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最后的经济学:人类经济模式的四次倒转与终极风暴来临的四大预兆
来源:不懂经 | 作者:不懂经也叔的Rust | 2025/10/6 12:22:46 | 浏览:63 | 评论:0

最后的经济学:人类经济模式的四次倒转与终极风暴来临的四大预兆


埃马德·莫斯塔克(Emad Mostaque),一位旧世界的“掠食者”和新世界的“架构师”,是一位身处两个世界交汇点的独特人物。他的职业生涯横跨了旧经济体系的巅峰与新经济范式的黎明,并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曾是一位宏观对冲基金经理,作为该领域的顶级玩家,他曾通过分析卫星图像上油轮的阴影长度来计算全球原油供应量。

然后他华丽转身,创立了全球知名的开源人工智能公司Stability AI,这家公司因开发出开源图像生成模型Stable Diffusion而闻名。

莫斯塔克最近出了一本书,《最后的经济学the last economy》,震惊四座。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随着人工智能能力的指数级提升,人类正进入一个“千日窗口”——在大约一千天内,社会经济体系将迎来不可逆转的相变。

作者指出,在当前这个史无前例的时刻,智能成为了一种可扩展的、非生物学的、无上限的商品,打破了基于稀缺性的传统经济学假设。

人类劳动(需要给养的代谢引擎)与AI/机器人劳动(仅需电力的非代谢引擎)之间根本性的物理差异。形成了第四次经济发展倒转、并且是最后一次倒转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命名为《最后的经济学the last economy》。


这本书最突出的贡献,就在于它成功地将前沿的物理学(热力学、复杂系统)、计算机科学(生成式AI、对齐理论)和网络科学,与经济学、政治哲学和社会学进行了宏大而连贯的综合。它为经济学这门日益陷入“数学游戏”的学科,重新注入了坚实的物理和信息论基础。

在作者看来,经济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子集。热力学、信息论和复杂系统科学的法则,比人类心理或政治意愿更为根本。社会、市场、公司,都是这些物理法则在不同尺度下的涌现现象。

作者不仅将AI用作比喻,而是从根本上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成性计算过程。经济体作为一个学习系统,其运作方式与一个生成式AI并无本质不同。“损失函数”、“训练”、“推理”等术语,在他看来并非比喻,而是对现实运作机制的直接描述。

总之,《最后的经济学》是一部极具雄心和智识勇气的著作。它并非对现有经济学理论的修补或改良,而是一次彻底的“范式推翻”与“第一性原理重建”,是一本绝对不容错过的思想盛宴。

之前跟大家分享了该书的前沿,今天分享下第一章和第二章。

相关阅读:最后的经济学:1000天内,AI将给人类经济带来不可逆转的相变


第一章  打破世界的范式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不是因为它说服了反对者让他们幡然醒悟,而是因为反对者最终都死去了,而新一代人已经熟悉了这个真理。”

—— 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


起义的图案
1811年,午夜时分,一群工人聚集在诺丁汉附近。他们把脸涂黑,用煤灰掩盖身份,行动如军队般有序。这就是最初的“卢德分子(Luddites)”。

与我们被灌输的漫画式历史不同,他们并非一群惧怕进步的愚人。恰恰相反,他们是技术娴熟的手工艺人,对正在发生的事看得一清二楚。

这些机器不仅是夺走他们饭碗的工具,它们正在让整个人类的存在方式过时。

他们砸毁织布机的原因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因为清醒。他们看到了工厂主看不到或不愿面对的现实。这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改变,更是工匠的终结,是“可替代工人”的诞生。

他们几乎对一切都判断准确,除了时间线。整整两百年之后,机器终于开始吞噬人类的心智。


四次逆转:价值的重构史
在过去的一万年中,人类社会的经济价值基础曾四次彻底翻转。每一次,世界不仅发生改变,它是被打碎,然后重塑为完全陌生的样子。

那些理解转变的文明,获得了新生;而那些固守旧范式的文明,最终埋葬在历史层层的地层之中,成为商学院课堂上的反面教材——而这些课堂,在十年后也许都不会再存在。

如今,我们正经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逆转。它发生得比以往快上一百倍。而这一次,没有退路可言。

相关阅读:尖峰报告:稳定币到底是一场怎样的财富大转移?


