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中国第一所真正的大学,究竟是天大,交大,还是武大?
来源:闫晓鸣 | 作者:闫晓鸣 | 2025/8/12 17:37:26 | 浏览:38 | 评论:0

每到一座城市,总愿意去当地的代表性学府看一看。西安是“高教第三城”的三大有力竞争者之一(西安、武汉、南京),可看的学校实在太多,而手头时间又不宽裕,于是选择到西安交通大学一探究竟。

来到西安交大兴庆校区,一进门便看到“130爱不停”字样,赶紧给一位天津大学的校友发消息说:今年搞130周年校庆的不是你们吗?难不成西交这是预支了一年?

图片
近年来,大学里出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武汉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纷纷以“130周年校庆”为契机,强调自身在中国高教史上的开创性地位。这一现象,折射出对“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这一历史命题的激烈争夺。

校史,延伸了没有?

数值上讲,武汉大学跑在了最前头,将自身历史追溯至1893年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但也是校史最“靠不住”的一个。作为张氏“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载体,自强学堂最初仅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斋,且实际运作中以方言斋(外语)为主,其他学科不占主导。其教学内容仍以传统儒学为根基,西学课程仅作为辅助。

此后,自强学堂通过191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一脉相承,也完成了向现代大学的转型。然而,这一传承链条的关键节点存在断裂:1911年自强学堂(时名方言学堂)因辛亥革命停办,1913年成立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虽在原址办学,但缺乏直接继承关系的档案证据。

所以说,若论及古老,武大更胜一筹;若谈及现代性,其并不占优。人们常常将武大称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主要针对的是樱花大道旁的早期建筑群,主要建于1930至1936年,而非自强学堂时期。人民网于武大120年校庆时曾刊出过一篇文章,《专家谈武大校史争议 办学基础与校史开端不能混淆》,间接“阴阳”了武大有意延伸校史。

图片
吊诡的是,大学作为近代新生事物代表,几所最早期大学的创办者,几乎都与大清朝的覆亡存在千丝万缕联系。溥仪登基伊始,袁世凯权倾朝野。一场宫廷会议上,摄政王载沣密谋除掉袁世凯。这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说,“现在正值国丧期间,主少国疑,政局不稳,此时杀大臣后患无穷。”于是,袁世凯捡回一条命,说这话的正是张之洞。

大清掘墓人与两所现代大学

如果说张之洞与清朝灭亡存在间接联系,那么下一位大学创办者,就不折不扣是把大清“搞垮”的人。武昌起义的诱因——保路运动,因盛宣怀将川汉铁路收归国有的动议而起。并且盛氏以豪富著称,《繁花》里提到的盛四少爷豪赌一夜输光整条黄河路房产的故事,正是出自盛宣怀之子。故其在历史上的声誉不算太好。

然而,盛宣怀在文化上的建树不容抹杀。倒不是他自己创作了多少惊世之作,而是两所中国真正意义上最早的现代大学,都经由他创办。

天津大学的起点,是盛宣怀创立的北洋大学堂。该校的创办,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书院向现代大学的实质性跨越。甲午战争后,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奏请光绪帝设立新式学堂。而后,光绪准允了盛宣怀的办学奏折。1895年底,中国第一所官办大学——北洋西学学堂在天津成立。第二年,改名“北洋大学堂”,盛宣怀出任首任督办。

北洋大学堂可以说是“中国的哈佛”。该校在建校时参照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模式,设立头等学堂(本科)和二等学堂(预科),开设律例、工程、矿务、机器四个学门,采用西方原版教材和实验教学法,并且聘请美国人丁家立为总教习。这种“西学为用”的办学理念,使北洋大学堂在诞生之初就具备了现代大学的基本框架。其实,美国与哈佛的登峰造极都在一战后,20世纪末便选择师法二者,可以说颇有先见之明。

