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5.7-1931.12.13),男,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勒庞还是一位物理学家。他出生于法国诺晋特-勒-卢特鲁(Nogent-le-Rotrou),逝于法国马恩-拉-科盖特(Marnes-la-Coquette)。出版有《乌合之众》、《力的演化》、《历史哲学的科学基础》等。
【正文】
1、如果专制的力量断断续续,总是服从于极端感情的群体也会忽冷忽热,不是无法无天,就是卑躬屈膝。
2、有意识的行为源自无意识的深层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基础主要是受遗传的影响创造出来的,它包含了先祖遗留下来的许多东西,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种族的灵魂。
3、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智力差异削弱了,个性也消失了。异质淹没在同质中,无意识的特点占了上风。
4、群体无名无姓,因此可以不负责任,当束缚个人行为的责任感完全消失时,人便会肆意妄为。
5、个人在失去自己有意识的个性时,会服从引导者的心理暗示,做出与自己的性格和习惯完全不同的事情。
6、群体中的个人比被催眠者更加奋不顾身,因为那种暗示对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它会互相影响,所以显得格外强烈。
7、有意识的个性消失,无意识的个性得势,感情和思想通过暗示和传染,被引到某个方向,可能立即就会把所暗示的思想变成行动,这就是群体中的个人的主要特征。
8、国民公会的成员独处时都很有教养,平心静气,可一旦结群,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支持最残忍的建议,把无辜者送上断头台,违背自己的利益,放弃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互相残杀。
9、群体会把自己看到的最简单的事情都弄得面目全非,他们通过形象来思维,而被涉及的形象本身又涉及一系列与它没有任何逻辑关系的形象。
10、群体的人数越多,便越是肯定自己不会遭到惩罚,也由于人数众多,会一时感到自己无比强大。
11、在群体中,蠢人、白痴和妒忌者不会再感到自己平庸和无能,而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短暂却巨大的力量。
12、群体只拥有简单和极端的感情,他们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被暗示给他们的意见、主张和信仰,把它们当作是绝对正确或是完全错误的东西。
13、群体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对旗帜鲜明,而且对自己的力量有清楚的认识,所以显得既专横又褊狭。个人可以容忍矛盾和争论,群体却绝不允许。
14、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对他们来说,善良是一种弱点。他们从来不同情宽厚的领袖,而是屈服于残酷压迫他们的暴君,总是把暴君抬到至高无上的地步。
15、如果说群体敢于践踏被推翻的暴君,那是因为他失去了权威,回到了弱者的队伍当中,受到蔑视,大家不再怕他。
16、在群体中,感情的夸大会由于这一事实而强化:流露出来的感情很快就会通过暗示和传染的方式进行传播。由于受到明显的支持,这种感情的力量将得到大大加强。
17、对独处的个人来说,反感和反对的情绪出现之后,不会愈演愈烈,而在群体中的个人身上,这种情绪却很快就会变成巨大的仇恨。
18、如果没有深刻意识到群体极为保守的本能,就很难理解历史,尤其是人民革命的历史。
19、如果我们把“道德”这个词理解为持久地遵守某些社会习俗,不断压制自私的冲动,那么,过于冲动和多变的群体显然不能被认为是有道德的。
20、群体只能通过形象来思考,只有形象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形象能让他们感到害怕或吸引他们,成为他们的行为动机。
21、民族是受其性格左右的,内在与这种性格不协调的所有制度都只能是一件借来的衣服,是暂时的伪装。
22、一个民族,如果在长时间里让传统习俗捆绑过死,就不能改变和变化。
23、对一个民族来说,理想的状况是保持过去的制度,不知不觉地、慢慢地对它们进行改良。但这种理想状况很难达到,似乎只有过去的罗马人和现在的英国人做到了这一点。
24、群体从来不渴望真理。面对他们不喜欢的明显事实,它们会转过身去,宁可把谬论奉为神明,只要这种谬论吸引它们。谁能让他们产生幻想,谁就能轻易地主宰他们;谁试图破灭他们的幻想,谁就将永远成为他们的敌人。
25、如果试着用推理的办法去说服头脑简单者、野蛮人或是儿童,人们会发现,这种推理方式不会有什么价值。
26、像荣誉、自我牺牲、宗教信仰、光荣和爱国这类感情,不是因理性而产生的,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正因为没有理性,这类迄今仍为各种文明强大动力的感情才成为可能。
27、每个时代都有一小部分个性很强的人在传播自己的行为,而群众则在无意识地模仿。
28、一个人只要占有某个位置,拥有一定的财富,被赋予某些头衔,他就有了声望,不管他个人是多么没有价值。
29、文明似乎还能辉煌一段时间,因为它仍拥有漫长历史所建的外墙,但那其实是一座已被虫蛀空的大厦,支撑不了多久,暴风雨一来就会倒塌。
30、文明强大和复杂到某种程度之后,便会停止不前,而一旦不再发展,它就必然会很快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