第一次逆转:土地不再是一切
长达一万年,人类文明的引擎遵循着一种简单而残酷的逻辑:谁掌控土地,谁就掌控世界。

从苏美尔到西班牙,每一个帝国都建构在这个等式之上。土地意味着食物,食物意味着生存,生存则意味着权力。法老以尼罗河泛滥的平原来衡量权势,罗马人则以麦田衡量版图。

这是一段“土地统治”(Land Dominance)的时代。它塑造了一种特定的人类角色。农民被字面意义上地“绑”在土地上,他们的价值以能耕种的亩数来衡量。贵族不仅是富人,他们的血统因地契与封号而升华,成为高于泥泞众生的存在。

第一个裂缝出现在威尼斯,这座几乎没有农业用地的城市,却成了欧洲最富有之地。它洞察到,比起控制生产土地,控制商品的流动才是真正的关键。

1750年前后,事情开始加速发展。一个名叫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的苏格兰仪器制造师在蒸汽机上增加了一个独立冷凝器。看似微小的改良,结束了一个旧世界。

在曼彻斯特,未来以烟雾与苦难的方式揭开帷幕。工人区的平均寿命降至17岁。但工厂一天织出的布,胜过百个村庄一年的产量。

价值的等式发生了颠覆——拥有土地的愚蠢国王已成笑柄,而一位手握工厂的聪明商人则掌控大局。价值不再来自你拥有什么,而是来自你能组织什么。从土地到工厂,从静态资产到动态系统。


第二次逆转:双手不再重要
“劳动力主导”(Labor Dominance)的时代持续了两个世纪,久到人们误以为它是永恒。

工会出现了。权利被争取到手。八小时工作制、周末休息日、甚至“工人是人,而非工具”的观念都被写入法律。这似乎成了一种稳定的平衡。

但就在工人运动欢庆胜利之时,地基又一次开始动摇。

1947年,贝尔实验室(Bell Labs)发明了晶体管。到了1970年,计算机开始能操控生产线。转折点出现在福特汽车公司的王牌工厂 River Rouge。

1930年,该厂雇佣了10万人。1990年,它用6000名工人生产了更多汽车。被取代的9.4万人,并未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们根本没找到工作。

机器不再是人类劳动的辅助工具,它们开始彻底取而代之。

这是“资本主导”(Capital Dominance)的时代。价值没有消失,它只是转移了。

微软的一位工程师,凭借软件的资本,能创造出比千人流水线还多的产值。财富回报不再属于最努力工作的人,而是属于拥有生产工具的人。

而所谓的“生产工具”,也从工厂变成了算法——一次编写,永续产出。

相关阅读:赚钱越来越难?排列原子的思维玩不转排列比特的游戏

第三次逆转:资本本身开始消失
从劳动到资本的转变虽痛苦,但人们尚能理解。你可以看到工厂,摸到机器。

但2000年前后,一件更奇异的事发生了——资本本身开始“非物质化”。

比如,1998年,柯达(Kodak)拥有17万员工,市值310亿美元。2012年,Facebook 用10亿美元收购 Instagram。后者只有13名员工。没有工厂,没有库存,没有实物产品。只有一个能力:规模化地组织人类注意力。

整个摄影行业在不到十年内土崩瓦解。不是因为人们不再拍照,而是因为他们开始拍“无限多”的照片。照片的稀缺性消失了,价值随之蒸发。

WhatsApp 被以19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时,仅有55名员工。这彻底摧毁了全球短信产业和它背后的数十万岗位。

价值变成了另一种东西:不是要出售的产品,也不是重复的过程,而是网络结构本身的隐形设计。


第四次逆转:智能事件(Intelligence Event)
现在,我们已进入当下——最后的逆转。

没有退路的一次。

2022年11月30日,一切改变。OpenAI 向公众开放 ChatGPT。五天内用户破百万,两个月破亿。这是人类历史上技术采用速度最快的产品。

但速度不是重点。重点是——它意味着什么。

在人类历史中,智力一直是一种稀缺的劳动,封闭在人脑中,难以复制。如今,智力变成了一种资本,可无限复制,且自我进化。

具体来看:2023年初,美国普通写作者的时薪约为35美元。到了3月,通过 GPT-4 API,可以用6美分生成一篇750字的初稿。使用价格更低的 GPT-3.5,成本甚至降至几分之一美分。

这不是“效率提升”,这是认知价格体系的崩塌。


当高质量文本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整个建立在稀缺之上的经济系统开始解体。

而最深远的变化还不仅如此。AI 不只是取代人类大脑,它引入了一种全新形态的劳动: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基础。

这就是所谓的“代谢裂痕”(Metabolic Rift)——

在人类的一万年里,所有劳动都由“代谢引擎”——也就是人类完成。我们需要吃饭、睡觉、社交,才能工作。我们的经济价值,根本上是生物学的。

但 AI 和机器人不需要这些。他们只需电。他们没有身体,不需要生存条件。

这就是为什么这一逆转是“最终的”。

双手不再重要时,我们转向大脑。大脑被取代后——我们还能转向哪里?

