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国内动态
关键字  范围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来源:鹰龙传媒 | 作者:廖鹏程 王一凡 | 2025/8/5 12:07:21 | 浏览:25 | 评论:0


 

        2025年7月13日,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于大兴区成功召开。作为继6月第18届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及7月1日金华会议后的重要延续,本次会议汇聚了北京德威朋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柳献军、泰威电子创始人李文良等来自京津冀等地区的三十余位生态企业家、哲学学者及生态生活践行者,旨在探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企业的伟大使命,深化对生态文明时代企业角色与责任的认知,搭建思想碰撞与实践合作的平台。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会议由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副会长王薇与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教授联合主持,我们时代的生态圣贤小约翰·柯布院士、美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领袖大卫·施沃伦博士通过视频致辞,为会议拉开序幕。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主持人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副会长王薇女士


        会议核心聚焦于一个紧迫的时代命题:在工业文明积弊深重、生态与生存危机凸显的当下,企业如何超越旧有范式,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使命?与会专家从哲学根基、伦理批判、实践路径和未来展望等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探讨,勾勒出一幅生态文明时代生态企业发展的新图景。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美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领袖、著名心路治疗专家大卫·施沃伦博士(Dr.David Schwerin)致辞


        一、超越与重构:企业使命的哲学奠基


        王治河教授作为大会发起人之一,率先为“生态企业家”正名立心。他深刻指出,工业文明下企业“伤天害人”的逐利模式已难以为继,生态文明则代表着一种“肯定生命的厚道文明”,要求厚待自然、厚待他人、厚待自身。基于此,生态企业家的核心使命应是“护天庇人”。他将生态企业家定义为“心系有情众生,以创建生态文明为使命、以财发身、以财成人的厚道变革者”。王教授特别强调了思维与语言变革的重要性,呼吁摒弃工业化的僵化用语,拥抱体现人与自然价值的“有机语言”,因为语言的革新是思维转变的关键,具有创生美好现实的力量。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教授在做大会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资深教授刘孝廷则从文明存续的宏大视角发出警示。他指出,人类已处于“人类世晚期”,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与生存危机迫使我们必须在有限的窗口期(可能仅100-200年)实现文明的“未来化”转向——一种基于生态完整性的新文明形态。这要求企业完成三个维度的深刻转变:从现代性转向未来性、从物质性转向精神性、从存在论转向生存论。刘教授提出了支撑“未来化”的三大价值支柱——“未时论”(前瞻思维)、“未看论”(新视角)、“未加论”(增量思维),并强调企业作为“社会生产者”,必须成为这场文明转向的先行军,以深刻的哲学思想引领实践进程。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资深教授刘孝廷在做大会发言


        二、批判与革新:直面现实困境与伦理挑战


        郑州大学郦平教授将犀利的目光投向企业实践中存在的“漂绿行为”(虚假环保宣传)。她尖锐地指出,这种行为绝非简单的商业欺诈,其根源在于对人类整体生存危机的深度漠视,是一种深层的伦理危机。传统伦理学难以彻底解决此顽疾,因其触及更根本的“对生存权的漠视”。为此,郦平教授提出了“应急伦理”(非常规伦理)框架,主张通过“共存论”实现伦理变革,具体路径包括在企业内部大力推动道德文化建设,在外部则需强化政策法规监管、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与监督能力,形成合力根治“漂绿”毒瘤。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郑州大学郦平教授在做大会发言


        三、路径与展望:从理念到行动的多元探索



        实践层面,企业家与学者们分享了具体的探索方向。太古教育集团董事长丁宏伟介绍了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依托嵩山独特自然与文化资源建设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的规划。他强调,自然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桥梁,嵩山基地将以博物教育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公众,尤其是儿童的生态保护意识,并展望将其发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教育平台。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太古教育集团董事长丁宏伟在做大会发言


        《企业家》杂志主编孙庆生则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深刻反思当下“逐私欲”发展模式引发的环境恶化、精神焦虑与生育低迷等连锁危机。他倡导回归“循天理、去私欲”的文化根脉,秉持“天地万物一体”的宇宙观,视地球为家园。他以“梨树开花蜂做蜜”的自然和谐景象,生动诠释了“义者,利之和也”的真谛,指出人类唯有像杏树与蜜蜂般循天理而行,与自然和谐共生,方能构建万物天堂,否则终将堕入地狱。实现“以保障后代福祉的发心谋当代福祉”,关键在于“反求诸己循天理、修己安人安天下”。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企业家》杂志主编孙庆生在做大会发言


        北京德威朋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柳献军分享了德威朋的成功之道。作为“和圣”的后裔,柳董事长认为,德威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为人”之道,而这为人之道就是德威朋企业文化的核心: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人,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做事,是德威朋的管理理念;商以载道,成人达已,是德威朋的经营理念;做受人尊重的企业,是德威朋的战略目标。柳董事长强调:“经营企业一定要有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企业家一定要善始善终,企业家最好的归宿一定是社会慈善家。”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北京德威朋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柳献军在分享德威朋的成功之道


        加拿大独立学者吴祖洪则从国际认可的角度,探讨了生态文明获得世界级关注的潜力。他分析了诺贝尔奖评选注重“复杂思想通俗化”和“带来实际人类福祉”的潜在规则,并梳理了1970-2021年间与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6个诺奖案例,论证了该领域正是诺奖的关注热点。吴祖洪对中国引领生态文明并争取诺奖表达了积极展望,认为中国具备基础与机遇,应主动以诺奖标准指导相关研究,加强国际传播与影响力建设,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因生态文明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目标。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加拿大独立学者吴祖洪在做大会发言


