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人在海外海外留学
关键字  范围   
 
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一:构建你的社会支持系统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 | 作者:武志红团队 | 2024/11/16 9:28:16 | 浏览:25 | 评论:0

留学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改变。这期间,客观上的环境改变以及主观上的身份转变,使得部分留学生心理问题集中爆发,适应不良。在我们展开的征集、访谈,以及部分咨询案例里,我们发现一些留学生处于孤独、隔离、压抑的状态,也听到了学习压力、亲人离世、自身生病等具体困境。我们将连续三周发布「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系列文章,探讨留学生的自我、家庭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支持系统。


提到留学,我们似乎很容易理想化——拓展视野、磨炼英语、广交朋友等,但离开熟悉的环境,独自在一个陌生国度求学,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尤其美国和中国在东西两方,距离遥远,语言、文化和环境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像一面放大镜,在遇到困难时,会放大你的困难,在你心理有困扰时,也会强化你的困扰。


在我们做的关于“留学生心理困扰”的网络征集和个体访谈中,被谈及最多的心理困扰就是孤独和无助。


而在豆瓣社区,接近8万人的「艰苦留学组」里,探讨较多的主题也包括:孤独、想家、要不要放弃…甚至有不少抑郁症的求助热议贴。


不仅如此,在KnowYourself一项针对10000+留学生的调查发现,高达83.95%的被访者在整个留学过程中经历过至少一次心理崩溃,44.58%的被访者想到过放弃。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谈谈留美学生的这一处境。


01
第一关:语言障碍

不仅孤独,还有学业焦虑和人际压力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孤独不是来自身边无人,而是无法与身边人交流最重要的感受。


这句话写出了多数中国留学生的强烈心声。


语言,是第一关,也是第一个障碍。


在国内无论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落地美国,在真实场景对话时,很多人仍然开不了口。


例如一位受访者提到,尽管他本科是英语专业,但在和的士司机对话时仍然感到紧张,再三犹豫才敢开口。


不仅仅是初到美国的学生会有语言障碍,留学多年的人也会如此:


“读书+工作已经来美8年了,但每次参加英语的社交活动,或者找工作,参加面试,都会非常的没有自信。很担心自己英语表达不够流利,反应不够快,不讨喜。久而久之性格也越来越孤僻内向。”


“我在美国读高中,回国一年后又到康奈尔上了两年硕士,其实我发现周围美国本地学生并不多,大家的英语都不好,但是有的人敢说,我就不敢说,我会觉得英语不好就代表能力不行,每次开口都有羞耻感。”


“学业繁忙,以前可以轻松搞定的学习,到了国外发现有些科目不管怎么努力也学不懂。社交压力,需要集聚很多能量才能对人微笑。渐渐的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社交。还要找工作,经济和对未来的未知造成很大压力。”

我们会发现,有些人是英语水平低;而有些人是受困于“我不够好”的羞耻感不敢开口。


于是,面对快速更迭的网络用语、地方俚语、学科专业词汇,自信心也随之崩塌。


不仅学业上有压力,人际交往上也逐渐回避。


学业最初的压力,源于课堂上“听不懂”和“跟不上”;随之而来的压力则是担心自己的表达无法被理解,因此在课堂或社交场所中不敢开口;即便是鼓起勇气表达了困惑,也会对外界(老师和同学)的反应很敏感——


“他这句话里面有歧视吗?”

“对方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这种思维反刍,会形成一次又一次的内在消耗,如果无处排解,便会不断叠加,最终演变成“防御性沉默”,抗拒社交,自我封闭。


《从边缘到融入——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适应分析》一文中提到:


相比其他英语国家的留学生,中国留学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身边陌生的语言环境。在适应英语环境的过程中,他们很难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由于在思维表达方面持续感受到障碍,心理上进而产生被忽视感,这些都成为引发压力的重要诱因。


不仅如此,语言上的障碍,还会让他们在面对冲突和歧视的时候,习惯性采取妥协、回避、沉默的人际交往策略。


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而是像一个雪球在内心越滚越大,于是孤独就越来越具体,难以忍受——这就造成了很多留学生的「艰难」。