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更高效的竞争者,而是一种不同类别的经济生命体。

相关阅读:忘掉阶层固化,一场新的“大分流”已然降临

被淘汰的数学逻辑
这里是残酷的事实——没有哪个政客愿意公开承认:

在越来越多的认知任务上,人的经济价值不只是低于 AI,而是负数。

考虑一个知识工作者的全部成本:工资、福利、办公空间、管理开销、培训时间、请病假、离职率……

再看看 AI:只需要 API 费用和电。全天候工作,输出稳定,不把指令当成冒犯,不需要鼓励,不会组团搞内讧,也不会跳槽。

一个放射科医生需训练13年,年薪40万美元。而 AI 已能比人类放射科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多种癌症。更好,不是差不多。

AI 每次扫描只需几分钱,且越用越强。而人类医生,无论阅片多少次,薪资始终一样,技能进步有限,精力却会衰退。

标准普尔500企业早已明白这一点。他们的营收节节上升,员工数量却在减少。他们不在等待经济复苏,他们在等待 AI 再强一点——然后就可以彻底不再需要你。


无处可退
前几次逆转总有人类可退的空间:

· 土地失势时,我们成为劳工;

· 劳动失势时,我们成为知识工;

 · 但当知识也被淘汰,我们还能成为什么?

通常的答案是:“创意者与照护者”。

但上月,一首 AI 创作的歌曲登顶音乐榜。AI 心理治疗在盲测中比人类医生获得更高满意度。

避风港越来越小。

更进阶的回答是:“AI 的训练师与监督者”。但这只是过渡。AI 早已开始训练自己。

诚实的答案是:我们不知道。


我们是这样一代人:

既记得人类思想有经济价值,

也将第一次面对——失去它之后,世界将如何运转。

身处断裂带的诗意
我们站在人类历史的断裂带上,能够同时望见两个世界:一个正在逝去,一个正在诞生。

我们是最后一代,将稀缺视为经济常识的人。

最后一代,把“工作”视为“价值”的来源。

最后一代,认为“智能”是人类独有属性。

我们的孩子看待今天的经济观念,就像我们看待封建制度一样古怪。

但我们也是第一代,有机会构建新世界的人。

第一代,能想象超越稀缺的经济系统;

第一代,能重新定义不依赖经济功能的人类价值;

第一代,不再问“我们如何工作?”,而是问:“我们为何存在?”

这才是真正的逆转——不仅是制度的逆转,更是存在的逆转。

机器不仅夺走了我们的工作,也撕碎了那个谎言:我们就是我们的工作。

相关阅读:中产坠落,无问西东,也别问是谁的错

危机中的选择
这次“智能逆转”,不同于之前的三次。它更快、更全面、更彻底。

它是终点。不存在“第五次逆转”。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逆转了。

当智能本身变得充裕,而操纵它的劳动不再由生物体承担,建立在稀缺之上的经济体系,就不再成立。

这个终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选择。

我们无法像以往那样“适应”,因为这次的新现实,包含了我们自己的“无用化”。

卢德分子看得很清楚:他们的世界正在崩塌。他们错在以为破坏可以阻止未来。

我们还有机会——既要清醒地看见,也要建设性地应对。

但在那之前,我们必须理解这场深层的物理现实。

看清价值流动的方式如何重塑过去,又将决定未来。

学会识破旧范式的语言与骗局。

是时候,全部打破了。


第二章:风暴的预兆


“一切都是慢慢发生的,直到突然爆发。”

——欧内斯特·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


恶魔的阶梯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券交易所副总裁理查德·惠特尼(Richard Whitney)如同一位罗马神祇般步入交易大厅。

那天早上,市场有些动摇,不过只是一场小小的震颤,看起来不会阻止它通往“永久繁荣”的步伐。惠特尼代表世界上最强大的银行财团,高调地对关键股票出价极高,像是在用金钱向全世界宣告信心。交易大厅顿时欢呼雷动。危机似乎被化解,繁荣的年代得以延续。

