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当下,移民群体的生存与适应问题始终是国际移民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近日,岭南大学高等研究院院士周敏教授与合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民族与种族研究》(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上发表最新研究论文《Navigating restricted social rights:networked individualism as a coping mechanism for undocumented Chinese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斡旋于社会权利受限的困境:网络个人主义作为当代在美无证华人移民的应对机制》)。

周敏教授(左)与合作者郑进博士(右)
该研究由周敏教授与曾在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访学的德国海德堡大学林莎莎博士和中国江汉大学郑进博士合作完成,聚焦于近年来通过“走线”(zouxian)方式抵达美国的中国非常规移民群体。周敏团队的突破性研究,揭示了后疫情时代美国非常规华人移民(“走线” 群体)的独特生存逻辑。周敏教授作为资深移民社会学家,长期深耕此领域。她富有洞见的学术成果不仅是理解全球移民现象的重要基石,更赋予了本次研究高度的理论指导价值。这项研究以前瞻且创新性的视角,独辟蹊径地引入网络个人主义框架,精准捕捉并解释了国际移民社会网络在全面数字化转型期发生的重大演变,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周敏教授(左)与合作者林莎莎博士(右)
研究背景:走线移民激增状况及生存困境
后疫情时代,美国非常规华人移民数量显著增长。非法跨越美国-墨西哥边境的移民现象被称为 “走线”(zouxian)。华人因在美国西南边境被捕人数的急剧攀升(2022 年 1970 人→2023 年 24048 人→2024 年 37833 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同于过去的非常规华人,这一“走线”群体面临着更复杂的困境:他们既缺乏传统移民所依赖的基于宗亲和同乡的移民社会网络以及千丝万缕的海外关系,又受限于无证身份,入境后难以获取住房、就业、法律服务等基本社会权利。
深度观察:洛杉矶华人聚居区的生存图鉴
为精准捕捉 “走线” 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研究团队以美国洛杉矶圣盖博谷(San Gabriel Valley)为调研地。圣盖博谷是美国最大的华人聚居郊区(Chinese ethnoburb),2020 年华人人口占比近 60%,那里的华人经济聚集了大量服务于新移民的家庭旅馆、职业中介与律师事务所,成为 “走线” 群体登陆美国后的重要落脚点。
研究团队采用 “深度访谈 + 参与式观察” 的研究方法,在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0 月期间,走访了71 位 “走线” 移民(受访者中 81.7% 为男性,81.7% 于 2023 年抵美,71.8% 没有在美亲友),同时深入这些走线移民日常活动的关键场景(如丁胖子广场、家庭旅馆、职业中介机构),详细观察和记录了其住房、就业、法律咨询等环节的真实经历,为研究结论提供了扎实的实证支撑。
网络个人主义的“双刃剑”效应
周敏教授团队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这些走线移民抵达美国后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但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网络个人主义的适应机制。网络个人主义(networked individualism)是社会网络学者Wellman等人提出的概念,指个体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构建松散、多元、碎片化的个人社会网络,而非依赖传统的、镶嵌性强的、基于亲缘或地缘的族群或社区关系网络。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走线”移民虽然身处洛杉矶圣盖博谷这样的华裔聚居区,却并未嵌入传统的族裔网络,而是通过微信、抖音、华人论坛等平台,自主寻找住房、工作、法律咨询等资源。他们通过个人自主的能动性,追求即时、实用的应对困境的方略。
但研究还发现,网络个体主义虽然可以帮助非常规移民在短期内解决迫切的基本生存需求,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长远问题:
● 居住条件恶劣:通过非正规渠道找到的住房往往拥挤、不安全。
● 工作不稳定:多数人只能从事低薪、无保障的体力劳动。
● 法律风险高:通过网络找到的法律服务良莠不齐,易受欺诈。
● 社会资本薄弱:基于网络个人主义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缺乏深度的信任、互助关系和社会规范控制,难以形成集体力量和有效的社会资源。
● 双重边缘化:既难以融入主流社会,也与传统华裔社区疏离。
周敏教授的丰硕学术成果与研究版图

周敏教授现任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社会学和亚美研究学终身讲座教授,UCLA亚太中心主任,曾任UCLA亚美研究学系创系主任和王文祥伉俪美中关系与传媒基金讲座教授。她于2024年3月加入岭南大学的 “岭南高等研究院”,获颁“岭南院士”。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移民社会学、种族与族裔关系、第二代新移民、海外华人研究、亚洲与美国亚裔研究以及城市社会学等。她在1992年出版的第一本英文学术著作《唐人街》(2024年中文版经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开创了对美国移民社区研究的新方向,如今已经成为研究城市社区、唐人街及海外华人社会的社会学经典著作。
周敏教授是国际社会学界公认的领军人物。她迄今已出版了21本学术专著,在顶尖学术刊物中发表了230余篇学术论文,谷歌学术引用次数至2025年10月1日止达40,100次。鉴于其卓越贡献,她曾荣获2017年美国社会学学会国际移民分会杰出职业成就奖和2020年美国社会学学会亚洲与亚美研究分会杰出学术贡献奖等多项殊荣,并连续名列2024年和2025年世界顶尖华人社会学家榜首。
周教授始终行走在学术前沿,以其深邃的学术洞察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续的创新精神,不断拓展移民研究的版图与视野,在国际学术界赢得了广泛赞誉。她的最新研究不仅生动展现了走线移民的生存图景、深化了我们对国际移民现象的理解,也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学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