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朋友发我这个新闻,说有些地方看不太懂,让我帮忙解读一下。

就是这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我朋友圈都被刷屏了。
坦率地说,我平时对政策文件不太热衷。
但这次不一样,这份文件主要讲的是 AI,好奇心驱使我读完了全文。
没想到我读的时候又兴奋又紧迫,甚至感觉手心在微微发烫。
我不是在夸张,真的是越读越激动。
作为一个每天都在跟 AI 打交道的程序员,我真心觉得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宣言。
“人工智能+”跟 10 年前的“互联网+”一脉相承。
还记得当年“互联网+”是怎么改变世界的吗?
从网购到移动支付,再到直播带货,整个社会都被重新定义了。
而现在,“人工智能+”要开启的是一个更加颠覆性的全新世界。
这件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并且跟咱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所以我强烈建议读到这的你,也能抽出时间,读完全文。
时间节点
先来看报告中关键的时间节点。
2027 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 70%。”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仅仅两年里。
AI 终端和智能体将从前沿科技快速变成主流产品,超过七成的中国人都会用上。
手机,汽车,家电都会自带 AI 大脑,能主动帮你办事。
你还会有一个专属的数字秘书,能听懂你的话,替你处理工作,安排生活。
在不同领域,它也可以是我们的医学顾问,法律顾问,补课老师,甚至心理咨询师等等。
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一样,成为你生活的标准配置。
这真的不是科幻电影,这是即将到来的现实。
其实就在现在,只要你会用智能手机。
你就能免费用上效果相当不错的主流 AI,帮你做很多事情。
2030 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 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90% 的普及率,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 AI 将会像今天的电力,计算机和互联网一样,成为社会运转的基础设施,成为你生活的必需品。
但更重要的是后面这句话,智能经济将成为重要增长极。
增长极是个经济学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过去几十年的火车头是房地产和互联网,而接下来新的火车头是 AI。
因为 AI 是一门通用目的技术,会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便宜。
不仅能自己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还可以赋能千行百业。
让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都变得更加智能高效。
从而创造巨大的价值,拉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向前跑。
所以,国家要把 AI 变成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核心,动力最强的引擎。
2035 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这个时间点,恰好对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意义无比重大。
到时候,AI 将彻底重塑我们的社会形态。
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换句话说,未来几十年,将是一个持续巨变的时代。
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那么具体变化在哪,究竟有哪些机会?
作为普通人又该如何跟上时代发展呢?
咱们接着往下看,文件里明确列出了 6 大重点方向,每一个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1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
现在的 AI 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表现出远超人类的能力水平。
在 2024 年,有两位开发者创造了一个专门预测蛋白质折叠结构的 AI 模型 AlphaFold,他们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这意味着在不远的未来,可能就会有 AI 独立完成某个科学发现。
以前科学家做实验,分析数据纯靠人力慢慢试错,一个新药的研发可能需要十几年。
未来 AI 可以帮助科学家快速筛选数百万种化合物,找出最有可能治疗某种疾病的那个,大大缩短新药研发时间。
AI 不仅能帮科学家完成从 0 到 1 的发明创造,还可以帮工程师完成从 1 到 100 的研发落地。
比如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小、更快、更省电的芯片电路图。
模拟无数次汽车碰撞测试,帮助工程师快速优化车身设计,省下大量真车碰撞的成本和时间。
AI 不仅能研究自然科学,还可以研究人类社会,帮助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高效分析社会趋势,从而为 AI 制定向善的规则。
整体来看,未来 AI 会不断提升效率,人会更加专注于突破性的创造工作。
这对搞技术的朋友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未来会诞生一批智能原生企业,就是那些生来智能的公司。
它们不是把 AI 当作一件外衣和工具,而是让 AI 成为自己的心脏和神经系统。
举个例子,像即梦,可灵这样的内容平台,从诞生起就是 AI 驱动的内容生成平台,这就是智能原生。
它们不在现有业务上进行改造,更容易创造出全新的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
还有三大支柱产业,工业,农业,服务业也会进行智能化升级。
我分别举几个例子。