五天后,“黑色星期二”到来,市场单日暴跌 12%。到 1932 年,整体跌幅高达 89%。而惠特尼本人,最终因侵吞公款锒铛入狱,被关进辛辛监狱。

这场“永久繁荣”仅持续了五天。

历史书常常错过这段事件最重要的教训:每个人其实早已看到崩溃即将到来。不是具体日期,而是那个错误的整体氛围。疯狂的投机、擦鞋童都在传授炒股技巧、一张张白纸堆出的财富金字塔……这些都是风暴前的信号。他们看到了预兆,却缺乏为之命名的语言。

而我们今天拥有了这种语言。它并不来自经济学,而是来自物理学,来自对“临界状态”复杂系统的研究。


如果你一直隐约觉得这个世界出了根本性的问题,却又无法说清楚,那你不是焦虑——你是在识别模式。即便你没有学术术语,你的大脑也在处理这些预兆。那种深层、系统性错误的感觉?那是你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在尖叫:水快要沸腾了。

经济系统,就像临近沸点的水、即将燃烧的森林、或随时错动的板块,在临界点到来前会出现一些具体、可测的表现。

这些不是预警——它们是自然法则本身的显现。

现在,这些预兆正在同时尖叫。

相关阅读:我以为我了解硅谷,但是我错了


预兆一:临界减速(Critical Slowing Down)

健康的系统具备恢复力。你推它一把,它很快就能反弹回来。健康的人几天内就能抵抗感冒。健康的经济,在一个季度内就能扭转小幅震荡。

这是一个“活系统”的心跳节奏:扰动 → 恢复。

但当系统接近临界状态时,它的恢复时间会延长。原本只会让它晃一下的推力,现在会让它踉跄;踉跄变成跌倒,跌倒再也爬不起来。

科学家称之为“临界减速”。

系统失去了弹性,失去了自我修复能力。就像一位老拳手,直到被击倒在地才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敏捷。

从2008 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处在临界减速状态。

金融危机爆发时,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一位研究大萧条的专家——使出了所有招数:零利率、量化宽松、前瞻指引……但“病人”几乎没有反应。

我们花了整整十年,才取得以往两年内就能完成的复苏。

反弹消失了。

随后的十五年,我们依赖的是“货币生命维持系统”。几万亿美元的刺激,只换来了微弱的增长。每一次干预都比前一次更乏力,每一轮复苏都更微弱。

当COVID 疫情冲击来临时,各国政府动用了前所未有的财政火力。然而结果不是强劲复苏,而只是勉强避免立刻崩溃。

我们并非“弹回来了”,我们只是被扶着站着。两者之间的差异,深远而致命。


预兆二:方差爆炸(Variance Explosion)

系统临近临界点时,不仅减速,还变得异常混乱。轻微输入可能引发巨大输出。

技术术语叫“方差爆炸”,你可以把它想象为经济系统的“躁郁症发作”。

这是一个即将死亡的系统在情绪上的剧烈波动。一边是三个百分点的大涨,只因市场听说央行要“转向”;转天又是四个百分点的暴跌,理由是同一条传言。

这不是健康的波动性。这是一个失去了自我平衡机制的系统,就像一个恒温器一会儿全开暖气、一会儿猛吹冷气,永远找不到中间状态。

2021 年的“迷因股票狂潮”并非偶然,而是完美的预兆。

GameStop,这家岌岌可危的实体零售商,股价在两周内从 17 美元飙升至 400 多美元,不是因为业务有任何改善,而是因为 Reddit 论坛上的一群人觉得“这样做很有趣”。


这不是“大卫对抗歌利亚”的故事,而是热力学的故事:

一个系统中堆积了过多能量(数万亿美元刺激),而缺乏合理出路,它就会以越来越荒诞的方式将能量释放掉。

Melvin Capital 并不是被更聪明的分析打败的,而是被**熵(Entropy)**吞没的。

我们现在没有“房地产泡沫”或“科技泡沫”,我们拥有的是“一切泡沫”。

艺术、加密货币、股票、债券——所有资产类别都被投机性能量灌满,价格与现实严重脱节。

当一切都是泡沫,就没有哪一样是稳定的。

系统的方差已经蔓延至每一个角落。无处可藏。

相关阅读:年轻人失业飙升只是序幕,我们正在亲历“公司工作”的消亡


预兆三:状态闪烁(Flickering Between States)

