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海外近报
关键字  范围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来源:悠学辉教育 | 作者:悠学辉 | 2025/10/12 17:02:44 | 浏览:13 | 评论:0

刚熬过签证check、H1B中签率跌破5%的焦虑,美国留学圈又被一颗“炸弹”炸懵了——


10月1日,大家还在过国庆,特朗普政府突然抛出一份“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虽不具强制法律效力,实则暗藏玄机:以联邦资源为筹码,换取高校在招生、学术、国际学生政策等10个关键领域的妥协。


这份协议一出来,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已席卷留学圈、学术界与各州政府。更值得警惕的是,若未来扩展至全美高校,中国留学生或将面临“国际生名额腰斩”、“标化考试回归”、“签证限制加码”等多重挑战。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01

“契约”主要内容

该协议面向全美九所高校发出,包括: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布朗大学

• 达特茅斯学院

• 麻省理工学院

• 范德堡大学

• 南加州大学

• 弗吉尼亚大学

•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 亚利桑那大学


这份协议的表面形式是“自愿合作备忘录”,但背后的激励机制非常明确:签署并遵守条款的高校,将获得更多科研资助、简化审查流程、优待参与联邦项目等实质性福利。而高校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接受10项严格规定——

 10项条款协议详细内容如下:

1.招生“去多元化”:禁止在招生或财政援助中考虑性别、种族、民族、政治观点、宗教等因素;

2.标化考试回归:所有本科生申请者必须参加SAT/ACT(中国学生擅长领域,但竞争或更激烈);

3.学术自由设限:废除“惩罚保守主义思想”的机构,限制政治示威(禁止破坏学习环境的政治活动);

4.员工政治中立:大学员工不得以官方身份发表政治言论或行动;

5.成绩管理严格:打击非学术因素导致的成绩膨胀/下滑;

6.设施性别区分:保留单性别浴室和更衣室;

7.硬科学学费减免:捐赠额超200万美元/生的富裕大学,需免除硬科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学生学费;

8.国际生比例红线:外国签证学生不超过15%,来自同一地区的学生不超过5%;

9.资金披露透明:公开所有外国资金来源。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02

新政若实施,会有什么影响?

其中,与中国学生密切相关的条款包括:

国际生比例上限15%,单一国家不超过5%;

所有本科申请者必须提交SAT/ACT成绩。


若新政落地,中国留学生将面临什么?


• 标化强制回归:协议要求所有本科生申请者提交SAT/ACT成绩(此前部分院校实行“标化可选”政策)。对中国学生而言,标化是传统强项(如达特茅斯2024早申,录取的中国学生有75%提交SAT,平均分1520分,远超印度学生的1460分),但若所有申请者都提交,标化又成了一道硬门槛,高分内卷可能会加剧。


• 国际生名额“腰斩”:这是什么概念?现在很多美国高校的国际生比例早就“超标”了——纽约大学国际生占44%,中国学生就占11.3%。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按新政算,一所1万人的大学,最多只能招1500个国际生,中国学生最多500个。造成的结果可能是——TOP30中“国际生大户”无一幸免!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尽管目前仅针对九所高校,但未来可能扩展至全美。一旦落地,像NYU、UIUC等每年录取上千中国学生的学校将面临“腰斩式”冲击。


观察最新数据,特朗普此前一系列政策的影响已初步显现:2025年8月入境的国际新生人数同比下降19%,其中中国学生减少12%,印度学生锐减44%。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面对政策冲击,顶尖名校尚有腾挪空间——

普林斯顿加码经济援助;

布朗对国际生首年度实施Need-blind录取;

哈佛允许国际生接受多份录取并延长截止日期;

斯坦福与加州大学系统持续推进扩招计划......


各校纷纷出招稳定生源。


然而,对于国际排名靠后、依赖留学生学费生存的院校而言,新政无异于“雪上加霜”——本就因财政恶化举步维艰,如果国际生名额再被砍、本土生源又流失,生存空间更将被极度压缩。


近年来,美国高校“倒闭潮”已愈演愈烈:

• 被誉为世界三大顶级翻译院校之一的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IIS) ,宣布逐步停止招生并于2027年彻底停办;

• 韦尔斯学院、爱荷华卫斯理大学、麦克默里学院等因资金链断裂关闭;

• 费城艺术大学、纽约戏剧艺术学院因市场需求萎缩停摆;

• 纽约国王学院(众筹失败)、伊利诺伊州的林肯学院与绿山学院(财政赤字)相继倒下。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就连藤校阵营也未能独善其身。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纷纷采取削减开支、关闭分校等措施艰难自救。


据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预测,未来五年内全美或有80所大学被迫关闭;彭博社更是预警,十年内高达370所私立院校将面临关停或合并。


若此项“新政”最终落地,很可能成为压垮众多依赖留学生学费的高校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依靠联邦政府拨款,且国际生比例不高的院校而言,“新政”却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如我们将在下文分析的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因其招生政策向州内学生倾斜,国际生规模有限,成为9所被点名高校中回应最为积极的一所。


03

各校的回应

目前,9所被点名高校的回应各不相同,但核心矛盾是:不签可能失去联邦资金支持,签则被批评“出卖学术自由”。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麻省理工学院

• 2024Fall国际新生:125人(占比11.4%,低于15%红线)