更糟糕的是,当他们心理出现困扰时,语言障碍也会大大降低他们求助的可能性。


02
新环境引发心理不安

文化差异带来长久的疏离感


在我们的采访中,受访者提到落地美国最直接的陌生感,来自环境的差异。


下飞机的那一刻,气温、光线、声音、味道、周围的人……让留学生瞬间体会到新环境的陌生感,这会让人兴奋,也会产生隐形的压力和恐惧。


有些人来到美国后会有“不安全”感,例如突然接到诈骗电话声称其涉嫌犯罪或身份有问题,附近刚发生枪击案,夜间直升飞机巡逻发出的飞行声令人焦虑。


有一部分受访者提到,语言的障碍加上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感,会产生特别想“回家”或“躲进一个安全屋”的感受。


对此,心理咨询师祝星辰提醒,留学生初到一个国家,害怕和不安是非常本能的情绪反应。不知道在害怕什么,但就是会感到害怕,是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发挥作用。


环境中令人不安的元素过多时,可能激发一些人原有的心理创伤,令他们产生某种程度的心理退行。当熟悉感代替陌生感之后,这种应激反应就会消失。


同时,我们也发现留学会显化我们原有的人际关系模式和心理依恋类型。


例如焦虑型依恋者,会更容易感到不安和害怕,他们对环境和关系中的威胁信息更加敏感。


对依赖性比较强的个体而言,离开母国,去到一个新的国家,就像婴儿离开了母体,最初是会感到恐慌和焦虑的,需要时间去适应环境、获得身边人的支持、以及科学的自我调节之后才能恢复内在的稳定感。


而安全型依恋者,则更不容易感受到不安,并且他们在面对人际关系,新环境的新信息时,倾向于以积极态度融入和适应。


环境给人的冲击比较直接,而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则是循序渐进的。


一位留美8年的网友分享,她因为对美国本土文化了解不多,无法与同校本地同学进行融洽的交流。在美国人比例较高的场所,她很容易感到紧张、不自在。


她明显感到,自己和本地学生并非语言不通,而是有着十几年的文化差异横亘其间——听他们聊天,她就如同一个外国人听一群中国人聚在一起聊《葫芦娃》。


关于这种文化冲击带来的情绪体验,《从边缘到融入——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适应分析》一文有非常精准的总结:


当从一种文化穿行到另一种文化,个体会经历文化信息缺失,从而感受到身体、心理及精神适应上的困难,从而导致心理上的忧郁症和生理上的不适感。


03
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

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对于初次留学的人,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兴奋期、文化冲突/碰撞期、适应期。


但是每个人度过这些阶段的时长不同,这和年龄、认知还有语言水平有关。


一个人如何从冲突碰撞期,逐渐进入适应期,有一个事情很关键:

那就是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什么是社会支持系统呢?


在《心理学入门》这本书中,作者做了全面解释:


社会支持系统(social-support system)是由朋友、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和其他能够提供帮助的人组成的网络,从他们身上,能获得信息、建议、物质支持和情感鼓励。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个体应对压力。



孤独和抑郁的负面情绪很少发生在有社会支持的人身上(Beehr et al.,2000;Weisse,1992)。


朋友、父母和老师等多重支持的存在,可以显著降低青少年的孤独感,缓解他们的社交焦虑(Cavanaugh& Buehler,2016)。

另外,社会支持可以使应激源的威胁看起来没那么强烈,因为个体清楚自身能够获得支持系统的帮助。


和别人谈论令人害怕或沮丧的事可以帮助人们更现实地看待威胁,例如,和有类似经历的人交谈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看待这种境况。


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但这个支持系统并不是天然存在的,尤其是在美国这种对独立性和自主性要求很高的国家,很多学校没有固定的班级,固定的团体,它需要你慢慢积累、主动搭建。


对此,我们有以下建议:


—主动去建立多元的人际关系


曾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留学两年的心理咨询师朱兰表示:根据不同场景建立多元人际关系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学习的搭档、同住的舍友,小组的同学,校友前辈等等,尽量让自己处在多元的人际支持网络中,而不是单一的关系。


留学期间,朱兰跟随的导师与中国留学生群体较为熟悉,导师给她介绍了自己带过的往届中国学生,这让她很快建立了安全感。


即便有语言障碍,但人际支持有效帮助她缓解了压力。


她特别提到,亲密关系对留学生的重要性:一段健康良性的亲密关系,能够带来爱、陪伴等情感支持,帮助留学生适应并解决现实困难。


—基于共同爱好或特长建立关系


①选择几位温和稳定、包容大度的同伴交往;②在人群中尝试展示自己的特长,或对某事物的兴趣,通过该途径寻找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③积极联系校内中国留学生组织和群体,参与聚会活动。