工业方面,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工厂,生产线上通过摄像头和 AI 自动检测产品是否有瑕疵,AI 系统再根据订单自动调整生产线节奏,AI 装卸机器人自动搬运货物。
农业方面,无人机飞到田地上空,通过摄像头收集信息,哪块地缺水,哪块地缺肥,哪块地有病虫害,AI 综合诊断后,自动操控无人机,精准的进行浇水,施肥和喷洒农药。
服务业方面,电商智能客服可以 7x24 小时在线,理解你的购买需求,像朋友一样主动帮你参谋比价,甚至能够记起你之前的聊天记录,为你生成个性化的精准推荐。
3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
这部分可能是普通人最容易感受到的,作为消费者,未来会有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体验。
想象一下,你的手机里有一个贴心的数字秘书,他了解你的一切。
当你起床时,会根据天气预报和你的健康数据,为你推荐今天最合适的穿搭和早餐方案。
晚上到家,它会觉察你今天开会很久,步数太少,建议你舒展身体,还贴心的放上一段你喜欢的轻音乐。
看到你日程里要出门旅游,会提前根据你的喜好,生成一份专属的旅游攻略,甚至把酒店和车票方案都出好了。
这样的 AI 助手,会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个性化的 VIP 服务。
还有万物智联,你的手机,电脑,汽车,家居,甚至 AI 眼镜全都已经互联打通,再加上面说的 AI 助手。
再想象一下,你开车下班快到家时,汽车会自动通知家里的空调,调整为你喜欢的温度,窗帘也会自动拉上。
冰箱检测到你水果快吃完了,会提前提醒你下单。
AI 眼镜轻轻弹出提醒,今晚有你最爱的说唱节目,是否投屏到客厅电视。
整套系统就像一个贴心的管家团队,默默为你打理生活的方方面面。
4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
这部分也跟咱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而且非常有温度。
比如教育方面,AI 的出现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地区,每个学生都会拥有一个 AI 家教老师。
他能识别出每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针对性提问。
遇到难题时,会用学生的爱好类比公式推导过程,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对于学有余力的情况,还能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这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极大平等化。
在医疗方面,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智能健康 AI 助手,通过穿戴设备自动检测你的各项生理指标,当发现异常时,会及时提醒并给出专业建议。
当发现长辈身体有波动,AI 助手会给家属推送消息,在关键时刻联络家属和医院。
在医院里,AI 助手也会帮助医生快速完成影像的初步判断,提醒医生关注潜在的风险。
这不仅可以提高诊断效率,还能大大降低误诊率。
5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
这部分讲的是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就是让咱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安全,更加健康。
以后办证件等各种政务服务,会像用手机点外卖一样方便,AI 会自动帮我们处理,不用再跑腿排队。
AI 还能预防和处理各种安全问题,比如预测天气灾害,发现安全隐患,让整个城市的应急反应更快,我们出门在外也会更安全。
用 AI 监测空气质量,规划城市绿化,更精准的保护生态环境,帮我们守护蓝天绿水,让生活环境越来越健康。
6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最后这点体现了核心战略和责任担当。
希望全世界一起努力,确保 AI 发展能够让更多人受益,并且让大家能安全放心的使用它,主要包括两件事。
第一,避免 AI 只被少数国家或公司掌握,而是通过开源共享,让大家都能用上 AI。
比如咱们的 DeepSeek,智谱,千问,混元,Kimi,阶跃星辰,面壁智能等等,都已经走在了开源模型的前列。
让大家都能平等地享受 AI 带来的便利和发展机会。
第二,一起定规矩,管好 AI。
AI 很强大,但也可能会带来风险,这需要全球共同商量和制定管理规则,一起应对 AI 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最终确保它的发展是安全且可控的。
尾 声
我们真的太幸运了,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但也是最需要准备的时代。
AI 革命已经开始,而且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的多。
也许你会担心变化太快,也许你会焦虑跟不上节奏。
但我想说,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是为了让人类生活得更好。
就像文件中说的那句话,要让“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
就像蒸汽机解放了人类的体力,电力照亮了人类的夜晚,互联网连接了全世界一样。
人工智能正在解放我们的脑力,让我们从重复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去做更有创造性,更有意义的事情。
AI 不会替代人,AI 只会帮助人活得更好。
最后,给大家几点建议。
日常保持关注 AI 资讯的习惯,有新模型或新产品发布时,第一时间去上手试用。
因为关于 AI,听说过,了解过,使用过,付费过这几个阶段能收获的感悟是完全不同的。
更进一步,把 AI 当作你的最佳拍档,不断尝试原本需要依赖队友完成的任务,不断提升你本已擅长事情的效率。
把自己定义为问题解决者,而不是工程师,设计师或者产品经理。
拥抱变化,解放思想,勇于尝试。
我们不仅在见证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完全有机会创造历史。
每一个拥抱 AI 的人,每一个学会使用 AI 工具的人,每一个在 AI 时代找到自己价值的人。
都是这场伟大变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未来已来。
一切。
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