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關係日益密切和複雜之際,美國各大學的海外學習計畫(study abroad)也更著重把中國做為美國學生到海外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目的地。
歐巴馬總統2009年訪問中國時,提出「10萬人計畫」,希望送10萬名美國學生前往中國留學,第一夫人米雪兒‧歐巴馬日前在華府豪瓦大學演講時,重申對「10萬人計畫」的承諾,她強調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與中國年輕人建立關係的重要性,也提到中國政府將提供獎學金給一萬名美國學生。
主管教育和文化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安‧史托克也說,國務院、各大學和民間部門有許多資源和獎學金可以申請,讓大學生尋求到海外學習的機會,年輕人不要害怕申請。
去年豪瓦大學有17名研究生在中國學習了兩個月,該校校長雷彪說,該校計畫擴大海外學習計畫。豪瓦大學傳播學院主任珍妮‧戴斯說,該學院將增加國際研習計畫。
豪瓦大學主修傳播的大四學生妮可‧巴登曾在中國學習,她說,這個經驗改變了她的人生。她說:「你會知道學中文既富挑戰性,又有趣味;你也會感到你和外國人沒有兩樣。」她表示,中國政府很嚴格,但中國年輕人享有很多美國年輕人享有的自由,「他們和我們一樣是學生和年輕人,課後我們一起去看電影,享受夜生活,跟在其他地方一樣」。
田納西州泛德堡(Vanderbilt)大學的海外學習顧問宋田(Tian Song,譯音)說,鑒於美中關係變得更重要和顯著,他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獎勵措施,讓學生到中國,在許多部門學習或工作。
泛德堡大學的全球教育辦公室提供到上海、北京、哈爾濱和杭州的兩周半班(Maymester)、暑期班、學期班和學年班,這些計畫著重於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並提供學生在當地中國公司和組織實習的機會。也有數個計畫專門研究中國做為開發中世界強權的政治和經濟層面。
宋田表示,第一夫人說海外學習的費用應該使學生負擔得起,但缺乏經費將使學生對「10萬人計畫」裹足不前。他指出該校教務處贊助的「全球暑期學者」計畫,是為該校清寒大學生提供補助,讓他們參加承認學分的海外暑期和兩周半學習計畫,這是該校為防止財務困難阻礙學生參加海外學習所採取的措施,該校過去10年對國際研究提供許多資源,也大幅增加海外學習的地點和文化經驗。
相关讯息:
升大學新選項 美學生去留學
許惠敏
牛津大學因哈利波特電影在此取景,更增對美國學生的吸引力。圖為校園一景。(陳怡萱提供)
大多數的全美四年制大學已截止收件,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維吉尼亞大學等知名學府日前陸續宣布,本屆申請人數再創新高,這意味著名校錄取率將再創新低。應屆高中畢業生為擺脫「沒學校讀」的夢魘,給自己多一條路走紛紛改走海外留學之路。
「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赴英就讀大學的高中畢業生,過去五年成長30%,2009年共有3560名美國高中生前往英國升大學。包括倫敦政經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聖安德魯大學、愛丁堡大學等歷史名校,入讀的美國學生都逐年增加中。
報導指出,大華府、紐約及加州是全美最多學子赴外升讀大學的區域。儘管美國高等教育傲視全球,越來越多的美國高中畢業生基於不同的理由,離鄉背井,遠赴外國讀大學。高得嚇人的私立大學學費、低得離譜的名校錄取率,是美國學子出走兩個「被動」誘因,但為了探索不一樣的世界而負笈海外、提早成為「留學生」者,人數也逐年攀升。
生長、求學在新澤西州的林莎麗,高中畢業後放棄紐約大學等多所美國公私立大學的入學許可,赴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吉爾大學就讀。鍾情研究音樂史的林莎麗喜歡蒙特婁的自由而豐富的文化活動,也看上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音樂圖書館館藏豐富。在學費比較上,麥大對國際學生的學費標準,和她就讀州立大學學費並未差距太大,而美加兩地的生活費也差不多。
林莎麗沒預料到另一個收穫是,四年大學讀完,她也練了一口熟練的法語。
居住在馬州蒙郡的任國屏和太太都是20多年前從台灣來美的留學生,兩年多前,讀完馬里蘭大學一年級的兒子任祥文決定隻身到台灣讀大學,獲得家人的支持,到台大農經系讀了兩年,主科學習沒中斷,華語則突飛猛進。
就讀馬州州立大學的學費生活費,一年開支大約是赴台留學的兩倍。任國屏說,省學費並非他支持兒子越洋留學的初衷。他認為,趁著年輕浸淫在東方語言、文化下學習,不僅更能掌握華語能力,也能培養世界觀,對於中國、印度等國的崛起、為何能在全球經濟體扮演吃重角色,也有更貼近的體認。
不過APLUS大學申請顧問葉志明認為,高中畢業逕赴外國讀大學,第一個必須克服的是語言,除非考慮就讀學校是英語教學,否則不容易受到高中畢業生青睞。至於中國政府為吸引美國留學生而祭出的1萬美元獎學金計畫,吸收的學生也將是以漢語或東方文化作為主修的學生,對其他主修的學生,吸引力並不大。
葉志明指出,許多國家對外來移民不如美國包容,有意赴國外就讀的美國學生,也要考慮畢業後的就業前途。如果選擇就讀的外國學校名不見經傳,返美後能否順利進入職場,他不表樂觀。
就讀馬里蘭州蒙郡理查蒙哥馬利高中國際學分計畫(IB)高三的張君怡(Alice Chang)表示,由於IB學分普受歐洲國家承認,赴外國就讀大學的阻力更小,她所認識的該校應屆畢業生就有多人申請外國學校。
儘管肯定赴外國求學可增廣見聞,張君怡說自己並不會跟進,不過她「會想辦法到歐洲做交換學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