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 作者:李研 | 2025/2/21 1:22:44 | 浏览:26 | 评论:0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图源:Freepik


导读:

硅与碳,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第14族,却在地球的生命中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形式都选择了以碳元素为基础,而含量极为丰富的硅却未能在生命的演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硅基智能正在逐步展现其潜力,未来有可能超越碳基智能吗?


“无论大脑是由碳还是硅构成,如果它的复杂性能够使其表现出有意识的迹象,那么同时也就赋予了它主观的内在生命。”
Whether a brain is made of carbon or silicon, the complexity that would enable it to give the outward signs of consciousness also endows it with a subjective inner life.

——Raymond Kurzweil (美国作家和发明家,现任谷歌工程总监)

硅仅次于氧,是地壳中含量第二高的元素,占地壳质量的27.7%。假如有外星生命具备基础的化学知识,当他们从宇宙中某个遥远的地方观测地球时,即便还不能探测到我们人类的存在,应该很容易发现地球是一个被氧化硅和水占据的行星。

人类利用含硅材料的历史源远流长,古埃及人用石英砂制作晶莹剔透的玻璃,中国人以陶土烧制精美瓷器,先民留下的智慧结晶见证了人类与硅的不解之缘。然而,由于硅的提纯非常困难,硅元素的发现之路充满坎坷。直到1823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把氟硅酸钾与钾一同加热,并巧妙地用水去除杂质硅化钾,才首次获得较高纯度的硅,而此时,铱、铂、铑等稀贵金属元素都已经被人类发现了。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约恩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Jöns Jacob Berzelius)图源:Jöns Jacob Berzelius:Wikipedia

高纯度的硅带有银色的光泽,这让贝采利乌斯误以为硅是一种金属,于是他根据拉丁语的法则造出了silicium一词为硅命名,其中 -ium通常是金属元素才有的词根。后来,人们认识到硅的物理化学特性更接近于碳元素,并不属于金属,就去掉了-ium的字根,改用了英国矿物学家托马斯·汤姆森提出的silicon一词。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高纯度的硅材料(硅含量>99%)。2024年,包括诺奖得主、中美欧科学院院士和杰出青年学者等在内的全球50位材料领域领军科学家,受Matter期刊邀请投票选出了他们认为最重要的50种材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提名中,硅(Silicon)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列为重要材料。图源:参考来源13

硅的命名演变,反映了人类关于硅的认知的变化,而硅与碳的相似性,也激发了许多关于硅基生命的丰富想象。

SAIXIANSHENG
地球生命为什么没有选择硅?


纵观地球上的生命形态,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蓝鲸,所有生命体中的关键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和脂类——都是以碳原子为基本骨架构建而成。

硅与碳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第14族,应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而且,硅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显著高于碳元素(后者仅占地壳质量的约0.04%)。这引发了一个自然而然的疑问:为什么地球生命没有选择硅元素?硅基生命有可能存在吗?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元素周期表中硅(Si)位于碳(C)的正下方。图源:参考来源14

早在1891年,德国波茨坦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儒略·申纳尔(Julius Scheiner)在一篇论文中便首次提出硅基生命的概念。随后,英国化学家詹姆斯·艾默生·雷诺兹(James Emerson Reynolds)在1893年的科学演讲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特别指出,硅化合物优异的热稳定性可能使硅基生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生存。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儒略·申纳尔(左)与 詹姆斯·艾默生·雷诺兹(右)图源:参考来源6,7

这些假说激发了科幻作家的创作灵感,硅基生命随之成为科幻文学中的经典主题。

在众多作品中,1934年斯坦利·温博姆(Stanley G. Weinbaum)发表的《火星奥德赛》堪称里程碑之作。小说中描绘了一种名为Tweel的奇特火星生物,它们以硅为主要构成元素,拥有长达50万年的惊人寿命。特别是,作者为这种生物设计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新陈代谢模式:每隔十分钟,Tweel就会排泄出一个砖块。这个看似怪诞的设定蕴含基于元素化学知识的合理推想:既然碳基生命(如人类)的新陈代谢产物是气态的二氧化碳,那么以硅为基础的生命体,其代谢产物就很可能是固态的二氧化硅。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火星奥德赛》(A Martian Odyssey)图源:参考来源15

然而,随着现代化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早期关于硅基生命的设想可能过于理想化。硅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局限性,使其难以胜任生命基础元素的重要角色。

生命本质上是一个精妙的化学系统,需要在分子稳定性和反应活性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虽然硅原子与碳原子一样拥有四个价电子,理论上都能形成四个共价键,但由于硅原子比碳原子多出一个电子层,导致其对最外层电子的控制力显著减弱。这种电子结构的差异使得Si-Si键的键能远低于C-C键,由硅原子形成的长链结构不稳定,特别是在水溶液中极易分解,而水正是地球孕育碳基生命的摇篮。不仅如此,硅原子也难以像碳原子那样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结构。这些都严重限制了硅化合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碳(C)与硅(Si)的原子结构对比。图源:参考来源8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长链硅烷与碳烃之间的键能对比。图源:参考来源9

另一方面,硅与氧的结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Si-O键异常牢固(键能高达452 kJ/mol),这使得二氧化硅成为一种高度稳定的固体物质,难以像气态的二氧化碳那样参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循环。因此,尽管科幻作品中描绘的"呼出砖块或沙子的生物"极具想象力,但从化学角度分析,这种生命形式在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地球之外,在星际空间中是否存在以硅为基础的生命形式?这个问题至今仍未有定论。然而,现有的天文观测数据似乎也不支持这一假说。迄今为止,除了普遍存在的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等简单化合物外,天文学家尚未在宇宙中发现任何复杂或高级的硅基分子结构。

相比之下,碳基有机分子在宇宙中的存在却得到了广泛证实。通过光谱分析和陨石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在星际介质和彗星上检测到多种含碳有机分子,其中甚至包括构成生命基础的氨基酸。这些发现进一步印证了碳元素在生命起源中的独特地位。

SAIXIANSHENG
硅基生命有可能了?


