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皇终于面世了。
罗伯特·普雷沃斯特是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拥有美国与秘鲁双重国籍的枢机主教。
他将被称为教皇利奥十四世,也是历史上首位美国教皇。

他虽然注册为共和党人,但却极其反对川普的移民政策。
他上个月转发的一条推文,质问川普政府驱逐移民的冷酷无情,言辞间充满了对苦难者的悲悯:“你们难道看不到苦难吗?良知难道没有受到触动吗?”
这种充满大爱的立场,或许契合教皇作为普世牧者的角色,但当这份爱被置于国家治理的现实层面时,却显得过于理想化,甚至有些脱离实际。
因为,这个世界不仅有鲜花,还有毒蛇。
教皇的慈悲之心令人动容,但治理一个国家,单靠爱远远不够。
国家的边界、法律的尊严、公民的安全,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支柱。移民问题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道德抉择,而是一个复杂的现实博弈。
川普政府的移民政策或许在执行上显得冷酷,但其核心是对法律的维护和对国家责任的担当。非法移民的涌入,挑战的不仅是边境线,更是法治的根基。
教皇或许认为爱能感化一切。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毒蛇不会因为你的爱而变得善良,反而可能利用你的善意,伺机噬咬。
《农夫与蛇》,不只是一个故事,更是深刻的人生道理。
那些拒绝融入美国社会,甚至试图将美国变成其母国翻版的人,或许就是这种潜在的危害。
一个选择来到美国的人反而为野蛮呼吁,与恐怖分子共情,难道不值得警惕?
自由不是无底线的迁就,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法律约束之上的共存。
左派常常以“爱”与“包容”为名,呼吁对非法移民的宽容,却对那些因非法移民犯罪而受害的普通民众视而不见。
这样的爱,究竟是真爱,还是伪善?

当一名萨尔瓦多帮派分子(一个因人口贩卖被捕、家暴成性、被两名法官下达驱逐令的罪犯)面临被遣返,左派高喊“程序正义”,指责川普政府遣返程序不公。
而当拜登政府将数百万未经审查的非法移民空运入境时,这些高谈正义的声音却销声匿迹。这赤裸裸的双标难道不是对程序正义的最大嘲讽?
如果每一个非法移民的遣返都需要冗长的法庭程序,那执法的成本将会高到无法想象,完成遣返可能需三百年,法律的威严也将荡然无存。

我想问的是,当初非法移民蜂拥而入,无视法律和规则时,为什么没人站出来呼吁“程序正义”?
如今却要求遣返必须合乎程序,是不是双标?是不是选择性执法?是不是对受害者和守法公民的不公?
教皇的立场或许源自对人性本善的信念,但人性并非只有光明面。移民中有真正渴望新生活的苦难者,也有不法分子、犯罪团伙,甚至潜在的威胁。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须在鲜花与毒蛇之间找到平衡。无原则的接纳,不仅是对法律的背叛,也是对公民安全的漠视。

川普政府的驱逐政策或许手段强硬,但其背后是对国家责任和律法的坚持。
法律是无情的,因为它必须无情,才能保护那些守法者的权利。
教皇的慈悲令人敬佩,但慈悲不能取代治理的智慧。
真正的爱,不应是无底线的妥协,而是在原则与仁慈之间找到平衡。
教皇或许能感化人心,但国家的管理者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和危险性的现实。
移民问题不是简单的道德命题,而是一个涉及法律、文化和安全的复杂挑战。
川普政府的政策或许不够柔情,但它提醒我们:治理国家需要的不仅是爱,更有无情的原则与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