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古代典籍的朋友一定发现了,这段文案,灵感来自《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到中年逐渐发现,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从一到三,再从三回到一”的过程。
2500年前的《道德经》,早就告诉我们:大道至简,万物归一。
图片
它正是那一本我们要“用半生把它读厚,再用半生把它读薄”的书。
自诞生之日起,便被誉为“东方圣经”“万经之王”,
孔子问道于老子,归来后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图片
庄子见到老子后赞叹:“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几乎每任帝王在位时,都将《道德经》研究了个遍,并亲自注解。
为什么无数伟人先贤,都把《道德经》视为人生指南之书?
图片
因为它满篇妙语箴言,蕴含天地至理,
寥寥5000字,既道破天机玄奥,也勘透世间成败定律。
谈万象之形态,它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论治国理政,它有警句“治大国,如烹小鲜”;
谈人生得失,提醒我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论强弱与竞争:“柔弱胜刚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至天地,小至尘泥,修身、养生、处世、治国,万象森罗,尽收眼底。
图片
如果说看其他书籍,是踏上进步的阶梯,读《道德经》,则是带你直接登上高山之巅。
引领我们跳脱出日常生活的藩篱,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宇宙万象、人世浮沉。
图片
职场上做事,要“持而盈之,不若其已”,凡事别做得太满。
警醒世人“戒贪戒骄”的财富观:“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还告诉你,完美主义是一种病,过于精明最终会吃大亏,因为:
“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图片
与世无争、顺其自然、自知之明、以柔克刚、适可而止、勇于不敢……
这些成语,及其背后的东方智慧,全都出自《道德经》。
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图片
无论你是,20岁入世谋生,30岁成家立业,还是40岁稳中求进,50岁乐天知命……
手握一本《道德经》,都能让你有如高人指路,避免许多弯路。
遗憾的是,《道德经》深藏玄机,文言晦涩,哲理艰深,
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写在绢帛上的《老子》,惊艳世人。
图片
令人惊讶的是,它和传世本《道德经》之间竟然有700多处差异,直接导致160多句含义发生重大改变。
帛书《老子》成书于西汉初年,较多地保存了《老子》早期的面貌,学术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均不可估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