在今天的天津大学校内,有一独特景观。其他大学的地标往往是某某楼、某某堂、某某湖,而天大的校园地标则是一个亭——北洋大学堂纪念亭。该亭又全然不似“长亭外,古道边”的中国古亭,造型独特,因此也成为学子拍毕业照的集结之处。

图片
事实上,在盛宣怀奏请创建北洋大学堂的《请奏设立本校章程禀》中,强调该校是一个示范,未来还将向更多地方复制推广。北洋大学堂创办后第二年,盛宣怀再上一份《条陈自强大计折》,附奏《请设学堂片》,请求批准在上海开办学堂。于是,南洋公学在1896年诞生,成为又一所现代大学,盛宣怀任督办。1920年,由南洋公学发展而来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和另几所学校合并为交通大学。

值得玩味的是,因北洋大学堂师生曾于义和团运动时南迁借读,中国近代首批大学毕业生实由南洋公学颁证。所以,中国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实出自这里。

1956年,交大西迁分设沪、陕两校,即今日上海交大与西安交大,但共尊南洋公学为源,共享饮水思源精神。人们常以为,一所东南沿海的高校播迁至大西北,一定是风尘仆仆、颠沛流离。来到西交一看,满不是那么回事。西安实际上是北方最靠南的大城市,与南方最靠北的大城市——南京纬度相差不多。

走在西交,我常常感觉到校园风韵颇似南京的院校。校内主干道有以梧桐东路、梧桐西路命名者,遍植高大的法国梧桐,搭配着上世纪中后期建成的老楼,给我的直观感觉犹如置身东南大学。

图片
交大出了一位很杰出的校友,钱学森,所以西安交大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就是钱学森图书馆。钱学森同样是创办中科大最主要的倡导者之一,在中科大校园中心的湖畔也有他的塑像。

还有其他说法?

至于大众印象里的“中国第一所大学”,可能还不在这三所学校之列,而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虽然它成立于1898年,但鉴于其写进历史教科书的地位,以及北大在国人心目中的超然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马勇肯定地说,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肇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认为它才是公认中国现代大学的开端。这也是一种思路,即将大学的实际影响放在第一位。

有趣的是,这所学堂是“百日维新”的直接产物。而戊戌变法的发起者,则是为颠覆清朝做了某种思想准备的康有为、梁启超。

此外,近代属西学东渐时期,传教士的影响不容小觑。另有一说,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是上海的圣约翰大学。这所学校由圣公会所属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于1870年合并而成,最初名为圣约翰书院,后改名为圣约翰大学,1892年起开设大学课程。圣约翰大学的旧址,为今天的华东政法大学所继承,位于上海苏州河一转弯处,清幽雅致、氛围感十足。

图片
历史的尘埃终将落定,但“第一所大学”的争议还将持续。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或许并不在于某一所具体的大学,而在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所孕育的教育革新精神。这种精神,既是北洋大学堂“实事求是”的校训,也是南洋公学“饮水思源”的情怀,更是武汉大学“自强弘毅”的追求。无论如何,大约130年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改天换地的一页。中华大地上那批仰望星空的人,都值得致敬。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警惕那些肥头大耳的人!从少林寺释永信到贪官污吏,他们到底平时吃什么? 2025-08-12 [35]
到底,是谁的问题 ! 2025-08-12 [80]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为什么却有这么多保安? 2025-08-05 [172]
《左传》:从未输过的人,赢不到最后 2025-08-05 [166]
1.4亿中国男人,戒不掉钓鱼 2025-08-01 [298]
人到中年,最节能的活法:装傻,闭嘴,隐身 2025-08-01 [222]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去丽江? 2025-08-01 [218]
【八面来风】谁保护了释永信;投资的黄金时代结束,要迎接一个低回报期的挑战;大规模被手机毁了的孩子 2025-08-01 [232]
《围城》:婚姻最大的灾难,不是三观不合,不是家庭贫穷,而是这3件事 2025-07-23 [608]
英伦归来,我感慨万千:资本主义正在老去 2025-07-23 [54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