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中国农历春节过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北京迎来了去冬今春以来的第一场雪。这次降雪是北京60年来冬天降雪最晚的一次。降雪无疑缓解了北方旱情,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收成好了也会舒缓不断增加的通货膨胀压力。
有预测认为,由于农产品价格上升,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产品成本继续增加,1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或许继续创出新高,北方持续旱情则加剧了市场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
正是在物价不断上涨情况下,中国央行在2月9日提高了存贷款利率。此轮加息虽在意料之中,但央行在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即行加息,则具有信号意义,显示未来价格上涨压力犹大。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2011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抑制通货膨胀,抑制通胀的最重要货币工具包括三个,存款准备金比率、利率和汇率。
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可以直接减少商业银行可贷款资金数量,起到收缩流动性作用,因而持续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就成为中国央行应对“热钱”和流动性泛滥的主要手段。但仅有数量型工具还不够,央行还需要不断加息,以避免负利率,从而抑制企业和个人的过度投资行为,管理居民通胀预期。
这两个政策工具都是反周期手段,直接应对通胀。但人们应该知道,中国的通胀形成复杂,从货币角度看,既有短期美元泛滥因素,也有中期货币超发原因,更有长期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这样看,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加息,目的在于解决近期的资金需求旺盛问题,但若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的货币增发现象,还得改革汇率形成机制,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创出新高,2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849,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而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访美前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曾经创造连续6日创新高的情况。因此可见,人民币自主升值速度加快,这有利于中国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潜在通货膨胀问题。
人民币汇改加快,意味着中国对汇率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中国经济长期依靠出口拉动,外向型增长模式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不过“重商主义”并没有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奇迹就意味着非正常,经济增长速度不正常,则意味着提供这种非正常增长的经济制度环境也是非正常的。笔者认为,中国为了刺激出口,扭曲了要素定价机制,包括汇率、利率、工资等要素价格都受到抑制。要素价格扭曲的结果是,在促进出口同时,也造成贸易条件恶化、资源和能源过度消耗、劳动力价值低估、社会财富分配失衡、货币存量大幅增长等深层次问题。如果这样看,因人民币升值而导致的出口产能过剩,其实是对过度增长的纠错。
汇率政策既是贸易政策,也是金融政策。合理的汇率水平可以促进贸易,但失衡的贸易收支却可能给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获得了广阔的外需市场,这促进了中国出口,并因此带动了经济增长。不过,当出口部门要求汇率等要素定价机制偏向鼓励出口时,这加大了中国持续获得贸易顺差的能力。不难发现,中国出口高速增长的十年,也是货币存量迅速增长的十年。由于房地产市场吸收了过量流动性,这客观上减轻了实体经济价格上涨压力。但随着流动性不断扩张,以及在政策打压下房地产需求受到抑制,过多的货币存量最终要在价格总水平上体现出来。
中国通胀主要原因在于货币增发。增发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长期顺差导致的外汇占款而促成基础货币增发,另一部分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超量发行的货币。
因此,为了抑制通胀,除了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加息外,还得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虽然短期可能刺激“热钱”流入,但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实际可以对冲这部分流动性。正面效果是,升值在短期内可以起到降低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作用,长期则可解决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占款过多问题。
就抑制通胀而言,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更像在前台表演,而人民币升值则是在幕后活动。应对通胀,加息和升值一个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