国存在实质分歧。我认为中国是错误的;但中国认为美国的立场是错误的,而我们有没有评判这种对错的权力,所以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寻求解决。
 
中国的军事实力确实有所提高,中国军队的武器更加精准,火力更强,但是和美国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而这种差距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消除的。
 
美国陷入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但尚能获得些许安慰的就是奥巴马政府已经认真着手重新平衡我们的军事力量,并增加对东亚的重视。从2000年至今的十年间,我们花了很多钱,也损失了很多时间,我们的精力分散到了世界许多地区。在此期间,中国正逐渐成为领导者,而美国因为战略的失误而没能在亚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奥巴马政府做的比较好的——我也希望共和党政府能够同样做到的——就是重新分布美国的军事力量,把本应属于东亚的军事力量调回其岗位。美国将不得不对其军事力量进行升级,以满足现实需要,应对变化了的环境并保护其利益。这种平衡的重建并非更加昂贵,实际上是更加便宜的。我们在经济上遭遇的衰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军事开支得到弥补。
 
中国的稀土金属出口政策是否被误读?
 
公众对于稀土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我听到洪博培大使在接受查理•罗斯的采访中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认为他处理得很好。民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确实存在错误。世界上确实存在稀土短缺,而这些资源确实是昂贵的,无论是价格还是从环境代价上来看。
 
中国给美国敲响了警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一直依赖从中国进口这些资源,因为这样做更便宜,相对地,我们忽视了自己在这些产品上的生产能力。现在中国的政策使我们重新检讨这种做法。我们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设施,以及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此类设施,以满足世界对稀土和这些高科技产品的需要。
 
中国国民的爱国主义是否在影响着北京的对外政策?
 
在中国正在进行着一项有趣的辩论,而美国的媒体还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中国国内一些有见识的作者撰写了一些文章,他们指出中国政府是如何通过举办奥运会等活动来提供中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并借此转移民众对于西藏等问题的视线。而正是由于这些做法,中国国内当前的爱国主义热情正在膨胀,正如这些作者们所说,“中国民众盲目的爱国主义热情在不断膨胀,已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还有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在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之后,中国开始实施其爱国主义教育运动,在此之后,孩子们谁都不记得1989年发生的那些悲剧,而只记得中国是如何遭受外国侵略的,以及他们应该如何更加爱国。而现在他们即将进入成年,因此可以预料,我们将看到此类型的民族主义将在中国崛起。更重要的问题是,现在中国的领导人们会如何引导这股力量?
 
两国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持和发展双边关系?

对于政府行为来说,必须存在足够的外力才能迫使政府做出一些行为。官僚主义的盛行使得政府只有在这种外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有所作为。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如果想消除这种官僚主义的影响,那么一条最好的途径就是让领导人们举行会晤,并且让他们带上一些可以向对方展示的东西。

另一种替代方法就是回来说:“我已经向他们表达了我是多么强硬。”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现在的环境,并且可能产生误导。所以,我认为,两国高层之间的定期会晤将是更有效的。这将消除两国官方机构中的官僚主义并且对于双方的利益都更有利。
 
中国希望吸收更多的美国先进技术,并希望能够在美国进行更多投资。而美国则希望在中国有更好的市场准入,希望中国政府减少对美国公司技术上的限制,并降低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损失。两国通过商业和贸易联合会谈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次会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有成效。这无疑是因为它恰好在峰会召开之前,没有人希望在这种时候出现无果而终的会谈。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次会谈的惯性去取得更多成就。两国领导人将在于法国举行的G20峰会上进行更多会晤,也将于11月在美国夏威夷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上碰面,届时将有多国领导人就自由贸易问题展开讨论,这将是推进自由贸易的好机会。

相关文章:『卡内基中国透视
『内外互动』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4年5月(总第98期刊) 2014-06-05 [2766]
『内外互动』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4年4月(总第97期) 2014-05-03 [4406]
『内外互动』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4年1-2月(总第95期) 2014-02-28 [2958]
『内外互动』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3年12月(总第94期) 2014-01-10 [3136]
『内外互动』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3年11月(总第93期) 2013-12-10 [2726]
『内外互动』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3年10月(总第92期) 2013-11-06 [2387]
『内外互动』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3年7月(总第89期刊) 2013-08-06 [2838]
『内外互动』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3年5月(总第87期) 2013-06-06 [4060]
『内外互动』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3年(总第86期)‏ 2013-05-09 [3277]
『内外互动』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3年02月(总第85期)‏ 2013-03-09 [7729]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谁看透了美国大选?企业家为何赢了知识分子 2024-11-16 [76]
美国教育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比较洞察 2024-11-16 [70]
当代人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2024-11-16 [72]
是谁让命悬一线的Tiktok 出现一线生机?他又是怎样影响特朗普的? 2024-11-16 [54]
伊拉克历史见证:搞个人崇拜的政府终将走上覆灭之路,家毁人亡 2024-11-16 [63]
一个最清晰的“MAGA”对华政策阐述 2024-11-16 [58]
人民才是老板 2024-11-12 [148]
特朗普胜选后,女性发起美版“四不”运动... 2024-11-12 [140]
以史为鉴,透视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现在与未来 2024-11-06 [311]
11个反直觉思维法则,能深刻改变你的人生 2024-11-03 [39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