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公告社区动态
关键字  范围   
 
在悲伤之中:悼查理·柯克
来源:印象与逻辑 | 作者:杨大巍 | 2025/9/15 23:56:15 | 浏览:8 | 评论:0

在悲伤之中:悼查理·柯克
今天写下这篇文字,是在极度的悲伤之中。好久没有这样心痛过了。


犹他山谷大学的枪声撕裂了希望,查理·柯克,这位年仅31岁的保守派火炬手,倒在血泊之中,生命骤然定格。一个本应闪耀无限未来的青年,就这样被暴力吞噬。他的陨落,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伤口。今天的美国,在悲伤与愤怒中踉跄,政治的子弹正射向文明的心脏。我们失去了一位斗士,也失去了找回理性的时间。

2025年9月10日,犹他山谷大学被突如其来的一声枪响击碎,鲜血染红了讲台。Turning Point USA创始人、保守派青年旗手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American Comeback Tour”演讲中被子弹击中颈部,倒在思想的战场上。凶手至今逍遥法外,留给美国的,是无尽的悲痛与耻辱。

特朗普总统在Truth Social上沉痛悼念:“伟大的、传奇的查理·柯克走了。他比任何人都更懂得美国年轻人的心,深受所有人爱戴,尤其是我。如今,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梅拉尼娅和我向他美丽的妻子埃里卡及家人致以最深的慰问。查理,我们爱你!”这不仅是一位领袖的哀悼,更是一个国家的悲鸣。 柯克的陨落,是美国文明的又一道裂痕。一年前,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和佛罗里达接连遭遇刺杀未遂;如今,子弹夺走了柯克的生命。政治的分歧已不再是言辞的交锋,而是化作血与火的残酷现实。美国,这片自诩自由的土地,正一步步滑向深渊。

柯克不是凡人。他年仅31岁,却已是保守派最耀眼的声音。创立Turning Point USA,他将保守主义带入上千所大学校园,点燃了无数年轻人的信念。他的播客席卷网络,TikTok粉丝逾730万;他的“Prove Me Wrong”辩论赛,以无畏的勇气直面左派思潮,挑战性别、宗教、移民等议题的虚伪叙事。

在2024年特朗普胜选中,柯克为MAGA运动赢得青年选票立下汗马功劳。特朗普曾在2024年12月的Turning Point活动中动情说道:“我要向查理·柯克致以无尽的感激。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这不是我的胜利,而是你们的胜利。” 柯克是思想的斗士,是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桥梁。他的声音如火炬,照亮了被左派话语笼罩的校园,却也因此成为靶心。他的生命,本应在无数个讲台上继续燃烧;他的未来,本该属于更广阔的舞台。然而,9月10日的枪声,将这一切定格在血泊中。

枪击前数日,柯克揭开了一道被主流媒体掩盖的伤疤。2025年8月,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轻轨发生惨案:23岁乌克兰难民女孩伊琳娜·扎鲁茨卡被一名有14次犯罪记录的黑人惯犯当众刺杀。她逃离战火,寻求美国的庇护,却倒在冷漠的车厢里。主流媒体却集体失声,没有24小时滚动报道,没有政客泪流满面,更没有2020年弗洛伊德案后的全国骚动。柯克在X上痛斥:“若凶手是白人,受害者是黑人,媒体会炸锅,左派会表演‘正义’。可当受害者是白人女性,凶手是黑人惯犯,他们选择沉默。这是何等的虚伪!”

这番直言,刺穿了左派双重标准的遮羞布。CNN等媒体迅速反击,将柯克扣上“种族主义者”“仇恨煽动者”的帽子。然而,真正的仇恨,来自那些选择性报道、选择性愤怒的精英。他们的沉默,比枪声更刺耳;他们的偏袒,比子弹更致命。当真相被掩盖,讲真话的人便成了牺牲品。9月10日的枪声,是舆论暴力的延续,是双重标准酿成的悲剧。

美国的历史,是一部血泪交织的篇章。1865年,林肯倒在刺客枪下,内战创伤未愈;1963年,肯尼迪的鲜血染红达拉斯街头;1981年,里根险些丧命。今天,政治暴力正从偶发走向常态。2024年,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和佛罗里达接连遇袭;2025年9月,柯克的生命被子弹终结。保守派领袖接连成为靶子,这不是巧合,而是政治极化撕裂的恶果。

更令人心寒的是,左派媒体并非无辜的旁观者,而是暴力的推手。他们将特朗普污为“民主终结者”,将柯克妖魔化为“仇恨代言人”。无休止的标签化与污名化,将对手变为“恶魔”,为暴力披上“正义”的外衣。历史早已警示:纳粹将犹太人污为“寄生虫”,酿成种族灭绝;麦卡锡时代将异见者打成“苏俄间谍”,制造恐怖。今天,自诩“进步”的左派,却在重演同样戏码。当有人宣称“若早杀了希特勒,世界会更好”,将此逻辑套在柯克身上,枪声便成了必然。

柯克的鲜血,是美国文明的耻辱。政治应是思想的角逐,选票的博弈,而非子弹的裁决。当暴力取代对话,民主的根基便开始崩塌。若讲真话要以生命为代价,若辩论只能以鲜血作答,自由还剩下什么?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沉痛谴责:“暴力在公共生活中没有位置!”但悼词无法掩盖真相:是谁让仇恨从演播室走向街头?是谁让子弹取代了理性?

柯克的陨落,是对美国的当头一棒。他的离去,不仅是思想的沉默,更是文明的丧钟。若社会继续纵容妖魔化叙事,继续将讲真话的人推向靶心,未来的伤亡名单将不止于柯克,而是更多无辜的灵魂。

查理·柯克,年仅31岁,在最耀眼的年华倒下。他的生命如流星,短暂却炽热,照亮了无数年轻人的信念。他的声音虽被枪声湮没,但他的精神不应被遗忘。


愿历史铭记他的名字,愿自由因他的牺牲而延续,愿真理不因他的离去而沉寂。愿上帝安息他的灵魂,愿美国找回失去的良知。这是三十一岁的挽歌......


在悲伤之中:悼查理·柯克

相关栏目:『社区动态
加拿大华人社区怪现象:“会长”满天飞,这是得有多大的官瘾 2025-09-15 [8]
富过17代,这个中国名门望族把子孙全送哈佛 2025-09-15 [9]
什么树结什么果实---丹麦为什么后悔接纳中东难民? 2025-09-15 [10]
罗宾逊背后的信息战 2025-09-15 [8]
美国极左自掘坟墓开始,美国转折了! 2025-09-15 [13]
消费税技术日会议 2025-09-12 [95]
【友情推广】新生入境倒计时 | 最不能拖的事?不是行李,也不是课本 2025-09-02 [350]
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落址和睦家 构建全球医疗新生态 2025-09-02 [387]
全新升级!宁波诺丁汉大学“终身学习计划”2025/26开放申请 2025-08-22 [647]
USC Trojan Family 2025-08-22 [59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