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25日在北京举行的2011年度工作会议提出其“创新2020”总体目标:经过10年努力,有效解决一批事关中国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在一些重要领域进入世界前列,培养凝聚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形成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服务全局、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研究机构。
在总体目标框架下,中科院“创新2020”具体目标包括:
——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创新跨越。在空间、信息、能源、资源、农业、海洋、人口健康、生态与环境、先进材料与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解决一批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问题。
——学科基础进一步优化提升。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地球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主流学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前瞻布局一批前沿、交叉、新兴方向,培育形成一批对未来发展影响重大的新的学科生长点。
——研究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1/3左右的研究所率先跨越发展,成为国际同领域具有强大竞争力和重要影响的研究机构,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更加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优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至2020年拥有2000余名科技尖子人才和领军人物、3000余名科技带头人,拥有结构合理、动态优化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至2020年,形成覆盖全国、特色鲜明的院地合作体系,有效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国家宏观决策更加有力。不断提出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思想和有重要价值的咨询建议,不断提供系统翔实的科学数据。
——国际科技合作更加活跃。成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重要代表,在全球科技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区域科技合作中发挥核心或引领作用,在国际科技组织中发挥重要影响。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说,“创新2020”将分3阶段实施,2010-2011年为试点启动阶段、2012-2015年为重点跨越阶段、2016-2020年为整体跨越阶段。
相关讯息:中科院启动“未来先进核裂变能”等5大先导专项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25日说,该院2011年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抓好“未来先进核裂变能”、“空间科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和“中科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等5个已正式立项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
中科院2011年度工作会议当天在北京举行,白春礼做工作报告时作上述表示。他说,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是国家面向未来的一项战略安排,是对国家科技计划序列的丰富和完善,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中科院要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实施。
——未来先进核裂变能专项提出“钍基熔盐核能系统”、“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堆嬗变系统”。
——“十二五”期间,空间科学专项将重点针对黑洞的性质及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暗物质性质、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太阳爆发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和检验量子力学完备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项将集中研究干细胞调控、干细胞治疗核心机制、干细胞应用体系等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专项将深入研究中国的陆地碳收支定量认证、碳增汇潜力与速率、增汇技术与措施、以及未来全球增暖情景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关系的不确定性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中科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专项将从国家层面搭建数学与信息技术、经济金融、先进制造、材料环境、生物医学、物理与工程等学科交叉合作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分为前瞻战略科技专项(A类)和基础与交叉前沿方向布局(B类)两类。白春礼表示,中科院今年还要推进“面向感知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深部资源探测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3个已预启动A类先导专项的预研和立项工作。
同时,加快推进B类先导专项策划,重点是南海海洋技术与系统研究中心、农业分子设计育种中心、系统生物学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青藏高原挑战性科学问题研究中心等,今年争取再启动实施3-4项A类先导专项和5-7项B类先导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