• 2024-2025学年中国学生总数:994人(占全校6.9%,国际生中占比22.4%)


• 影响分析:虽然本科阶段中国学生比例仅1.4%,但研究生群体推高总占比,使整体数据突破5%限制。未来MIT可能需要在本科与研究生名额分配间寻求平衡。

• 校方回应:坚决拒绝协议,强调“学术自由不是交易筹码”,指出该提议将削弱大学表达自由与制度独立性。

• 备注:MIT是九所高校中首个明确拒绝"契约"的院校。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宾夕法尼亚大学

• 2025Fall国际新生:363人(占比15%,触及上限)

• 参考历史数据(2020-2021):中国学生占全校7.7%,占国际生39.5%


• 影响分析:国际生比例已饱和,中国学生比例显著超标,未来招生名额面临压缩风险。

• 校方回应:校长表示“寻求基于学术卓越获得支持,而非特殊考虑”。


 布朗大学

• 2024Fall国际新生:242人(占比14.08%)

• 历史数据:中国学生占全校6.1%,国际生中占比34.4%


• 影响分析:国际生额度接近饱和,中国生源比例超标,若政策实施将导致竞争加剧。

• 校方回应:将“听取校内社区意见后再作决定”,保持审慎态度。


 达特茅斯学院

• 2024Fall国际新生:173人(占比14.61%)

• 2022-2023学年:中国新生仅13人(占全校新生1.2%,国际新生中7.6%)


• 影响分析:本科中国学生比例较低,但研究生数据可能推高总占比,招生空间仍可能受限。

• 校方回应:强调“坚守独立性”,未明确表态拒绝。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范德堡大学

• 2025Fall国际新生:214人(占比13.1%);

• 最新数据:中国学生763人(占全校本科生2.7%,国际生中占比43%)


• 影响分析:虽然总比例未超红线,但中国学生在国际生中占比近半,招生灵活性将受制约。


 南加州大学

• 2025Fall国际新生:789人(占比21%,严重超标)

• 最新数据:中国学生占全校12.5%,国际生中占比48.2%


• 影响分析:受冲击最显著的高校之一,国际生总量和国别比例双超标,需进行结构性招生调整。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弗吉尼亚大学

• 2024Fall国际新生:206人(占比5.2%)

• 2023Fall:中国学生占全校4.3%,国际本科生中占比31.7%


• 影响分析:国际生比例充裕,中国学生比例在安全范围内,受影响较小。

• 校方回应:已成立专委会处理,承诺“不会放弃学术自由”。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 2024Fall国际新生:393人(占比4.27%)

• 最新数据:中国学生1387人(占全校2.5%,国际生中占比20.1%)


• 影响分析:两项比例均远低于上限,政策压力最小。

• 校方回应:董事会表示“荣幸”被选中,期待立即审议协议,态度积极。


 亚利桑那大学

• 2024Fall国际新生:308人(占比3.3%)

• 最新数据:中国学生643人(占全校1.1%,国际生中占比19.3%)


• 影响分析:所有比例均远低于限制线,政策冲击有限。


除MIT明确拒绝、UT-Austin积极响应外,多数高校采取“模糊策略”与“延后处理”:面临“不签恐断资、签则被批‘出卖自由’”的两难局面。


高校领导层的谨慎并未平息争议,教师群体与地方政府反应更为激烈:


•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明确支持MIT,称契约“威胁学术自由、损害大学自治”,呼吁所有高校拒绝“政治交易”;

• 弗吉尼亚大学教职员工:联名请愿要求拒签,理由包括“违反宪法权利,破坏州法与联邦法”;

• 加州州长纽森:直言“谁签署契约,谁就别想获得州政府补贴”,施加地方压力。

特朗普强推“限招令“!MIT高调拒领“联邦福利“,9大名校陷入两难


说到底,此项政策仍处于倡议阶段,最终执行力度与范围尚存变数,后续发展有待持续观察。


特朗普的“二进宫”清单里,雷声大、雨点小已成常态:行政令刚签字,巡回法庭就冻结,部委官僚再“慢动作”执行,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因此,目标美国留学的家庭无需因短期舆论波动或个别政策风向而过度紧张 。美国大门不会一夜关闭,政策落地前,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相关栏目:『海外近报
整整几代日本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二战中都干了些什么 2025-09-26 [494]
全球南方的开放式人工智能创新:地缘战略竞争中的新机CSIS【海外智库观察】 2025-09-23 [517]
罗宾逊背后的信息战 2025-09-15 [947]
挥舞着斧头长刀的那位14岁女孩应统治苏格兰!在自己国家升国旗被视为反叛时,表明已被外国占领! 2025-09-02 [1291]
德川幕府也发育儿补贴,难解日本百年人口停滞 2025-08-12 [1442]
《纽约时报》又翻车了 2025-08-05 [1457]
小哥在自家被谷歌街景拍到裸体,全网走光,从此社死!郁闷了八年,终于...... 2025-08-05 [1435]
从280万到3.42亿:美国人口增长的背后 2025-08-01 [3931]
川普在社交平台上揭露了美国第3号权力人物众议长约翰逊的生活方式,令人震惊,震撼,也许对世人也有点启迪。 2025-08-01 [1416]
穆迪上调阿根廷信用评级,释放经济复苏与改革信号 2025-07-23 [138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