尽管仿照现有的碳基有机分子,构建一个以硅为主体的生命体系似乎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障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以硅半导体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研究蓬勃兴起后,硅与智能生命在当代又产生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交集,重新点燃了人们对非碳基生命可能性的探讨。

硅成为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与硅物理化学特性密切相关。硅是一种半导体,纯净的硅晶体几乎不导电,但只要引入微量的特定杂质元素,其导电性能就会发生显著变化。从原子结构来看,硅原子的价层有四个电子,如果掺入微量的价层电子更少的硼,镓、铟等三价元素,硅晶体就会因此少了一些带负电的电子,物理学家将其等效视为增加了一些带正电的“空穴”。这种以空穴为主要载流子的半导体被称为P型半导体(P代表positive,即正电荷)。与之相反,如果掺入价层有五个价电子的磷、砷、锑等元素时,晶体中会形成多余的自由电子。这种以电子为主要载流子的半导体则被称为N型半导体(N代表negative,即负电荷)。

通过精密的制造工艺,将P型和N型半导体以特定方式组合连接,就可以制造出晶体管等基础电子元件。晶体管本质上是一个微型电子开关,通过控制电流的通断来实现二进制运算中的"0"和"1"状态。正是这些数以亿计的微型开关的协同工作,构成了现代计算机芯片的核心,实现了复杂的计算和信息处理功能。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几个大小不同的晶体管。图源:参考来源11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2019年AMD公司Ryzen5-3600处理器芯片(未封装状态)参考来源11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开启半导体产业新篇章的材料并不是硅,而是元素周期表中与硅同族的锗(Ge)。1947年12月16日,第一个由锗元件制造出来的点接触式半导体晶体管问世。然而,锗的含量有限,其地壳含量只有硅的二十万分之一,长远来看稳定供给会是问题。其次锗的化学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其氧化物二氧化锗可溶于水,无法像二氧化硅那样为半导体器件提供可靠的表面保护层。但是,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硅必须具有超高的纯度(99.999999999%以上),这一技术瓶颈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被贝尔实验室攻克。他们开发出区域熔融法提纯制备单晶硅的工艺,为硅在半导体中的大规模应用铺平了道路。

如今,硅基芯片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从我们口袋里的智能手机到云端的数据中心,从智能家居设备到无人驾驶汽车,硅基芯片无处不在。这些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其计算能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上世纪占据整个房间大小的早期计算机。

这种指数级的技术进步,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20世纪80年代末,当笔者刚刚踏入小学课堂时,即便是只能进行简单四则运算的计算器,也是稀罕之物,记忆中那时家中长辈仍在使用算盘噼啪作响地记账。如今,我的孩子在学龄前便已能熟练地解锁智能手机,观看网络视频了。短短几十年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

如果说前几次工业革命——通过蒸汽机、电力、自动化等技术的突破——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那么当前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核心技术,则是在更深层次上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它正在逐步接管人类的脑力劳动,承担起越来越多原本需要人类深度思考的工作。例如,在医疗领域,AI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医学影像和病历数据,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在金融领域,AI能够快速处理市场数据,提供投资建议;甚至在艺术创作中,AI大模型也开始模仿人类艺术家写诗、作画和谱曲。思考和创造力,是人类自认为区别于其他生物、引以为傲的核心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感觉现在的智能机器人和人越来越有几分相似了。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2025年春节晚会,机器人表演扭秧歌

当然,从科学严谨性的角度审视,应该认识到硅材料主要是用于芯片和存储单元,将其定义为"硅脑"或“硅基智能”或许比“硅基生命”更为准确。随着人工智能系统的持续升级,“硅脑”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正逐步超越人类的“碳脑”,这使得我们也不免会有忧虑,今后人类的价值和独特性将如何体现?这些搭载"硅脑"的智能机器人是否真的会发展出类似人类的自主意识和情感体验?

“硅基智能”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命形式,却至少在功能上部分实现了非碳基生命的设想。遥想百年前,那些首先提出"硅基生命"概念的先驱学者们,恐怕难以预见:如此强大的硅基智能并非自然演化的产物,而是源自碳基生命的智慧结晶。

人类不仅是硅基智能的创造者,在未来还很可能成为它的依赖者、合作者,甚至是竞争者。一边是历经百万年自然进化而来的人类大脑,一边是以指数级速度发展的硅基智能,人类与硅基智能将如何相处,无疑将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课题,有关生命与硅的故事还远结束。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31组超有趣的创意对比,带你看清世界的神奇反差! 2025-02-21 [29]
2025年,AI到底会给科学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2025-02-21 [29]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2025-02-21 [23]
原子核的利用 2025-02-21 [24]
想搞懂宇宙如何演化或许只需要……10亿年? 2025-02-20 [37]
DeepSeek的第一波受害者出现了。 2025-02-20 [50]
现在的侦查手段有多狠厉害 2025-02-20 [58]
特朗普“狂删”美国科研数据网页,科学家被迫开启“赛博抢险救灾” 2025-02-20 [48]
当心!第一批用DeepSeek的人,已经被坑惨了 2025-02-20 [63]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指数报告2024》解读 2025-02-20 [4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