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2025年,QS就宣布已经在筹备2026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了。

图源 QS 官网
并且新排名官宣加入了一个全新的指标——国际学生多样性(ISD)。
这一指标主要考察学校国际学生的比例以及学生的国籍分布。具体来说,ISD 衡量的是国际学生人数与整体学生数量的比例,以及这些学生的多国籍分布。

图源 QS 官网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新指标目前是一个非加权指标,意味着它暂时不会直接影响 2026 年的世界排名。QS 会公布相关数据,但该数据不会计入最终的排名得分。

图源 QS 官网
未来有两种可能性:
1. 权重调整:如果QS后期调整了该指标的权重,它可能会直接影响排名。
2. 未来影响:尽管2026年不计入排名,但学校可以看到自己在这一指标上的得分,届时它可能会在2027年的排名中产生影响,学校也能据此优化自己的“打榜”策略。
历史经验表明,新指标的加入常常对排名产生显著影响。去年,帝国理工在新增“可持续性”指标后,成功跻身全球排名第二(当然,其他指标的得分也很高)。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上述两种情况的可能影响。
1如果2026重新计算指标
港新高校:不容乐观
香港和新加坡的部分高校,尤其是香港的高校,大多数国际学生来自中国大陆。
如果国际学生多样性成为加权指标,香港的大学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以香港大学为例,根据官方数据,86.6%的学生来自中国内地,而授课式研究生中,这一比例更高,达到了92.2%。
而香港科技大学的数据也显示,非本地学生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占比超过81%。

图源 港大 2024年度报告

图源 港科大官网
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且国际学生多样性指标成为加权项,港校的排名可能面临下滑压力,除非它们调整招生策略。
新加坡的高校,如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虽然未公开具体的国际学生数据,但通过申请情况和学生反馈,推测中国大陆学生占比也不低。该指标的引入也可能对这些学校产生一定的影响。
英美高校:好日子来了
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发布的2022/23学年数据,中国学生在英国高校的国际学生比例约为20%,而英国大学的国际生来源国已超过100个,国际学生多样性远高于港校。
虽然许多人觉得“英国挤满了中国学生”,但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个别就业导向的热门专业,但QS排名考虑的是整体数据,而非某一专业或课程。

图源 HESA 官网
美国的情况也类似。
根据《2024 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23-2024学年,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人数为277,398人,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24.6%。
即便是在中国学生占比较高的美国高校,其中国学生比例也仅为17%,远低于港校80%以上的比例。

图源 美国杂志《Foreign Policy》
因此,美国高校的国际学生多样性相较港校显然更具优势。
此外,美国多数学校本身就严格控制国际学生的数量,这与QS新增的“国际学生多样性”指标不谋而合。
其他地区:问题小小
根据澳大利亚教育部2023年1至8月的数据,中国学生在澳大利亚高校的数量为154,467人,占国际学生的比例约为20%。
而在欧洲,国际学生的多样性更是显著,各大高校的国际生占比普遍较高。
2如果2026不重新计算指标
QS 也有可能在今年不加权新指标。
毕竟QS 曾经在过去采取过类似的做法。例如2023年,QS新增了两个全新的非加权指标:就业成果(0%)和国际研究网络(0%)。
但到了2024年,这两个指标就变成了加权项,并且同期新增了可持续发展等3个加权指标。
3新指标可能带来的影响
如果2026年QS排名依然不加权国际学生多样性指标,而将其纳入评分体系,但不影响最终排名,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一些高校调整国际学生的国籍分布。
目前所有讨论的可能性都还是基于推测,具体影响需要等到今年的排名发布后才能确认。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理性看待QS排名及其他排名,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才是最重要的。深入了解各项排名指标后,你会发现排名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有更深层次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