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
到2044年,大不列颠斯坦将成为现实
作者判断还要二十年,大英将完成绿化进程。那时候,叙利亚头领朱拉尼将跑伦敦与英国穆斯林首相洽谈深度合作。
但还是错了,
低估了历史演进的速度。
刚刚,包头巾大胡子的穆夫提·哈米德·帕特尔爵士,被任命为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OFSTEDR 临时主席。

刚看到帕特尔爵士图片,还以为搞错了。这打扮这气质,更加贴近巴基斯坦或塔利班教导主任的风格。
这是个什么职位?

OFSTEDR职能是负责制定“教育、儿童服务和技能的标准”,负责人相当于全英的教导主任。得少年者得天下,英国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个部门手里。
教育机构这样介绍穆夫提·哈米德·帕特尔爵士:帕特尔爵士是英国教育的领导者,他为制定教育战略和计划作出了贡献,包括教师培训、领导力发展、社区凝聚力、课程改革和社会流动性。
看来近几十年英国教育部门的进步速度让人咂舌,怪不得近期看到英格兰少年在努力背诵伊教经文课程,因为法律早就规定这是英国每所学校的必修课。
有人问,那传说中的牛津、剑桥呢?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查,会有惊喜。
帕特尔爵士日常穿搭是这样的,

倒也是和伦敦女性的日常服饰配套,

这样的服饰,正在成为英国的主旋律。

再次贴图,卡米拉看望英国女生。
伦敦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15%人口是有公民身份的穆斯林,萨迪克·汗已是第三个任期。
作为首都市长,萨迪克·汗说过最经典的句子,是在伦敦发生地铁恐袭爆炸案后,汗市长说这是大城市的常态。当然,汗市长还要求英国人感谢穆民的贡献,没有他们,就没有英国文明。
在英国,穆斯林市长已有十几个,还有很多议员。看其它城市的穆民比例,伯明翰29.9%,布拉德福德30.5%,莱斯特城 23.5%,曼彻斯特22.3%,纽卡斯尔 10.3%,卡迪夫 9.3%。有学者提出过一个临界值,人口超过16%将千百年不可逆转。
总体来看,英国有330万穆斯林,约占总人口5%,全境有3500多座伊寺,130多个伊法院,50多个伊教法委员会。算上没有公民身份的,实际可能超过6%。
想起近百年来,
众多专家都打着劳动力短缺的旗号论证引进人口的重要性,结果很打脸,因为不是所有群体都适应工业社会需求。
现在的英国,超过75%的穆女不工作,超过55%的穆男不工作,他们的主业是吃福利生娃娃。虽然不工作,但人家可以投票啊。
顺便说一下投票,
去年底基尔·斯塔默爵士手下征召百人团队到美国去协助哈哈姐大选,猜猜他们有啥先进经验?
根据英国选举法,投票靠自觉,任何人前往投票站都可以领取选票不需核查ID。如果有人愿意,就可以重复排队领取选票。为堵住漏洞,保守党提出核查ID要求,工党坚决反对。
如果哈哈姐他们学到斯塔默爵士的宝贵经验,那七个“摇摆州”怎么可能输呢?顺便把几个红州变蓝都是小意思。就象佩姨说的,象将被淘汰出局,只能成为地区性的小卡拉米了。
参考 世上原本没有摇摆州
人算不如天算,出来一个马斯克。
可惜的是,世界只有一个马斯克。
再问一句,英国工党这个作风,难道法德西加澳新这些同志们都是天使,不会互相取经互相帮助吗?
换个角度,凡是那些威胁要跨国小马哥的地方,关于投票和资金,都需要GODE好好审计一下。
前几天,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挂上了绿旗,大本钟也挂上了,千万不要奇怪哈,以后这就是常态。

英国著名的詹姆·乔杜里老师,早就公开向社会宣告:我们要求白金汉宫改造成清真寺,我们相信英国终有一天会实施沙里亚法,我们将为此努力。
其实大伙儿都挺配合的,

这二位大佬,一位是大不列颠传统精神领袖,另一位是大不列颠进步派掌门人,非常地平等多元包容。
这个帕特尔教导主任,也不是突然上位。他获得爵士头衔,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哪位好心人查一下,2012年帕特尔爵士授衔的时候穿了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个对比,

左边是大英的帕特尔爵士,右边是叙利亚的朱拉尼头领。二人目光炯炯,从外观到神态,都非常相似。
更有趣的是,中东的朱拉尼现在换上了西装,而大英的帕特尔爵士一直初心不改,两人都混得风声水起。
相比朱拉尼,詹姆·乔杜里老师还是太坦率,有些事不需要直说出来。多听听埃大帝的教诲:子宫是我们的武器,清真寺是我们的兵营。朱拉尼认真听了,所以他成功了。
按照咱们的生育热情,根据英国的大选规则,前面伦敦市长/内政部/移民局都已拿下,现在教育部也全控。
只要安静地保持节奏,没几年,国防部和首相的位置都稳了。等大英搞定,什么北约什么欧盟,收入囊中不就是早晚的事嘛。
到那时,联合法兰西斯坦一起把大俄拿下,把那些洋葱头都改成宣礼塔。什么圣瓦西里什么圣母升天,统统改名字。
最后谈三点,
一是关于留学。如果要学正宗的伊教经文,那不如直接去中东好了。
二是关于乌战。如果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斯坦真要出兵,是时候派出圣城旅了。
三是关于社会。根据历史经验,身处文明边缘地带的群体通常会表现得更加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