受访者易文(宾州州立大学毕业)提到中学阶段留学生的社交很简单,自己擅长什么就展示什么,例如某项运动,这能帮助你快速在群体中获得认可,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豆瓣社区「留学艰难组」,有自称 i 人(内向者)的留学生求助,如何有效线上社交,帖子底下不少留学生组员回应:私聊比群聊更易精准和同学建立友谊。另外,真实的社交比线上社交更能推动建立朋友关系。


—做好自我支持,学习自我安抚技术


所谓自我支持,是不评判自己,不自我贬低,充分认识和理解自身处境后,学习自我调节与安抚,逐步学会在冲突中自信捍卫自身权益。


理解自己作为外国人融入陌生环境必然产生的胆怯退缩情绪;也理解自己在多重压力、身边无人陪伴时可能会遭遇的情绪崩溃状况;认识到难以融入、孤立无援、想要放弃是多数留学生必然面对的共性问题……


心理咨询师祝星辰建议留学生,学习一些心理咨询的“稳定性技术”,进行自我安抚,帮助自己找回掌控感和归属感,例如:着陆技术、接地技术、呼吸放松法等等。


另外,心理学家Christopher Willard对留学生有个非常具体建议:注意避免“HALT”——别让自己太饿(hungry)、太生气(angry)、太孤独(lonely)或太累(tired)。


不要小看「吃饱、喝好、睡够」这样基础的自我关怀,许多留学生提到,心情低落时,给自己做一顿好吃的,瞬间感觉到自己成就感满满——能有效地帮助自己恢复「自我效能感」,提升自信心。


—积极寻找专业支持


如果发现自我调节和人际支持已无法帮助到自己,且有以下情况时,请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①社交焦虑/回避

想和他人交流,但又担心会被评价,或感觉自己很愚蠢,因而压抑需求,回避大部分社交;不敢拒绝他人无理的要求,害怕冲突,习惯性妥协。


②陷入抑郁情绪

持续两周或以上有低落和无望的感受,行动迟缓,说话变少变慢,难以完成基本的自我照顾等。


③自杀意念

长久被孤立和自我孤立,产生“如果能消失就好了”、“如果我不在别人会发现吗”等念头。这是危机信号,必须寻找专业人士支持,条件允许时请到当地医院精神科寻求帮助。


常见的求助渠道,包括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社区相关心理组织,当地的心理热线等。


有些人会将「心理脆弱」视为无能,加之过往在依恋关系上的失败体验,让他们羞于对外求助。原本的孤独无助,则会因长久压抑演变成情绪障碍。


留学生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面临仅靠自己无法逾越的困境,留学生活可能会放大这些困境,而寻求支持和帮助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只有及时评估自己的不良情绪,寻求专业支持,才能避免陷入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祝愿每个留学生朋友都能尽快克服语言障碍、学业压力、新环境冲击和文化差异,建立起良性、健康的人际支持系统,顺利度过冲突期、进入适应期,享受学有所成的留学时光,留下美好的回忆。



相关栏目:『海外留学
川普竞选承诺:“留学生毕业自动拿绿卡”!重回白宫第一天就办! 2024-11-16 [17]
怎样选择美国大学赢取未来?--《美国留学直通车——从筹备到就业一站式指导》 2024-11-04 [178]
ED录取率比RD高3倍以上?!这几所美国Top名校,录到就是赚到! 2024-11-03 [217]
25Fall英国Top院校 “录取要求变化” 大汇总!UCL新增三大热门专业、爱大等list放宽啦... 2024-10-31 [279]
遣返判刑!中国留学生遭起诉!只因掩盖行踪,串谋删除了一张照片 2024-10-16 [645]
“出国后,我的欲望逐渐消失了......” 2024-10-13 [690]
美媒揭秘CPT暴利背后的真相!是留学生的续命神器还是定时炸弹? 2024-10-09 [756]
英国和澳洲留子双双裂开了! 2024-09-29 [918]
今年已经进入抢人模式的几所英国大学 2024-09-29 [918]
自己做出国读书预算的方法 2024-09-29 [94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