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儒风君
《格言联璧》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到中年,认清了生活的不易,就要开启人生的“节能模式”。
装傻,是低调的豁达;闭嘴,是成熟的修养;隐身,是智慧的选择。
当你选择了这三种活法,下半生会彻底开挂。
01装傻,不理会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低调做人反而是一种通达的生存智慧。
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定居时,邻居多是当地人。
这些人欺生,经常来家里借东西,且很多时候有借无还。
有人会直接推开家门,拿走三毛的面霜。
有人借走锅子后,竟然拿来当尿盆使用。
甚至下次还来理所当然地上门索要:“上次的锅还没洗,你再给我一个新的。”
面对这些无理的行为,三毛虽觉得无奈,却很少生气或计较。
当发现锅被用来当尿盆归还时,也只是默默洗净继续使用。
她理解当地物资匮乏,邻居们的观念也与自己不同,所以大多时候会笑着满足对方的需求。
常听人说,宁与智者打一架,不跟傻子说句话。
为不值得的人和事费尽心机,只会造成自我消耗。
懂得适时装傻,才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02闭嘴,不多言
古人云:“百言百当,不如一默。”
人都是这样,用三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
莫言有许多体现谨言慎行的故事,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
莫言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放牛。
那时他总是爱管闲事、乱说话,经常惹来麻烦。
母亲为此哭着训诫他:孩子,你能不能闭嘴?
后来他开始作家生涯时,为自己起了“莫言”这个笔名,以叮嘱自己少说话,管住嘴。
他的作品曾被人批评为“过于荒诞”,但他没有急于辩解。
他明白艺术是主观的,解释只会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辩论中,于是他选择潜心创作,用一部又一部的佳作回应了所有质疑。
一个人,嘴越严,心越静;话越少,福越多。
把握好言语的分寸,就是守住了人生的福报。

03隐身,不纠缠
冯唐曾说:“世间万物,很大一部分事,归根结底是两件事: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很多时候,当你选择插手别人的事,其实就是在变相的给自己惹事。
有个寓言故事说,一户人家养了一只猫和一只狗。
每天早上,猫见主人一走,便呼呼大睡起来。
老鼠知道猫在睡觉,就把家中粮仓翻得乱七八糟。
狗见到猫不做事,就主动上前,抓住了所有的老鼠。
抓完老鼠,狗又累又困,就回到自己的窝睡着了。
主人回来,看见一堆老鼠尸体,高兴极了。
想当然的以为是猫的功劳,拿了条鱼给猫。
还用手摸了摸猫的头,夸赞猫干得漂亮。
回头看狗,趴在窝里呼呼大睡,主人气不打一处来,踢了狗一脚。
明明活狗干了猫的活,却没有得到一丁点好处,还平白无故挨了一脚。
这时,狗才明白,原来狗拿耗子,真是多管闲事。
人到中年学会隐身,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少管闲事,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