        四、根基与升华:文明视野与心性觉醒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强乃社研究员深入探讨了构建中国式生态企业哲学的必要性。他指出,中国正超越西方地方性的现代性知识,致力于将自身丰厚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融合,开创独特的生态文明道路。西方哲学过度张扬人的主体性,导致人与自然极端对立;而中国的成功现代化必须植根于适应自身文化根基的新哲学建构。他特别指出,王治河教授等学者从怀特海有机过程哲学出发发展出的“有机马克思主义”,是目前对中国发展最友好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强乃社解读本次大会提出的“生态”理念,其核心在于“基于生态的精神做企业”,强调生命意义上天、地、人的深层和谐,而非简单的绿色产业标签或人文管理技巧。在全球化背景下,统贯西方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术工作至关重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话语承担此重任时,需特别注意避免对“权力”与“资本”概念的简单污名化,应积极引导资本向善,方能孕育健康的生态企业哲学。他形象地将生态企业家的任务概括为:致力于让社会民众“吃得下、睡得着、想得开、多生娃”,追求有限度的真善美,避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充分发挥中国式现代化固有的包容性。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强乃社研究员在做大会发言



        一耽学堂创始人逄飞基于二十余年传统文化社会实践的观察分享洞见。他认为当前正处于“文明更换前期”,精神资源面临巨大变动。我们身处一个“非古非今、非中非西”的大变局时代,保持学术话语的独立性、避免理论过度编织、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留出恰切的表达空间至关重要。他引用托尔斯泰的预见,认为中国的使命不仅在于自身解脱,更在于为世界文明转型指明出路,成为这一转化期的“大道场”,从世界制造工厂转变为世界精神与文明的“加工厂”。逄飞特别强调了重新理解“种地”的深层生命意义。在城乡人心普遍不安、传统农耕情感纽带断裂的当下,重返土地的意义需要靠切身的实践体悟(而非观念推演),通过身体力行的劳作来深化对“修身”的理解,获得真切的“体知”,如此方能避免成为“有知识的无知者”,盲目应对复杂问题。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一耽学堂创始人逄飞在做大会发言


        中共中央党校张孝德教授则从更高维的文明视野展开论述。他回顾历史,指出西方所谓“黑暗的中世纪”实为其学习中国(农耕)文明未竟的时期,其后转向自身道路的“觉醒”(文艺复兴等)历程,为今日中国的“复兴”提供了历史镜鉴。张教授认为,中华文明最宝贵的财富并非具体的传统文化内容,而是一种“高维世界观”——“龙观天下”的天下观。它超越了西方源于游牧文化的丛林法则、领地意识及后续的人权观念,运用“相生相克”的五行智慧,不排斥异己,而是站在更高维度包容涵化。中华文明追求人超越凡俗成为圣贤神仙,遵循众生平等的更高伦理,这种“命运共同体”意识已存续千年。他指出东西方生命观的本质差异:西方以脑为生命中枢(驱动科技与AI发展),而东方以心为主宰(AI无法模仿真心智慧),当前人类却陷入“心脑颠倒”的迷局。张教授深刻揭示,“环境危机”只是表象,按西医思维的描述,工业文明造成的最大危机实为“人心危机”——人心污染才是外部污染的源头!21世纪危机的解决,本质是“人的觉醒”,始于“让心做主”。他呼吁升级“生态文明”内涵:不能仅着眼于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回归“心法”,建设支撑生态文明的新经济体系——“命本经济”。这要求企业家群体深刻觉醒与自我悔过:审视所获利润是否真正承担了应有的环境与生命成本?现有的“合理合法”往往只是符合工业文明的畸形核算体系!未来的事业必须做到“生命友好、社会友好、家庭友好、环境友好”。终极目标在于构建一个让生命崇高、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环境美好的命运共同体,而非以牺牲生命(“命”)为代价换取所谓发展。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成功举办
中共中央党校张孝德教授在做大会发言


        五、结语:迈向共生的未来


        首届生态企业家大会北京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相关领域的精英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更在思想层面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与会专家深刻剖析了工业文明的危机根源,批判了旧有发展模式的弊端,并从哲学高度重构了生态企业的使命与价值,提出了“有机语言”、“未来化”、“应急伦理”、“命本经济”等关键理念。会议尤其强调了心性觉醒、回归文化根基、融合东西方智慧以及超越二元对立思维的重要性。共识在于,生态文明的建设绝非简单的环保行动,而是一场涉及经济模式、伦理观念、价值取向乃至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企业家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其觉醒与转型至关重要。各方坚信,在理念引领与实践探索的双轮驱动下,凝聚合力,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人类开创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栏目:『国内动态
突然!13 轮融资,华为比亚迪站台!中国第一,MEMS陀螺仪半导体!传 “倒下”?! 2025-07-18 [556]
笑麻了,韩国男子自信满满去上海相亲角相亲,被怼到让他怀疑人生 2025-07-01 [999]
CCG论坛圆桌二 | 中国与全球南方:重塑全球治理框架 2025-06-03 [1133]
重返2010:再看上海世博会美国馆 2025-05-28 [776]
上海的老龄化有点超乎想象了 2025-05-28 [989]
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卫会费最大出资国,向WHO认捐5亿美元 2025-05-28 [990]
哈工大处理留学生罢课:63 人遣返 96 人清退,高校推进管理改革 2025-05-22 [4073]
这是全国最依赖外贸的城市 2025-04-28 [948]
《上海退休教师靠阳台核电池供电,》 2025-03-07 [1494]
甜蜜陷阱:冒牌“外国大兵”的跨国网恋骗局 2025-03-01 [101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