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甜
#新消费观察#最华人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最华人
不知什么时候起,小区的景观水道岸边,钓鱼的人多了起来。
这群人构成了一个极其抽象的物种,名曰:钓鱼佬。
中国钓鱼运动协会数据显示,全国大约有1.4亿名活跃钓鱼佬,他们每年至少会参加4次以上钓鱼活动。

● 截至目前,抖音上#钓鱼相关视频达到3331.7亿次播放
为了钓鱼,钓鱼佬们有多拼?
不信你起个早,凌晨四五点去楼下走走。恐怕只能遇到两类人:正在准备早餐的小店主;还有打着手电筒,闻鸡起舞或通宵达旦的钓鱼佬。

● 真正的钓鱼佬在哪里都能钓鱼。图片来源:小红书@狐先森
不过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对钓鱼如此痴迷的钓鱼佬并不一定是为了吃鱼。
很多时候,“放油不如放流”,才是一名合格钓鱼佬的自我修养。

钓鱼佬为了钓鱼不仅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他们创造的壮观场景更是超出我的想象。
南京地铁S9号线被坐成了久负盛名的“钓鱼专列”。
钓鱼大爷们凌晨4点起床,从市区换乘机场线,再换乘S9号线到达高淳地铁站,出了站再换乘公交才能到达目的地。一路可谓精神抖擞,负重前行。

● 南京S9号线钓鱼专列。图片来源:现代快报
当地铁车厢开门的一刹那,上百位身背渔具的大爷提起水桶,秒开竞速模式,直冲电梯口。就为了赶上那一班公交车,第一批到达钓点抢占最佳钓鱼位。
还有更令人惊叹的。11名反叛值拉满的广东钓鱼佬,胆敢擅自组团坐船,去港珠澳大桥的桥墩里钓鱼。直到海事局执法大队巡航过程中才被发现。

● 港珠澳大桥的桥墩防撞钢箱内伸出的钓鱼竿。图片来源:新华社
所以,一边是爱钓鱼如命的成瘾心理,一边是至少1.4亿的庞大钓鱼人口,两者相乘,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养活了一个千亿规模的钓鱼产业链。很多普通人都想要进入这千亿产业链掘金。
有人可能要问,掘金钓鱼产业链,哪种方式门槛最低?
答案就是去郊外的洼塘承包一个黑坑,也就是建一个付费钓鱼场。众筹一个鱼塘也成。
装修一番,把硬件配置齐全,放下一万斤鱼,就可以开门营业了。比如设100个钓位,这样的规模,估计成本算下来用不了10万。

● 黑坑鱼塘
黑坑赚钱的玩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收门票,比如每个钓位200元;二是回收钓鱼佬们钓上来的鱼,转手卖给鱼贩子,中间商赚差价。
钓鱼圈子里有一句著名的黑话:上岸。只要你钓鱼技术足够好,钓上来的鱼就能够抵消门票入场费。
钓鱼圈最著名“上岸”者,莫过于天元邓刚老师。
人家title着实惊人:抖音超3500万粉丝钓鱼博主,国家一级垂钓大师,中国钓鱼运动协会技术推广总教练,全国水库“通缉犯”。

● 天元邓刚
邓刚老师破圈的成名作,就是戴口罩匿名闯进黑坑鱼塘,凭借超高的钓鱼技术,用一根破鱼竿频频钓上大鱼。直到黑坑老板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才发现原来是邓刚老师,于是只能直呼:哎呀,今儿个栽了……

这般爽文情节,也让天元邓刚老师在抖音平台上活成了全民偶像。
根本没钓过鱼的少男少女也爱围观邓刚老师盘黑坑。搓饵、打窝、溜鱼……从没摸过钓鱼竿的菜鸟,看多了邓刚老师的视频,也能从嘴里蹦出来几句行业黑话。

钓鱼氪金究竟有多疯狂?你以为圈鱼塘、卖门票就是全部吗?那可能还是让钓鱼佬花销最省的。
真正让钓鱼成为“破产消费”的,是渔具与钓鱼户外装备。
钓鱼有很多种玩法:飞钓、海钓、路亚钓、台钓、小物钓……这里面还藏着一条钓鱼江湖鄙视链。

● 图片来源:小红书@ZOTAS
飞钓玩家自诩“技术流天花板”,觉得海钓不过是氪金而已;海钓大佬则晒出天价账单,认为路亚钓等玩法不过是小打小闹;路亚钓者觉得台钓坐在那里太傻;台钓者又认为传统钓技术含量不足。
有意思的是,这条鄙视链越往上,钓鱼佬们的氪金力度越层层加码。
相比传统钓,台钓讲究精细化配置,需要依据水域、鱼情,配备不同规格的钓竿。
近几年路亚钓颇为流行,为什么?因为路亚钓玩的就是心跳。
这是一种采用仿生鱼饵,通过模拟小虾、昆虫等弱小生物来勾引大鱼攻击的钓法,过程中需要频繁抛竿、收杆。

● 你学会了吗?图片来源:小红书@邓子钓鱼
要是遇上鱼线打结、渔轮卡顿,未免太扫兴。如何解决?最简单粗暴管用的办法就是升级装备。“台钓毁一生,路亚穷三代”,这样的说法确实有几分道理。
海钓则又是next level。几十万元装备只是入场券,还要加上不菲的船费、油费,总之没点家底可玩不转。
飞钓站在鄙视链最顶端,难度直接封神,钓鱼装备自然也是最顶级。一根鱼竿,5000元起步,一整套钓具,至少花费2万元。
● 图片来源:小红书@Angel阿水🤴
所以钓鱼江湖排位赛,表面看比的是技术高低,实际上,钱包厚度也在暗中较劲。
如此氪金的钓鱼运动,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加上中国供应链门类齐全,勤劳智慧的国人当然会努力从事生产。
所以,钓鱼还“钓”动了好几个大产业。
山东威海的渔具,湖南临湘的浮标,江西鄱阳的鱼钩,浙江东阳的鱼线……只要是跟钓具相关的零部件,你都能在国内找到相应产业带进行生
产。

