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刘杉谈应对通胀:人民币升值在幕后
来源:QiaobaoUSA | 作者:刘杉 | 2011/2/14 7:51:20 | 浏览:1838 | 评论:0

  2月10日,中国农历春节过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北京迎来了去冬今春以来的第一场雪。这次降雪是北京60年来冬天降雪最晚的一次。降雪无疑缓解了北方旱情,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收成好了也会舒缓不断增加的通货膨胀压力。

  有预测认为,由于农产品价格上升,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产品成本继续增加,1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或许继续创出新高,北方持续旱情则加剧了市场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

  正是在物价不断上涨情况下,中国央行在2月9日提高了存贷款利率。此轮加息虽在意料之中,但央行在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即行加息,则具有信号意义,显示未来价格上涨压力犹大。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2011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抑制通货膨胀,抑制通胀的最重要货币工具包括三个,存款准备金比率、利率和汇率。

  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可以直接减少商业银行可贷款资金数量,起到收缩流动性作用,因而持续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就成为中国央行应对“热钱”和流动性泛滥的主要手段。但仅有数量型工具还不够,央行还需要不断加息,以避免负利率,从而抑制企业和个人的过度投资行为,管理居民通胀预期。

  这两个政策工具都是反周期手段,直接应对通胀。但人们应该知道,中国的通胀形成复杂,从货币角度看,既有短期美元泛滥因素,也有中期货币超发原因,更有长期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这样看,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加息,目的在于解决近期的资金需求旺盛问题,但若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的货币增发现象,还得改革汇率形成机制,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创出新高,2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849,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而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访美前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曾经创造连续6日创新高的情况。因此可见,人民币自主升值速度加快,这有利于中国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潜在通货膨胀问题。

  人民币汇改加快,意味着中国对汇率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中国经济长期依靠出口拉动,外向型增长模式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不过“重商主义”并没有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奇迹就意味着非正常,经济增长速度不正常,则意味着提供这种非正常增长的经济制度环境也是非正常的。笔者认为,中国为了刺激出口,扭曲了要素定价机制,包括汇率、利率、工资等要素价格都受到抑制。要素价格扭曲的结果是,在促进出口同时,也造成贸易条件恶化、资源和能源过度消耗、劳动力价值低估、社会财富分配失衡、货币存量大幅增长等深层次问题。如果这样看,因人民币升值而导致的出口产能过剩,其实是对过度增长的纠错。

  汇率政策既是贸易政策,也是金融政策。合理的汇率水平可以促进贸易,但失衡的贸易收支却可能给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获得了广阔的外需市场,这促进了中国出口,并因此带动了经济增长。不过,当出口部门要求汇率等要素定价机制偏向鼓励出口时,这加大了中国持续获得贸易顺差的能力。不难发现,中国出口高速增长的十年,也是货币存量迅速增长的十年。由于房地产市场吸收了过量流动性,这客观上减轻了实体经济价格上涨压力。但随着流动性不断扩张,以及在政策打压下房地产需求受到抑制,过多的货币存量最终要在价格总水平上体现出来。

  中国通胀主要原因在于货币增发。增发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长期顺差导致的外汇占款而促成基础货币增发,另一部分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超量发行的货币。

  因此,为了抑制通胀,除了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加息外,还得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虽然短期可能刺激“热钱”流入,但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实际可以对冲这部分流动性。正面效果是,升值在短期内可以起到降低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作用,长期则可解决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占款过多问题。

  就抑制通胀而言,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更像在前台表演,而人民币升值则是在幕后活动。应对通胀,加息和升值一个都不少。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80]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38]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35]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28]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19]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60]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57]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48]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77]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100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