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引发争议
随着人工智慧与机器人技术飞速进展,人工代孕正逐渐成为生殖医学的新兴焦点。今年,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盛大举行,相关议题因此引发广泛讨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宣布正在开发全球首个「代孕机器人」,预计一年内上市,售价约人民币十万元。
这款机器人结合仿人形设计与孕育箱技术,能模拟从受孕到分娩的完整过程,并配备温控、营养输送及废物排除系统,力求重现子宫环境,为不想或无法怀孕的年轻人提供新选择。
技术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人类胚胎完整孕育尚未成功。核心挑战包括胎盘代谢、免疫系统模拟与神经发育等。
有专家指出,机器人外型本身对孕育过程无实质帮助,乃为「营销噱头」,技术瓶颈在于生物相容性。此外,人工代孕可能引发亲子关系混乱、伦理争议和社会影响,安全性与道德性仍待深入讨论。

新旧约如何看待「AI机器人代孕」?这个议题涉及生命尊严与shen的主权,也提醒我们科技可能带来的偶像崇拜风险,同时引发对胎儿在母腹中成长不可替代性的深思。 (图)
假设AI代理孕母存在圣经时代...
创16章,亚伯拉罕与撒拉因年老无法自然怀孕,撒拉因而将使女夏甲给亚伯拉罕生子,结果引发家庭内部矛盾、世代权力争斗与嫉妒。
想像一下,若AI也来「插一脚」,会带来什么结果?夫妻在等待与信靠主中的历程将被夺去,家庭与属灵生命的锻炼机会,也将不复存在。
哈拿因不孕而向主祈求,祂垂听使她怀孕生撒母耳。这段孕育的过程,成为她信心与属灵生命成长的重要时刻。若AI介入取代自然孕育,这样的操练与塑造,也将被技术抹去。
由上述例子可见,自然孕育过程教导人耐心、等待与对生命的尊重,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AI代孕可能将生命视为「产品」或「程序」,削弱人们对生命神圣性的敬畏,并可能影响家庭与社会伦理价值。
AI机器人代孕,违背哪些信仰价值?
1. 生命尊严与主的主权
旧约教导,生命源于上主的创造,祂亲自将气息吹入人体,使人成为有灵的活人(创2:7;诗139:13-16)。任何生命的诞生都不应被视为人类或机器的产物,否则将忽略主的主权与创造计划。
若由AI掌控生命诞生,人们是否已陷入「生命可被制造」的错觉?这违背圣经对生命尊严的根本立场。当现代社会不仅加深依赖AI,还交付它孕育生命的能力时,实已踏入现代版的偶像崇拜深渊。
2. 婚姻与家庭的神圣设计
婚姻是一男一女在主面前缔结的盟约(创2:24;太19:4-6),同时也是生育与养育子女的正当环境。
若AI代孕破坏了自然孕育与婚姻生育的连结,便挑战了主对家庭的设计与秩序,并可能引发亲子身份与伦理混淆,以及法律上的混乱。
当人将这些神圣属性转移给人工造物,即是试图让科技取代shen赋予人在家庭中的权柄。生命与家庭的每一环节都应尊重主的设计。
3. 科技的伦理限制
新旧约教导,科技是人类管理世界的工具(创1:28),并未禁止技术进步,但明确要求技术必须受主的旨意管束,尊重生命并造福人类。
当人将AI视为情感慰藉、生命意义,甚至救赎的来源时,就容易陷入科技滥用与生命物化,甚至将其奉为偶像,违背敬拜独一真shen的教导。
唯有让科技服从伦理与主的设计,而非取代祂的主权,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AI机器人代孕的五大潜在滥用风险
1. 商业化剥削:将生命商品化追逐利润,出现黑市代孕机器人或非正规服务,缺乏安全与监管保障。
2. 人口操控与基因干预:利用技术挑选性别、外貌或智力,生产「定制化婴儿」,可能造成伦理争议与社会不公。
3. 亲子关系与身份模糊:缺乏母体孕育经验与母婴连结,出生后心理发展与家庭关系可能受影响,法律认定与监护权问题复杂。
4. 科技偶像化与心理依赖:将AI代孕视为「全能生命创造工具」,易削弱对自然生命及神圣创造的敬畏,形成科技偶像崇拜。
5. 安全与健康风险:技术尚未成熟,人类胚胎完整孕育可能失败或产生健康缺陷,长期风险未知。

母腹中自然孕育蕴含的生理、伦理、心理与属灵价值,是人工系统难以取代的。 (图)
胎儿在母腹中成长无可取代之处
1. 生理与营养的自然连结
胎儿透过胎盘与母体建立动态调节的营养、氧气及免疫抗体供应。这种母婴间精密的生理互动,能随胎儿发育阶段,自动调整营养比例与生理条件,是现有人工子宫或代孕系统难以完整复制的。
2. 环境稳定与生理调节
子宫提供恒定的温度、酸碱值及物理支持,保障胎儿全方位的健康发展。人工代孕环境即使在技术上模拟,也难以达到如此自然且动态平衡的孕育条件。
3. 母婴情感与激素连结
孕期,母体分泌的激素不仅促进胎儿生理发育,也建立母婴之间的情感基础,这对出生后婴儿的心理稳定、社会适应及依附行为至关重要。
AI代孕缺乏母体情感与生理互动,无法提供这种初步的情感连结。
4. 神圣的孕育过程
新旧约视孕育为主赐生命的过程,孕育不只是生理现象,更蕴含灵命与神圣的连结。
诗139:13,「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AI代孕可能将生命简化为机械制造,剥夺生命诞生的神圣属灵意义。
AI代理孕母亦假设胎儿不需要「灵里有母亲的供应支持」,但圣经和心理学研究都指出,母亲在孕期的情感、祷告与信心对胎儿的心理、安全感及灵性塑造具有深远影响,这是任何人工系统无法完全替代的。
科技洪流下的属灵省思
人类科技日新月异,却同时带来严峻的伦理挑战与属灵警示。信徒须理性谨慎面对新兴科技,从新旧约视角来看:
1. 生命主权属于主—— 生命是主所赐的宝贵恩典,其主权不容科技取代。
2. 婚姻与家庭有神圣秩序—— 孕育生命应在神所设立的婚姻关系中进行,维护其神圣与完整。
3. 科技是工具,非敬拜对象—— AI与机器人应服事人类,而非成为心灵中的偶像。
4. 母腹孕育的独特价值—— 胎儿在母腹中的自然孕育,蕴含无可取代的生理与属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