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刘道玉:为什么欧美涌现出了如此多的少年发明家呢?
来源:美中科教 | 2025/7/23 10:57:10 | 浏览:2275 | 评论:0

刘道玉:为什么欧美涌现出了如此多的少年发明家呢?


刘道玉,1933年11月24日出生,湖北枣阳蔡阳镇刘坡村人,著名教育家、化学家、社会活动家。1977年,出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为高教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恢复统一高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81至1988年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是当时中国高等院校中最年轻的一位校长。1988年3月6日,刘道玉被国家教委干部局负责人奉命宣布免去武汉大学校长职务。现任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会长。出版有《刘道玉口述史》(2021年6月)


【正文】

为什么欧美涌现出了如此多的少年发明家呢?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深思,我们从中能够受到启发。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第一,营造创新文化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美国得天独厚,他们没有历史的包袱,创新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美国人的血液里了。创新文化与美国人的性格密切相关,美国人爱发奇想,凡事喜欢做实验,敢于冒险,这些无疑都是从事发明创造的特质。在美国,即便是乳臭未干的孩子,他们为了实现创造,可以随便到大学或是科学研究机构请教名家学者,他们不会遭到拒绝,也不会受到歧视或嘲讽。如果他们想要获得经费支持,总是会有资助者,或者获得风险投资。因此,美国的创新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有力地推动着广大青少年的发明创造活动,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欧美没有文凭至上主义,绝不以学历高低论英雄。史蒂夫 · 乔布斯、比尔 · 盖茨、马克 · 扎克伯格等都是大学肄业生,都没有大学毕业文凭,更没有博士学位。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哈佛大学准备给他们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但他们都不屑一顾。这是一种务实的态度,与中国企业家花重金到大学买博士帽的虚荣心完全不同。不少获得发明成果的美国少年放弃上大学,认为自己既然能够通过自学掌握高深和尖端的科学技术,再上大学又有何益呢?

第三,从众多的发明家的经历来看,我们发现一条普遍的规律,自学是通向成才与成功的必由之路。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结果他成为世界上获得发明专利最多的人,也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人之一。我上面列举的那些少年发明家,大多数都只有中学的学历,结果他们都在顶尖的技术领域获得了惊人的突破。这些都说明,现在的大学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必须重新认识与定位大学的功能。
我认为一个人只要有小学的文化程度,具备了初步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都能够掌握多种学科或高深的学问,都是能够自学而成功的。大学自诞生以来,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迄今沿用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都已过时了。我认为,今后大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研究中心,把有理想、有使命感的青少年招收进来,让他们按照兴趣组成若干研究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相互切磋,充分利用现在大学的图书和仪器设备。他们头脑激荡,产生创新火花,实现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取得研究成果。既出成果又出人才,这是未来大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刘云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它们共同的敌人是功利主义 2025-10-30 [99]
刘少辉:我认为中国应试教育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2025-10-30 [125]
张家栋:“你的卡在这里无效” 2025-10-30 [65]
郝景芳:任何跟你说,学某某专业将来不会被AI淘汰的,都绝对不要相信 2025-10-30 [70]
叶奇:一位华校女校长解决问题的决心 2025-10-30 [72]
已故耶鲁教授、美籍院士马佐平:中国芯片产业应韬光养晦,而非空谈第一 2025-10-12 [511]
中国工程院院士坦言:在国际顶级会议当中,85%的人选择在美国就业,只有4%留在中国,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2025-10-13 [599]
坐醋坛子里观天!教育专家熊丙奇批国内报道:不提诺奖得主的国籍 2025-10-09 [728]
岭大科研 | 周敏教授团队解码美国“走线”群体生存策略:网络个人主义的功能与局限的剖析 2025-10-06 [789]
哲学家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2025-10-06 [71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