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 J.D 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掩卷之余,感觉有三:一是亲切,二是震惊,
三是深思。
我读研的城市辛辛那提就在作者家乡米德尔敦(Middletown)附近,仅有 40 分
钟的车程。万斯在耶鲁法学院毕业后还在辛辛那提创立了投资公司纳亚资本。所
以,书中的点点滴滴都勾起了当年的记忆。
但亲切之余,更多的是震惊。在九十年代来自刚开始走上改革开放道路中国的留
学生眼中,俄亥俄与辛辛那提都是经济发达、民生富裕的所在。此间居民德裔为
主,是宝洁公司(P&G)的总部。除了市中心的非裔聚居区,去过不少白人同学、
老师的家,看上去过的都是体面的中产阶级生活。
但是,在书中,我们读到了另一个辛辛那提,另一个俄亥俄,另一个美国。万斯
的家庭破碎,母亲不停更换男人,深度毒品上瘾,吵架家暴是日常,手枪总是上
膛。而且悲剧不限于他们家庭:“我稍大一点的时候曾听大人们说起街坊邻里那
些饿肚子的可怜小孩... ...”“全镇将近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这一数字
中还包括大约一半的孩子。”这个社区普遍情绪是悲观,绝望: “我们觉得自
己深陷囚笼之中”。这可不是发生在非洲,而是发生在全球最发达,最富裕的美
国的心脏地带,发生在“高人一等的”白人社区。
那么,关键问题是,谁对“乡下人的悲歌”负责?个人?社区?政府?在书中,
万斯并不掩盖家庭、社区的自身的问题:“我们的悲歌无疑是一个社会学上的问
题,但同时也与心理学有关,与社区有关,与文化有关,与信仰有关。”万斯甚
至坦承“乡下人”懒惰。“走遍这座城市,虽然这里 30%的年轻人一整个星期的
工作时间加起来不会超过 20 个小时,但却没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懒惰。”
这段话还被一些左派用来指责万斯歧视“乡下人”。
但平心而论,每个族群都需要自己的批判者。万斯在书中并不止步于批判,也有
褒扬。他提出了“两套乡下人道德观念”的说法:“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知道,
在白人工人阶级存在着两套不同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压力。我的外祖父母所代表的
是一种:老派、默默的忠诚、自力更生、勤奋努力。我母亲和我们社区越来越多
的人所代表的则是另一种:消费主义、与世隔绝、愤怒、不信任他人。” 好在,
万斯不仅继承了外祖母的姓,而且继承了她的品德。这是万斯成功实现“阶层跃
升”的秘诀。
假如这本书仅仅是停留个人与家庭层面,那不过是万斯版的“成功学”和“美国
梦”:从一个贫困、吸毒、家暴的白人家庭和社区中走出,参加海军陆战队,成
为耶鲁法学院精英,进入收入丰厚的律师界,投资界,当然还有后来的政界,完美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美国版本。但读者会追问:为何绝大部分的“乡下
人”和他们的孩子没有这样的运气和结局?“美国梦”对他们而言可望而不可及。
更有甚者,同样的悲歌在美国的整个铁锈带(Rust Belt)都在响起。铁锈带最指
的是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包括俄亥俄。这里原本是美国的重化工业中心。
自从上世纪 80 年代后,重工业衰落,机器布满了铁锈。因此,这本书应该读成
一本“美国铁锈带社会政治学”。《纽约时报》一篇文章的标题就是“读懂《乡
下人的悲歌》,你就懂了万斯和 2024 年大选。”
不难理解,这些失落的“乡下人”很愤怒, 很不满,但为何他们大多向右转?
至少可以从书中总结出三点:
一是与自由派有着巨大的文化鸿沟:书中提到万斯的外祖父不喜欢里根,但恨透
了民主党的蒙代尔(Mondale),“因为他是属于北方的受过良好教育的自由主
义者”。在华人眼里他们都是白人,但北方和沿海的多是盎格鲁-撒克逊(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WASP),他们是白人中的上流精英。而万斯属于爱尔兰
裔,这个族群在美国足有 3200 万之众,加上苏格兰裔就更多,多为贫穷的、教
育程度低下的工人阶级。因此,他们在文化上与自由派格格不入就不奇怪了。
二是认为自由派推崇的福利主义摧毁了社区:“政府在’付钱给那些啥都不干的
人们!这些人在嘲笑我们的社会!我们这些努力工作的人反倒因为每天工作而受
到嘲笑!’”万斯说:“现在的美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鼓励社会的溃败,而
不是抵御腐败。”这种观念正说明,尽管贫穷,“乡下人”还保留工人阶级用双
手赚钱的价值观,这与自由派的福利主义拉开了距离。
三是对自由派推崇的全球化的不满。书中浓墨重彩谈及了万斯家乡米德尔敦,在
万斯父母时代,那是这里的黄金岁月,拥有阿姆科钢铁厂和 6 家造纸厂,80 年
代,美国中西部的钢铁业全面崩溃,阿姆科总部迁往东海岸,工厂开始了一轮又
一轮的裁员。这里成为“美国工业辉煌的遗迹”,“大量流失工作和希望”。伴随
而来的是社区飞快衰败:“购物中心用木板封住,城市游泳池用混凝土填满。许
多居民开始吸毒。”全球化不仅导致产业空心化,更导致社区溃烂化。有趣的是,
万斯也提到,把一切问题归咎中国是“ 谎言”。
从以上几点,就可以回答为何这本书可以读成“铁锈带社会政治学”:另一个美
国在衰败,另一群美国人在挣扎;他们被边缘化,被遗忘。他们在生气,他们要
改变,他们在寻找自己的代言人,这就解释了特朗普势力兴起的社会基础:
在书中,万斯并没有给出一份系统的解决方案,他也承认没有一个神奇魔方。但
读这本书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读懂今天的美国社会政治,我们还要读懂另
一个美国和另一群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