● 图片来源:小红书@平山冷燕
以威海渔具为例,威海被称为“中国钓具之都”,现有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那里不仅承包了全球近一半钓具的生产,“威海制造”更是品质的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威海企业还有一段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励志往事。
1981年,国内第一支玻璃纤维钓竿在威海诞生。当时正值日本钓具产业向东南亚其他国家转移,一部分转到了韩国,威海也凭借自身轻工制造业基础,承接了部分订单。
过程中,威海企业奋发图强,最终凭借质优价美的钓具产品,吞下了韩国企业的份额。
然而,市场需求永远会倒逼生产企业大升级。千禧年来,从全球来看,轻盈的碳纤维钓竿才是主流,玻璃纤维钓竿已沦为低端产品。
碳纤维,这是一种新型纤维材料,一根碳纤维强度是钢的9倍,重量却只有钢的四分之一,且抗高温、耐腐蚀,因此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体育用品等领域。

● 瑞典皇室认证的碳纤维路亚竿
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才能生产碳纤维。
二战后,美国将碳纤维列入对华禁运名单,日本更是将碳纤维生产技术列为机密技术。中国向日本进口碳纤维,给不给,出多少价才给,都要看人脸色。
这时候,威海一家生产钓竿的企业迎难而上,投入碳纤维研发中。
这家企业叫光威集团,计划将自身业务往钓鱼竿产业链上游延伸,一旦成功,也是“为国家干点事”。

● 图片来源:光威集团官网
光威集团技术骨干们夜以继日地攻克生产工艺,终于,2005年,光威集团自主研发的T300级碳纤维投产,这意味着,我国国防建设的关键材料可以自给自足了。
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碳纤维研发生产中,碳纤维制品的价格也被打了下来。
到2025年,中国碳纤维产能已占全球近50%,真是1.4亿钓鱼佬莫大的福音。
最近,一家主营钓鱼装备的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这家公司叫乐欣户外,是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企业。钓鱼椅、钓鱼床、钓鱼箱、渔具盆、手推车等钓鱼装备产品,全球每卖出5件,就有一件来自乐欣户外。

● 图片来源:乐欣户外官网
与很多威海企业相似的是,乐欣户外也是从代工起家。2017年,乐欣户外收购英国知名鲤鱼垂钓品牌Solar,开始发力自主品牌。
这一回上市募资,其中一大用途就是开发适用于中国及亚太区市场的新品牌。乐欣户外计划在垂直领域深耕,结合中国的供应链优势,生产更多兼具功能与美观,并满足典型环境需求的钓鱼装备。

有人可能会觉得,钓鱼多么枯燥无聊,坐在那里半天不动,怎么熬得住?
对于钓鱼佬来说,钓鱼可一点也不枯燥不无聊,那是欲罢不能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原始社会时期,鱼类就是人类最容易获得的蛋白质食物,对于男人来说,捕鱼更是每天生活的必修课。

● 你在哪个level?
今天,尽管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狩猎”依然是流淌在每个男人血液里的本能。
一个爱好钓鱼的男人,当他抛下鱼线,只要听到鱼切水的声音,肾上腺素就会即刻飙升,人变得既紧张又兴奋。一旦发现大鱼上钩,征服感油然而生。

● 《国内赛事就不要让外国人上场了吧》
这或许也是许多大佬酷爱钓鱼的原因。
早在2007年,有网友就发现马云现身宁波象山的渔山岛,参加海钓比赛。小鹏汽车何小鹏、欢聚时代李学凌、58同城姚劲波等大佬,据说还组了一个海钓圈。

● 马云爱矶钓
这么多人都爱钓鱼,不过钓上来的不一定是大鱼。
很多时候,甚至连小鱼和虾米也没有,而是垃圾、虫类、各种不明物种……以至于百度贴吧“钓鱼吧”成了物种鉴定大本营。
这也是钓鱼的欢乐之一。因为它就像买盲盒、开彩票,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抽中Labubu限量版。
事实上,绝大多数钓鱼佬都是人菜瘾大。除了鱼,什么都能钓上来。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实生活中本来就没有超级英雄。

只要努力过,即便苦坐10小时,没有钓上来一条鱼,钓鱼佬们仍然可以自嘲,将“永不空军”进行到底——
“钓不到青鱼我就钓草鱼,草鱼没有就搞鲫鱼,搞不到鲫鱼我就偷狗,偷不到狗就抓鸡,再抓不到我就摘黄瓜、掰人家玉米。实在搞不到,我就趴在池塘边喝口水再走……”

钓鱼佬的画像是什么?
由于钓鱼对占用时间有硬性要求,传统意义上的钓鱼佬通常只有两类人:拥有闲暇的老年人,少数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中年人。
不过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钓鱼运动协会数据显示,18-44岁钓鱼爱好者占比达到56%,中青年人已成为钓鱼佬主力军。
对于许多中年人来说,他们面临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等几座大山。积极面对现实当然重要,但也需要阶段性地抽身出来,把时间和精力分配给生活。
钓鱼则成为极佳疗愈方式。既能享受云淡风轻,同时有钓竿在握,可以享受跟鱼博弈的真实触感——在疲于奔命的社会中获得心灵上的出口,由此也重新找回了存在感。

●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这个意义上看,谁还不是一名钓鱼佬呢?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钓鱼具有成瘾性。因此这项休闲运动既有积极一面,又有消极一面。我们需要找好平衡点,不可因沉迷钓鱼而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