当水即将结冰时,它会发生一种奇异现象——在零度的临界点,液态水和冰晶会同时存在,不断闪现、交替。

物质无法决定自己属于哪种状态。这种“闪烁”是所有临界点系统的共同特征。

今天的经济系统处处在“闪烁”。

“零工经济”就是人间炼狱。Uber 司机到底是员工,还是独立承包人?十五年来,上千起诉讼,我们仍没有答案。

他们既是员工,又不是;既是老板,又不是。他们游荡在灰色地带,承担了创业者的所有风险,却没有任何回报;被企业严控,却没有员工的保障。

这不仅是法律模糊,这是相变的具象化。

货币本身也在闪烁。

比特币究竟是货币、商品,还是投机资产?十五年过去,争论依旧。它的“身份”依赖于市场当天的情绪。

我们不是在走向某种新的货币体系,而是被困在这个相变过程中。


预兆四:关联长度爆炸(Correlation Length Explosion)

在一个稳定系统中,局部事件只会产生局部影响。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企业破产,不会波及巴尔的摩的面包店。

但临近临界点时,系统中一切都互相联结。

“关联长度”——扰动能传播的距离——趋近于无限。整个系统成了一个巨大的、颤抖的、相互连接的整体。

2021 年 3 月,一艘名为“长赐号”的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横向搁浅。六天内,全球 12% 的贸易停摆。

这本该只是航运业的局部问题,结果却引发全球连锁反应。德国汽车工厂因缺零件停产,美国家具商断货,巴西咖啡烂在码头上。

这不是“坏运气”,而是一个我们亲手打造的系统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我们为了效率,砍掉了所有缓冲、冗余与弹性。代价是——关联长度扩大到整个地球的尺度。

现在,不存在“局部问题”了。一艘卡在埃及的船,足以让全球供应链梦想粉碎。

相关阅读:信息差的本质,根本不在于信息


大汇合(The Grand Convergence)

上述并非四个独立的现象。它们是对同一现实的四种科学测量:一个复杂系统已达临界点,正处于相变边缘。

•临界减速:干预耗时数年,且未必有效

•方差爆炸:市场忽视基本面,情绪主导波动

•状态闪烁:基本概念失效,法律与逻辑失去清晰界限

•关联爆炸:一个小失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骨牌效应

最可怕的不是这些预兆的内容,而是它们的普遍性。

它们出现在生态系统崩溃前、恒星超新星爆发前、社会革命爆发前。

这些不是“经济”现象——它们是物理现象。

而物理,不关心你的资产组合。

如果你感觉世界出了问题……

如果你一直觉得某种根本性的错误正在发生,却说不清哪里出了问题——

现在你可以了。

这不是焦虑。这是识别模式的本能。

你的大脑早已在读取这些预兆,即便你还没有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

那种“系统性的错误感”?那是你的神经系统在大喊:水要沸腾了。

企业高管知道。央行行长知道。他们同样看到了这些信号。

他们只是不能说出口。因为一旦承认系统已临界,可能就会触发真正的崩溃。

于是他们用术语打掩护:“不确定性”“波动性”“不利因素”。

翻译一下:系统已达极限,我们已经无计可施。

但相变不是终点

这就是相变的奥秘:

它不是终结,而是转变。

水沸腾时并不会消失,它变成了蒸汽——另一种状态,拥有不同的特性和全新的可能性。

经济不会消失,它将变为别的东西。某种前所未有的新形态。

问题不是转变会不会发生。物理已经做出了决定。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正在转变成什么?

这个答案——仍然掌握在我们手中。【懂】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哈佛重磅研究:你以为的“早教”,正悄悄毁掉孩子的大脑?∣家庭教育能量法则0–3岁系列① 2025-10-06 [40]
川普如何盘活美国:一场翻转国运的总统式资本战 2025-09-27 [488]
为什么法国面临成为新“欧洲病夫”的风险? 2025-09-23 [356]
什么树结什么果实---丹麦为什么后悔接纳中东难民? 2025-09-15 [814]
美国极左自掘坟墓开始,美国转折了! 2025-09-15 [863]
疯子、电锯与一个百年烂国的自我救赎 2025-09-11 [916]
西方文明的阴影:从君士坦丁堡到伦敦的极端伊斯兰警示 2025-09-12 [1146]
两万字长文起底美国前世今生 2025-09-02 [1412]
英国女孩手持刀斧保护妹妹遭逮捕---这场战争比俄乌战争更猛烈 2025-09-02 [1396]
性别战争三十年,日韩女权的惨痛教训! 2025-08-20 [180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