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研学者来说,失败是常常会遇到的事。
实验不成功、论文没通过、课题项目没中、求职不顺利、科研没结果……这些大大小小的失败,或许你也经历过!
其中,最让人受挫的,往往是在这三个关键时期遭遇失败!
01
博士毕业,论文没过
如果说攻读博士是一场打怪升级游戏,那么博士毕业就像最后关头的大BOSS,不论前期走得有多顺利,多半人都会在这里栽跟头。
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早在2018年和2019年,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延毕率就超过64%。
来源:微博教育
而延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论文没过!不管你做实验熬到几点,在图书馆泡了多久看文献,最后外审只看完稿的论文。论文过不了,就不能正常答辩。
更崩溃的是,像是某种定律一般,改论文的时候就找不到导师了。
眼看着毕业季到来,自己还在改论文,改着改着就错过了毕业这趟列车。
02
高校求职,难度升级
找工作几乎是每个毕业生都会头疼的事,有些人还会因为求职太难而自动选择延毕。
据智联招聘《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普通院校硕博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为33.2%,较去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而且多数博士毕业后的求职目标都是高校,高校求职大家都了解,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跟博士延毕相比,失败的几率只高不低。
有些博士毕业前就开始联系学校投简历,收到的回应却寥寥无几;也有人找不到与自己需求匹配的院校,待业时间逐渐拉长陷入焦虑。
03
科研发展,陷入瓶颈
进入高校独立工作后,多数“青椒”们都会面临做科研、发文章难的问题。
以前读博的时候,会有导师把关和“加持”,独立工作后,往往只能依靠自己。而且还是在完成教学任务和行政事务之外,挤时间来搞科研。
由于心力不足,资源有限,“青椒”们科研发展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难题,导致研究停滞不前,结果课题申报也没中,职称也没评上。
04
这样做,成功的几率更高
试想一下:
博士毕业时,如果有同领域的专家为你的论文把把关,提高论文的质量;
高校求职时,如果有同层次高校的专家为你的学术水平做评估,提供与之匹配的高校或岗位;
“青椒”科研工作中,如果有同行业的专家为你的课题申报进行指导,帮你分析学术研究的发展潜力等等;
那么,你成功的几率会不会更高?
1919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著名的演说《以学术为志业》中提到:
“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对于刚刚迈入学术大门的年轻学者而言,不啻一段需要在不断的挫败和平庸感中斗争和煎熬的历练。”
但有时候,“熬”是远远不够的。
不论是毕业论文、个人求职或者“青椒”学术发展,努力和结果不成正比的例子数不胜数。失败是因为努力程度不够、“熬”的时间不够长吗?并不是,努力只是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能接触到的学术资源。
如果说你的努力决定着科研水平的下限,那么你身边的学术资源就决定着科研水平的上限!
在科学研究的关键时期,科研“大咖”或同行业顶尖学者的指导和帮助,便能让你的努力得到最大化的正向反馈。
由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推出的“学术体检”,就有超50万来自海内外顶尖高校的专家学者,他们都可以成为你科研路上的坚实伙伴!
不论是“硕博论文评审”、“个人学术求职”还是“青年教师学术发展”,“学术体检”的专家学者都可以对你的学术研究水平、方向、发展潜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如果专家同意,还能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